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感受萧邦。 [复制链接]

查看: 12913|回复: 113
1#

我喜欢肖邦,有3个不上台面的理由:
1。有首歌I LIKE CHOPIN, 在我接触CHOPIN的音乐前,就已经让我对他和他的音乐向往之至。
2。CHOPIN的名字,包括中文肖邦,充满诗意,音节读起来也非常优美。名字起的好。
3。他的作品通常比较短,基本能在我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内结束,非常好。
分享 转发
TOP
2#

琴韵 在 2005-4-1 11:33:41 发表的内容
panhold 在 2005-4-1 11:27:22 发表的内容
我喜欢肖邦,有3个不上台面的理由:
1。有首歌I LIKE CHOPIN, 在我接触CHOPIN的音乐前,就已经让我对他和他的音乐向往之至。
2。CHOPIN的名字,包括中文肖邦,充满诗意,音节读起来也非常优美。名字起的好。
3。他的作品通常比较短,基本能在我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内结束,非常好。

那你不应该只停留在这个阶段,继续听,用心听......



继续听是一定的,用心听么,太累了。I LIKE CHOPIN,仅此而已。实际上,古典音乐我听的最多的,就是CHOPIN。但没产生过什么触及灵魂之类的感觉,也不想使劲听,听出点什么,就是喜欢听。
TOP
3#

上山砍柴 在 2005-4-1 15:06:00 发表的内容
panhold 在 2005-4-1 14:55:39 发表的内容
有砍兄加入,这个讨论又上了新的层次。继续继续。


我说多了,呵呵。
我更愿意说点唱片,偶尔说点感觉,将关注点落在小处。因为问题大了,涉及面一广,问题就多,而且是10次方式的暴滚暴涨。实际上我多年来的观察,在很多争议中,首先对概念的使用都是一个问题,个人对同一个概念都有不同的使用和理解,这样使本来复杂的问题陷于一种更无序的状态,问题不断衍生、异化,不要说是在随意性大的网上,那些传统媒体上各路名人也如此。


大乱才能大治啊。又不是非分出个胜败对错。这样的讨论愿意看。
TOP
4#

shinelb 在 2005-4-1 11:38:06 发表的内容
panhold 在 2005-4-1 11:27:22 发表的内容

1。有首歌I LIKE CHOPIN,


我很喜欢这首歌,
好象是说下雨天不要说再见。。。。。。


有这句词。


i like chopin

remember that piano,
so delightful, unusual
that classic sensation,
sentimental, confusion
used to say, i like chopin
love me now and again, oh...
rainy days never say goodbye
to desire when we are together
rainy days growing in your eyes tell me where's always


imagine your face
in a sunshine reflection
a vision of blue skies forever distractions
used to say, i like chopin
love me now and again, oh...
rainy days never say goodbye
to desire when we are together
rainy days growing in your eyes tell me where's always
la... la...
TOP
5#

嵇康
TOP
6#

上山砍柴 在 2005-4-1 14:49:26 发表的内容
谢谢。


有砍兄加入,这个讨论又上了新的层次。继续继续。
TOP
7#

chopin 在 2005-4-1 14:17:04 发表的内容
很多人经常拿肖邦的2首协奏曲说事,认为乐队部分太贫弱了,更有不少好事之徒还重写了乐队部分。这实在是因为这些人都未能读懂肖邦而画蛇添足。其实肖邦的音乐是巴赫以后最具有复调效果的,2首协奏曲也不例外。


你的“其实”后面说的,和前面说的乐队部分太弱,有什么联系么?是说最具复调效果,所以乐队不弱?或者反正最具复调效果,乐队弱又怎么着?

我瞎说一句你别在意啊:讨论中没必要过分的标新立异。很多有公论的东西,没必要再翻过来。你说的那些好事之徒,随便哪个的音乐修养,HIFI168的加一块恐怕也比不过吧。
TOP
8#

chopin 在 2005-4-1 16:52:44 发表的内容
panhold 在 2005-4-1 16:00:40 发表的内容
[quote]chopin 在 2005-4-1 14:17:04 发表的内容
很多人经常拿肖邦的2首协奏曲说事,认为乐队部分太贫弱了,更有不少好事之徒还重写了乐队部分。这实在是因为这些人都未能读懂肖邦而画蛇添足。其实肖邦的音乐是巴赫以后最具有复调效果的,2首协奏曲也不例外。


你的“其实”后面说的,和前面说的乐队部分太弱,有什么联系么?是说最具复调效果,所以乐队不弱?或者反正最具复调效果,乐队弱又怎么着?

我瞎说一句你别在意啊:讨论中没必要过分的标新立异。很多有公论的东西,没必要再翻过来。你说的那些好事之徒,随便哪个的音乐修养,HIFI168的加一块恐怕也比不过吧。[/quot

正常的争论我从不介意。其实比不过并不代表没有评论的资格。这等于是两种职业两个标准。音乐写得好不好到最后还的是听众说了算。难怪汉斯立克说,最不懂音乐的就是音乐家。


不介意就好。
顺便问一下,汉斯立克是怎么回事?干吗的?最不懂音乐的就是音乐家,这话听着和说大款的“穷的就剩钱了”有点象。你说呢?牛到了极点的说法。
TOP
9#

chopin 在 2005-4-1 18:37:05 发表的内容
[正常的争论我从不介意。其实比不过并不代表没有评论的资格。这等于是两种职业两个标准。音乐写得好不好到最后还的是听众说了算。难怪汉斯立克说,最不懂音乐的就是音乐家。


不介意就好。
顺便问一下,汉斯立克是怎么回事?干吗的?最不懂音乐的就是音乐家,这话听着和说大款的“穷的就剩钱了”有点象。你说呢?牛到了极点的说法。[/quote]

汉斯立克是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学家,著有《论音乐的美》。

[/quote]
谢谢,又长见识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