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recorders
harvey 在 2005-9-8 16:12:52 发表的内容 说是音乐性,并不是指音乐有多动听,而是指这能够将音乐需要传递的所有信息,呈露得淋漓尽致了,音乐性越好,说明这种信息表达得就越完整、越接近录音现场。现在想聆听音乐的音乐性,必需通过音响器材的音响性表达出来,音响性的极致呈露就是接近现场,音响性的极致性受到回放声音的音响系统的规限,系统保真程度越低,音乐性表现就越不充分。音响器材和唱片表现音乐最大的优势,是即时性和可重复性,使欣赏音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的缺陷是表达不完整,甚至是扭曲。无论多先进的音响器材,都不可能完全表达音乐中的所有信息,而聆听者的音乐修养、心理和生理条件的限制,每个人感受音乐信息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尽管音响器材是可以满足大多数人欣赏音乐的需要,但未必每个人的要求会相同,欣赏音乐这种活动确是十分个人化、主观化。音响器材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声波物理学的和差数学,要减少对音乐的歪曲,及尽量提高信息量的密度。音响性好的器材能表达出较多的信息量的密度;对音乐的歪曲程度比较的高音响器材,聆听起来就会感到没有音乐味。影响声波物理学的和差数学最严重的,就是聆听环境,它可以肆意蹂躏破坏声波,令传送声波过程产生扭曲变形,声音不堪入耳。因此,我劝告一些经济能力不太宽裕的发烧友,不应该过分追求器材的音响性(即信息量的表达),而应该着重器材的准确性(降低信息的歪曲程度)。准确性好的音响器材,即使音响性差一点,也不会损伤你的耳朵。当然有条件,两者都要追求,使器材放出的音乐更完美。总之,音乐性和音响性是统一的,存在的只有层次的高低!
harvey 在 2005-9-10 6:56:03 发表的内容 训练自己的耳朵的聆听经验,是自己的音响性和音乐性准绳的必要程序,想参考人或乐器的原声机会很微,退其次的唯一办法是多多聆听各种不同乐器的软件,去累积大脑对各种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经验。因此我拥有不少这颣型的软件,退休回国后又添置不少国乐乐器的软件,目的是补充自己记忆上所缺的对这种声音的聆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