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受萧邦。 [复制链接]

查看: 12897|回复: 113
1#

萧邦不是能够打动我的音乐家,同意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应景之作的说法。思想内涵显得苍白了。
或许,他没有将应景之作(如田园)提升到更高境界的能力。
分享 转发
TOP
2#

不否认萧邦爱国,虽然他长期待在巴黎,这种情感更多以个人的感伤或离愁别绪的形式反映出来,至于‘舒曼称之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恐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从作品的精神内涵上看,与贝多芬、布拉姆斯、布鲁克纳相比就略显肤浅、苍白了。
TOP
3#

jazzlee 在 2005-4-1 14:07:20 发表的内容
上山砍柴 在 2005-4-1 14:02:38 发表的内容
jazzlee 在 2005-4-1 14:00:00 发表的内容
恰恰相反!
在争论中会有新发现,
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


虚幻的争论是没有发现的。
总之我是这么看的,至于你觉得有发现,是你的看法。

我们是在真实中还是在虚幻中?


古典音乐本身就是一个的虚幻世界。
TOP
4#

琴韵 在 2005-4-1 11:24:29 发表的内容
苍白??第一次看到有人这样形容。不知者无罪。

田园?什么田园。如果要说田园,他作品的田园气息已经够浓的了。我经常把他和王维联系在一起去感受。如果有必要,下次我再发有关的话题文章。象王维独自一人登高慨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怎样一种眷恋,和萧邦流露在作品里的惆怅是一样的~!


知者不觉也无罪。
TOP
5#

别一看到别人指出自己喜欢的音乐家的缺点就急,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只有自己喜欢的音乐,没有最好的音乐。
TOP
6#

上山砍柴 在 2005-4-1 14:50:09 发表的内容
我的记忆没有骗我。


经验证明,大脑反映中的第一直觉往往是正确的。
TOP
7#

你没感觉到思想性欠缺,也算听懂了?当然,作为抒情诗朗读朗读也可以写出很多感受,但这并不显示你比别人都懂,有时候,音乐以外的其他因素比音乐本身更重要的多。
TOP
8#

如果那样,一切争论都是无意义的。人的思想是相对虚幻的,一个虚幻对另一个虚幻,得到的也是虚幻。
“不可言说的都应该保持沉默”,音乐是否应该是这样?
TOP
9#

上山砍柴 在 2005-4-1 14:40:19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5-4-1 14:09:52 发表的内容
古典音乐本身就是一个的虚幻世界。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从西晋时期的稽康(?)提出声无哀乐论到现在多少年了?
稽康的意思是,音乐本身是没有哀或乐的,哀乐由人心生。
和另一种观点是,哀或乐由音乐给人传递。
也有中和的意见,以为是互动。
持后两者的观点的人多。尤其是在中国,唯物论之下,人心生是不可取的。
我思考过这问题,后来发现这问题一样是迷雾重重。与思维想连的东西或许都是这样,可解释性是相对的、有限的。所以我对这类问题从来敬而远之,而更在乎这样一个事实:听,自己舒服,自己感动。
人的经验(广义的)对对音乐的理解是肯定有根本性的作用的,一个古典折射人生百态,它必然只能是一个不确定的东西。
我还不知道什么东西比音乐更抽象——或者只有那些即将忘记的梦、即将遗忘的天方夜谭。
或许因为音乐是抽象的,有一个不确定的形态,它才能如此贴近心灵。


从来没有什么唯物论,我赞成心生乐,用唯物论解释音乐更是荒谬。学院里教的是乐谱,音乐的认知靠个人感知。
现实世界中的音乐到底是什么?或许它就是死的,在我们心灵深处有一种“酶”,音乐在它的作用下得以复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