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计算芯片的发展将让普通CD战胜LP [复制链接]

查看: 51052|回复: 320
1#

呵呵,不说这个说什么呢?

尽管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一般的插值方法(比如哈密顿),从分析的角度都是有结论的,我估计只是针对特定的的问题(也就是说具有某种特殊性,找到它才是关键)才好讨论方法的优劣。
因为我最近也在用matlab做些计算,结果,对我的问题,呵呵,分段线性插值结果最好!
别的方法,中看不中用!      


阿龙 在 2004-11-22 17:50:21 发表的内容
越说越远了,结论到底是CD战胜了LP没有啊?我想知道答案
分享 转发
TOP
2#

楼主既然涉足这个领域,想来必是学习过的。

所以这个不需要什么更多的学习吧?
基本上只是个“逻辑”上的问题,
“初始波形”是什么?你如果先“假设!”
一种中并不存在的(含超22K成分的)信号,
那还真就是瞎拆腾,我看你多半就是在“解决”
这样一个“伪”问题。 : )


felixcat 在 2004-11-22 14:15:14 发表的内容
abob 在 2004-11-22 13:59:39 发表的内容
楼主还是回到基本面吧,基本的东西都是错的,还折腾个啥劲!
不要左顾而言它噢,:)

将你的新算法弄出来的东东再变到频域看看,那么:

1,有超出22K成分,那你这是个“超级算法”,可以“无中生有”
2,没有超出22K成分,那你的算法不会比滤波更好。

That's all !


恩,多谢指教,下阶段我会努力补充相关的知识的。现在我仅仅知道,我要尽量去用多项式曲线拟合输入端输进来的波形,前面一幅图画就是我的算法的实际例子,效果我看来觉得不错;当然也有可能用现在通用的方法可以解出更精确的信号出来,因为我还没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我真的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我懂得实在太少了,学无止境。
TOP
3#

呵呵,我也没研究过这些,不过你的开场白里可是有这个意思的啊,:)

如果是指“量化”方面的,是可以用某种插值方法,不过也不可能“无中生有”,换句话说,所谓“误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原始信号是啥个样子。

印象中早就有些插值的算法,好象都是基于某种“假定”的前提下;不同的算法,据说听上去会有些不同,但没有人会去讨论“误差”,因为这个是“子虚乌有”。


felixcat 在 2004-11-22 14:41:09 发表的内容
abob 在 2004-11-22 14:31:15 发表的内容
楼主既然涉足这个领域,想来必是学习过的。

所以这个不需要什么更多的学习吧?
基本上只是个“逻辑”上的问题,
“初始波形”是什么?你如果先“假设!”
一种中并不存在的(含超22K成分的)信号,
那还真就是瞎拆腾,我看你多半就是在“解决”
这样一个“伪”问题。 : )


这位朋友过奖了。可能我和你所说的不是同一个焦点:我从来就不指望我的算法能够对付44.1/16格式所不能记录的那些高频,我只图我的算法能够更好地应付CD格式所能记录的频率,我就心满意足了——但现在因为我还很缺乏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我还不能对这个算法作出评价。
TOP
4#

接朋友传书,急急赶来参战!  呵呵,真够热闹的哈。

我觉得楼主只需要将你的新算法弄出来的东东再变到频域看看就成了,那么:
1,有超出22K成分,那你这是个超级算法,可以“无中生有”
2,没有超出22K成分,那你的算法不会比滤波更好。

That's all !



felixcat 在 2004-11-21 14:46:36 发表的内容
谢谢各位对我的支持!

EE朋友:假如我有什么疑难问题的话一定会咨询你的,在此先表谢意。

科研兄:您推荐的CD我一定会买张来听的(呵呵你的推荐不会有错的)。有空我肯定找你切磋切磋 :)

我做下去的话,肯定就不只是限于讨论CD的44.1/16格式了,而是转为讨论比较一般的情形了。下星期见老师的时候他将会介绍他的新想法,到时我也顺便充充电,想必他会先用速成大法把相关概念给我灌一遍的 :)
最后编辑abob
TOP
5#

这个应该不是一般意义下的“误差”了,而且也不可能很小。统计出的最可能波形对个案而言也很难说比不处理更好,实用上估计简单的线性插值就行了,因为这样结果至少不会更糟。

yxiao 在 2004-11-22 22:11:35 发表的内容
abob 在 2004-11-22 15:06:33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也没研究过这些,不过你的开场白里可是有这个意思的啊,:)

如果是指“量化”方面的,是可以用某种插值方法,不过也不可能“无中生有”,换句话说,所谓“误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原始信号是啥个样子。

印象中早就有些插值的算法,好象都是基于某种“假定”的前提下;不同的算法,据说听上去会有些不同,但没有人会去讨论“误差”,因为这个是“子虚乌有”。
总算见到了几句内行话了。不过误差可以在大规模研究各类音频曲线的特征之后通过统计学模型进行粗略评估。但这种评估的精度能否达到实用的水平,我没有实践过。
TOP
6#

楼主还是回到基本面吧,基本的东西都是错的,还折腾个啥劲!
不要左顾而言它噢,:)

将你的新算法弄出来的东东再变到频域看看,那么:

1,有超出22K成分,那你这是个“超级算法”,可以“无中生有”
2,没有超出22K成分,那你的算法不会比滤波更好。

That's all !





felixcat 在 2004-11-22 9:49:38 发表的内容
恩,多谢开心果兄的指正!插值多项式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呵呵,也是特点)就是头尾几个点肯定有较大误差。我会想办法继续完善它的(比如说只取最中间的那些点,尽管这样会减低运算效率)。

我的PC(迅驰1.6G)运行计算最后一组数据的时间,假如要画出图象的话,要0.16秒;假如仅仅是计算,不画图的话,仅用0.06秒。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