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绝迹多年近日重现的《斗牛场》 [复制链接]

查看: 3005|回复: 18
1#

Joan Baez1941年出生于纽约的斯坦顿岛。声线属女高音。1959年曾在纽波特的民俗音乐节上有上佳表现。她的前四张专辑都是英美的传统叙事曲。在美国的人权运动(主要是女权)兴起时,她几乎全力介入,并唱出了带有赞歌气质的歌曲《我们能克服-We Will Overcome》。当她和Bob Dylan为运动作巡徊演出时,曾有一段罗曼史。在60年代她建立了一个研究非暴力的研究所。她写的歌中也充满了非暴力倾向。她曾两次因参于反战集会而入狱。1968年与和平运动积极分子David Harris结婚,1972年离婚。虽然1971年她有过一曲《他们将老迪克西拖倒的那夜-The Night They Drove Old Dixie Down》榜上有名,但并不能维持其商业价值。1975年她的歌曲《钻石与铁锈-Diamonds And Rust》是她最成功的一页,也陈述了她和Bob Dylan的感情,并为他们十年后的复合埋下了伏笔。

她的写作方向总是变幻无常。1989年她发行了祝贺30年演出生涯的专辑。其中有她和老朋友Paul Simon等的二重唱。不过她更重视的不是录音而是人权运动。1979年时她发现人权问题是世界性的。(一些人权团体第一次说服美总统卡特,派遣第七舰队去援救越南船民。)她曾以她热情的工作得过数个奖项。80-90年代,她主要的三项工作还是社会活动(笔者就曾在纽约亲眼见她在街头参加一次波兰移民的活动),接受治疗以及唱歌。她组建了一个以欧洲儿童为成员的合唱团'80年代的孩子'。1992年发行的专辑《装怕-Play Me Backwards》得全球好评。这张乡村摇滚唱片把她带到和Mary-Chapin Carpenter(著名乡村女歌手获91年葛莱梅等多项大奖)齐名的地位。

90年代中期,她开始在非洲声韵中蹉跎。不管怎样,她终是六十年代民歌界的一位巨人。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曾于96年左右在上海的大韵音乐行看到过她的一张专辑,具体名字已记不清,专辑的第一首歌就是讲述北京发生的六四事件,当时想买下,又怕在家播放时被懂英文的人听见会惹麻烦,最终还是没买,现在想来还真有点后悔,看来她确实是“更重视的不是录音而是人权运动。”
最后编辑lqdxy
TOP
3#

MBL1521 在 2005-9-27 9:52:27 发表的内容
感兴趣,这精选集现在应该不难找吧!


98或者99年购入的,现在恐怕很难找了。
TOP
4#

MBL1521 在 2005-9-27 1:04:43 发表的内容
哎,真太遗憾了,当年你收下她用耳机听,听完藏好不就无后顾之忧了。谢谢你的介绍,我也“管中窥豹”了。


我这个人听音乐就是不喜欢用耳机,所以前段时间把580也给出了,喜欢开大音量聆听,当时在唱片店听的时候感觉那张CD音效很好,鼓打得结实有力,我正想买,旁边懂英文的朋友说:“买回家听是要闯祸的”,我说:“可能人家听不懂呢?”他说:“侬看伊唱得嘎清爽,总归有人听得懂。”于是便放弃了。
TOP
5#

这张她的精选集,更是非常值得珍藏!

[upload=jpg]Upload/200592781036775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9278102166348.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