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问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0487|回复: 79
1#

原帖由 小数点 于 2009-8-4 11:30:00 发表
楼上说的很有道理,昨天看了霍老的莫斯科演奏会,从新看了霍老的演奏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音乐是没有订数的冬冬就看谁玩,好多人说霍老卖弄技巧我从来就不这么认为,你看霍老演奏一个八度强音,右手的高度从来没有超过钢琴的高度应该是非常含蓄的演奏,可是主观的听感确是洪水猛兽,再看看玻璃泥那个手抬得那么高非要拿个范!听起来不过如此,看看霍老的瘦弱的身板但是演奏的时候后背是非常挺拔坚毅的,那就是一颗演奏的心不是什么


霍的剧力万钧绝不是外观上的,触键的力度并不和幅度呈正相关,张力和持续音的强度倒是造成剧力万钧效果的因素之一。
分享 转发
超级歌剧迷
TOP
2#

原帖由 qsyd 于 2009-8-5 11:33:00 发表
奥依斯特拉赫是苏联**的面子工程,有点像现在中国的学术界官僚化。


整个俄罗斯的全部犹太艺术家,不管他在国内、国外享有如何巨大的声望,都是苏联的“面子工程”,犹太人在苏联时期所处的地位实际上是非常悲惨的,上溯至罗曼诺夫王朝时期就是如此,今天的普京时代不知是不是还是这样?可能会好一点了,因为俄罗斯没剩下多少犹太人了,所以,今天也没见俄罗斯有哪些杰出的犹太艺术家了。
超级歌剧迷
TOP
3#

原帖由 小数点 于 2009-8-6 10:13:00 发表
已经上升到了种族问题,那么世界上各地都有尤太人的后代,怎么就没在非洲或者亚洲出现那么多的演奏家那甚至一个出名的都没有,犹太人在苏联都会发光吗?苏联的真有魅力哈哈!显然理由是虚假的站不住脚的,


好像以前曾经看见过这样的说法:沙俄时期规定犹太人禁止在莫斯科、彼得堡这样的大城市居住,但获得艺术家称号或沙皇特许的犹太人可以例外。所以,自那个时代开始犹太人就大批地将自己的孩子送至各种各样的艺术学校,有点像今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家长驱使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学校寻求将来升学时加分,所以这中间必然涌现出一批天才艺术家苗子。加上,犹太人家教的严格,孩子的学习刻苦程度远远超越一般的孩子,所以出现一些尖子是必然的。
超级歌剧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