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JBL4412和丹拿25周年的比较(个人意见,强调不同搭配会有... [复制链接]

查看: 27330|回复: 78
1#

markh 在 2003-8-14 9:38:03 发表的内容
当有钱人喜欢上听音乐和玩音响时候,他们确实不在乎用区区几千元去买一条线材来提高他们天价器材的效果,但所谓高贵的线材当然要有好的、团结的SALES引导去听,我见过一些高级线材SALES,一般是3几个人,换上他们的线材之前,先对客户介绍换了这线之后会如何如何好,换了他们的线之后一重播,大概5秒钟吧,他们就异口同声地
说好,众人都说好,有钱人也不好意思说看不见皇帝的新衣,生意就很容易做成了。
此手法有点像街头摆棋局的骗术,棋局本身是正和局,然后几个人在那里装着争吵,如果你参与进去,只要你走错一步棋就会输。


JS的做法是JS的做法。这并不能否认不同线材之间的高下区别。
分享 转发
TOP
2#

markh 在 2003-8-13 8:26:28 发表的内容
楼上,你不是按LISTPRICE去成交吧?有机会拿条400元的信号线和600的喇叭线跟你的比比好不好?看看你的能好多少?


信号线、喇叭线,我从100元的玩到近万元的。切身体验有一些,
但自信没有太发烧。比如,对3万以上的线材还是下不了手。

好不好,区别何在,全看自己的耳朵分辩力了。
如果听不出400元、600元的线材与几千元线材的区别的话,
恭喜您,您发烧可以省大钱了!
TOP
3#

wking 在 2003-8-13 21:58:49 发表的内容
说实话,我买之前对比过包括Mark Levinson在内的几款功放,对
Mark383搭配在此系统中的表现,我的感觉是,声音粗放有余,
细腻甜美不足。而且,Mark仔的发热太大。


那你的TRIVISTOR现在表现怎样?


准确、中性、细腻、甜美;
发热适中。当前炎夏白天整天开机时手也可以摸。
我平时每天只在极热时开2小时空调,因为不喜欢空
调的感觉,而且家里通风不错。
TOP
4#

wking 在 2003-8-13 10:41:32 发表的内容
Adams兄:
你对MF TRI-VISTA 300的公房评价怎样?你觉得它比mark383怎么样?


说实话,我买之前对比过包括Mark Levinson在内的几款功放,对
Mark383搭配在此系统中的表现,我的感觉是,声音粗放有余,
细腻甜美不足。而且,Mark仔的发热太大。
最后编辑Adams
TOP
5#

wanyonghui 在 2003-8-12 17:46:41 发表的内容
兄弟,有米啊~


如果没有记错,Petershao也有一台TRI VISTA SACD,
不知道他老兄的搭配如何。
TOP
6#

nethunter 在 2003-8-14 0:27:26 发表的内容
Adams

不知道可不可以去你那听听DYN 25th?和你那些组合?
嘿嘿~~~


抱歉,发烧在我的生活中纯属私人乐趣,从不聚众斗机。
TOP
7#

markh 在 2003-8-14 2:31:25 发表的内容

和教我如何区分7500和400元的线材之间的差别,好吗?


听出线材之间的差别要靠自己锻炼。这些能力属于悟性一类,
教是教不出来的。

要相信肯拿出几千甚至几万元买一对线材的人里面,绝大多数
都不是SB。否则他们如何有实力赚到钱肯为“区区”线材付那
么多的钱?

当你觉得多数人都比自己傻的时候,就要警惕事实上是不是自己
最傻了。:-)
最后编辑Adams
TOP
8#

xongy 在 2003-8-12 12:53:29 发表的内容
单那的音箱的性价比底,他好在高频润泽及中频的密度感低频不要强求他,速度快但无量,听鼓声肯定失真,因为他无法表现出鼓皮的震动。至于价格肯定偏贵,我不知为甚磨国内把单那炒的如此热?难道没有其他的好音箱了?我看那些单那党该歇歇了。我在香港的二手市场上极少见到单那的箱子,是否由于其表现的太出色了大家都不愿出手?


功放很重要。土炮功放来推Dyna 25?笑话。
TOP
9#

wking 在 2003-8-12 16:16:26 发表的内容
Adams兄,介绍一下你的组合的效果,本人极赶兴趣,谢谢。


效果而言,我的这套组合的主要特点是:中性、准确、细腻,长听
不累。

有人说Dynaudio Special 25听大鼓觉得小了一号,我不认同。

没有煲开的箱子会有不松驰的感觉,音乐中的贝司等乐器听
起来好象没有大箱子的量足。煲熟后就没有问题了。

我的系统3月下旬买回来,听到7月份后,我拿出各种软件来试
听,效果远远不是惊喜所能表达的。那张动态钢琴试机唱片
在我的系统上放出来的效果只可以用完美两字来形容。

绛州大鼓我有金碟和SACD版本,放出来的效果你根本不敢相信
是书架箱放出来的。说出来有点儿怕挨砖头。我这套系统是在
对比过很多更贵价的系统后确定下来的。其中不乏网友们很热中
的品牌。

我从1996开始玩Hi-Fi,这是第一次升级系统。以前一套B&W
603+Marantz CD63SE+Arcam Alpha9听了7年了。软件有近500张
正版CD,大部份是古典音乐。升级系统后,我的第一个收获是:
我忽然发现许多原来不爱放的碟(包括Mozart的许多音乐),
现在发现它们变得多么美妙动听。

要发掘出各类音乐的真实魅力,一套好的胜任的系统是必要条件。

附我的组合:

音源:MF TRI-VISTA SACD
功放:MF TRI-VISTA 300
音箱:Dynaudio Special 25 Years
喇叭线:VDH 超合金线
信号线:VDH 65G
最后编辑Adams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