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篇刘先生的文章:
道具篇
劉派調聲術首重自然均衡,凡事從大處著手,枝微末節部分由於每個人情況不同,在此不予介紹。例如有人在房間擺杯子、瓶子、木條等附件改變聲音,各有效果,但如果大方向沒有弄好,很容易就會走進岔路。又如有人對東西的擺位精確到以0.1公分計算,並信誓旦旦前後挪移髮絲的距離都會失準,請問這種情況聽音響時是否要用鐵架把頭固定住,要不然打個哈欠聚焦就跑掉了?當把大方向釐清之後,音響迷可以在能力與時間許可範圍內,做更進一步的精密調整,這是必要的,但請不要鑽牛角尖。音樂廳的最佳聲學反應可能只有幾個點或一小塊區域,如果買不到那些位置的票,難道就不聽音樂了?孫子兵法有云:「役物而不役於物」,一些道具的使用是讓聲音表現更理想,千萬別到最後反而被道具牽著鼻子走。
前面已經說過,劉派音響調整最終可歸納為吸收高音、擴散中音、控制低音三個重點,道具的運用就從這裡開始。
如何吸收高音?
套用YBA的說法,一個音響空間中如果沒有使用布的材料,很難重現出真實樂器的質感,布正是吸收高頻最理想的材料。大家回想一下,每次展覽中YBA是不是都會用一些綠色的布、綠色的盆栽加上柔和暈黃的燈光來佈置房間?沒錯,YBA正是用布的高手,為什麼要用綠布,而不用藍色的、黑色的或紅色的布?猜想這跟人的視覺有關,當眼睛看到綠色時,腦波的反應是輕鬆的、愉快的;當看到紅色時腦波會密集動作,呈現出緊張與其他生理反應,紅綠燈的設置就根據這樣的原理產生。如果房間裡裝上紅色的裝潢或布料,心中就很難沈靜下來,聽到的聲音也會毛躁不安。綠色還分淺草綠、嫩綠、深綠等,原則上選擇深綠色的比較舒適。其他市售的吸音棉等材料,通常用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老化逐漸變成粉末,因此聲音也經常處於變化中,不建議使用。再一方面,吸音棉所吸收的頻率、能量都不清楚,貼了又很難撕下來,對調整聲音是一大障礙。
綠布哪裡買?
由於綠布是用來吸收高音的,選擇時有幾個原則:要夠厚、要夠軟、最好是純棉等天然材料。使用上較方便的是大條的浴巾或枕頭巾,目前可以買到的推薦是Royal Velvet的大浴巾,台北在天母的大葉高島屋百貨公司有售,這是與英國克拉克皮鞋同一家公司代理進口的(筆者按:如果實在買不到,全省屈臣氏商店內有一種Connote Club的純棉浴巾也可以用)。浴巾通常有毛茸與光滑兩個面,把毛茸折到裡面,外面是光滑的。然後以手背輕輕觸摸,你會發現它們是有方向性的,讓綠布的方向性與聲音傳遞的方向一致,那就對了。
綠布放哪裡?
綠布用在兩個地方:牆面與機器下面。牆面包括房間的四壁與地板,由於牆壁上放大片的綠布對視覺仍有壓力,所以筆者與劉仁陽顧問都是以米色的進口天鵝絨布,做成窗帘的樣式掛在牆上。做成窗帘樣式的好處是它有滑軌可以拉動,視不同需要可以移動位置,或者拉開與縮小,即使不用拆卸也非常方便。讀者可多尋訪幾家窗帘店,找到這種素面沒有花紋的毛絨布,在燈光映照下,它們非常高雅漂亮,太太是不會反對的。製作窗帘時請注意,絨布同樣有方向性,一般都是向下。在兩側牆的第一次反射面,喇叭後牆都可以施展這套伎倆。如果聆聽位置緊貼背牆,這裡也可以做一片。仔細移動窗帘布的位置與調整大小,然後專心聽,直到堂音自然又不會吸收太多就行了。地板上的布經驗裡以放在喇叭中間的稍後方,效果比較理想,或者放在喇叭與聆聽位置中間也有作用。放在地上的布薄薄一層有用嗎?視情況需要,請自行實驗斟酌,如果高音一直過量,布就要多放幾層,劉顧問在喇叭背後的地板就放了七、八層綠布。
在機器下面可以把綠布攤平,也可以把綠布剪成較小塊,捲起來當避震腳。需注意的是越重的機器,布就要用得越多才不會陷下去,每隔一段時間也要檢查一下。甚至在喇叭底座或腳架下面墊上綠布,聲音也會往比較寬鬆豐厚的方向走。使用時請逐步嘗試,我們需要的是聲音的厚度,而不是聲音的模糊,因此該用在哪件器材最有效請自己實驗。喜歡乾淨、透明、緊密聲音的人通常會用各種釘、錐來支撐器材,在劉派調聲法裡面,由於要求的是很舒適圓融有厚度的聲音,目前所知的各種材料避震錐幾乎都派不上用場。可以推薦的是Audioquest一種軟又有黏性的圓型腳墊,它們會讓聲音柔和下來;或者到台北後火車站的太原路一帶切割工業用的大型橡皮墊,也就是空調主機下面用來防震的那種,幾百元就可以弄一袋,不論墊在擴大機、喇叭、櫃子下面,效果都不錯。
中頻怎麼擴散?
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就是購買現成的RPG或Skyline等音響擴散產品,它們都會提供一些安裝的須知。一般擺放點是在喇叭的後牆、兩側牆、聆聽位置後面,少數也有裝在天花板的。由於這些產品材料不一,未親自實驗過無法提供建議;再者,這些擴散板就只能當擴散板,實在有些可惜。要是預算不成問題,可以請木工用實木材料在牆面做CD架,實用而且很美觀。上亞音響的老陶(電話02-7692231)有現成的,也幫人製作紅木與花梨木的各種架子,有需要者請自行洽詢。把CD架放在聆聽位置兩側,就有很好的擴散作用,而實木通常對聲音影響幾乎都是正面的。木心板製作比較便宜,但起碼要選18mm厚的才合用,筆者請木工做了七座CD架,木料錢兩萬多,由於以榫接方式製作,工錢反倒要走四萬多元。筆者的CD架按照二次餘數公式計算,淨深度是22cm,格數可按實際需要增減。擺放CD時也不要都塞得滿滿的,讓它們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才會增加反射面而有擴散作用。
低音怎麼控制?
對任何人來說,控制低音都是很頭大的問題,即使是小喇叭用家,萬一房間比例不對,都可能產生嗡嗡叫的駐波。控制低音大致有兩種方式,一是從喇叭下手,一是在空間著力。修改分音器讓喇叭的低音減少,這叫削足適屨,絕不建議。如果喇叭有腳架,在腳架與喇叭中間使用一些墊材,可以讓低音更緊密,速度加快,轟隆的感覺就會減少一點。大喇叭在下面放工業用的橡膠墊,低頻就會乾淨凝聚一些,控制情況也能改善。可以前後挪移喇叭擺位,那就更好了,通常按三一七比例法把喇叭放在房間長度的三分之一處,駐波會較小。再不行,喇叭就要繼續往前拉,聆聽位置也要前後移動試試看,找到駐波最小的那個點。筆者的經驗裡,以Bi-Wire方式接兩條喇叭線,低音用能量較輕的銀線,可以得到部分改善。但這實在很矛盾,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低音來增加音樂的穩定感,來架構龐大的基礎,要是讓低音減少了,聽感上高音又會增加,聲音變成薄薄的一片。在劉氏調聲法裡比較特殊的,就是用木箱來控制低頻。
木箱怎麼用?
錄音室或專業的空間處理,要控制低頻通常都是製作大面積的低頻陷阱,裡面有多層吸音材料,讓低頻聲能進到裡面震動轉化成機械能。一般家庭裡製作低頻陷阱有困難,聽說最近羅華推出一種低頻專用擴散板,對30Hz的低頻都能發生作用,有需要者不妨一試。劉仁陽顧問多年來的經驗,卻認為木箱美觀、實用又有效。能在六米乘四米的空間裡擺進Infinity IRS-V與Genesis I喇叭,卻沒有人被低頻炸昏,這是最好的示範。木箱以普通合板或較薄的木心板製作即可,經驗中寬80、高42、深度42公分這樣的尺寸對一般居家空間中駐波最為有效。木箱前面做門,裡面可以放舊唱片、放書與雜誌等,然後把它們放在喇叭後牆,此處效果最明顯。木箱不能緊貼牆壁,拉出15-20公分比較理想,拉得越出來,由於低頻聲波在中間反覆彈射,能量就吸得越多。小空間使用大喇叭,木箱不妨多用幾個,當可有效改善駐波情況。
房間裡有木製衣櫃、酒櫃或書櫃等,只要把門處理好不會震動,它們也都是吸收低音的道具,但吸收多少就難以控制了。另一種控制低音的方法是在牆角處斜釘板子,此處最容易聚集低頻能量,木心板與牆角的空隙越大,低頻吸得越多,空隙小作用也少。美國人還有一種克難方式,到超市買兩個最大的塑膠桶子(有蓋的,水桶、垃圾桶皆可)放在牆角,然後裡面填滿包在空調管外的那種玻璃纖維棉,就成了一個巨大的低音吸收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