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比了江河水和苏南小调2张CD [复制链接]

查看: 4118|回复: 19
1#

海-浪 在 2006-1-16 8:29:28 发表的内容
本人比较喜欢2胡,正好家里有江河水和苏南小调,一对比才知道,江河水声音嘶哑,单薄、沉闷,而黄江琴拉的江河水声音饱满,厚实、密度很高,空气中散发着2胡的回响,琴腔的共鸣和琴弦磨擦的丝丝声,让人感叹。

2把琴,好比一把是贵族、一把是平民的。录音水平苏南小调也远胜江河水。情感投入相当。

再对比价格江河水普通版的90,苏南小调40元。

靠!当了外国鬼子的冤大头!


只能说《江河水》的录音是很接近真实的二胡声音,现场听二胡音色确实是比较嘶哑,单薄、沉闷的;而声音饱满,厚实、密度很高的二胡音色是经过后期混音处理的不真实的声音!

另外需纠正一点:《江河水》并不是鬼子录的,录音师是美国著名录音大师JIM ANDERSON。
分享 转发
TOP
2#

海-浪 在 2006-1-16 16:05:37 发表的内容
没必要最真实,而需要最好和最好听的效果。学生一般没米,用的琴不会太好。听到琴腔内的空气声那才激动呢。


个人的追求不同。
TOP
3#

huang 在 2006-1-16 14:45:53 发表的内容
你在音乐厅听到的二胡和在自己家中听到的是不一样的,在家中听到真二胡声的也是声音饱满,厚实、密度很高的二胡音色。音乐厅可能由干残响比较少,所以显得单薄。


是吗?呵呵。曾有一位上音二胡专业的学生到我家演奏过,那真是近在咫尺,这样听到的二胡音色应该是最准确的吧,比较下来还是感觉《江河水》中的二胡音色最接近真实。
TOP
4#

10多年前现场听了上海民族乐团的音乐会,肖白庸大师的一曲凄婉的《二泉印月》深深地打动了我,说实在的,这是迄今为止最打动我的《二泉印月》!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二胡真正的音色。几年后在上海大韵音乐行看到有香港一家公司出版的肖白庸大师专辑,马上有收入囊中的冲动,但经过试听,二胡的声音变成了小提琴或中提琴,同样一曲《二泉印月》完全没有了当年现场的感觉,于是只能放弃!这也让我明白了,听唱片永远都不会找到乐器的真实音色,靠混音添油加醋出来的声音有时是非常讨巧,但我们要听的是真实的声音,这点上JIM ANDERSON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而国内的唱片公司只会用那些高科技的设备来糊弄人。
TOP
5#

口水耳 在 2006-1-17 2:55:31 发表的内容
这样的争论存在意义吗?
谁规定二胡的声音就必须嘶哑,单薄、沉闷?
谁规定饱满,厚实、密度很高的二胡声音就一定是后期制作的人工虚假?
完全是自以为是的争论。
难道黄江琴的二胡就不能是饱满,厚实、密度很高而被国内的唱片公司准确地收录?
难度外国人的嘶哑,单薄、沉闷就必须是二胡不变的准则?
什么荒唐道理?
我们听音乐是听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听到美妙的声音?
因为是外国人录制的,所以嘶哑,单薄、沉闷也是伟大的,因为是国内录制的,所以饱满,厚实、密度很高也是虚假的。什么狗屁道理?
荒谬!!
最鄙视这种心态。


朋友,奉劝你不必那么激动,还是多去现场听听吧!不要把二胡当作西洋弦乐来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