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 论坛博士后
- 19720110
- 27155
- 28495
- 2003-01-24
|
1#
t
T
发表于 2005-11-30 15:24
|显示全部
松香味 在 2005-11-30 14:55:58 发表的内容
enrique 在 2005-11-30 10:40:53 发表的内容 同意动态范围差让人感觉声音密度高的说法.比如EMI天使版的录音多数就属于这种声音密度高的, 论动态比不上Telarc, RR等的发烧录音,但是就是让人爱听.
瞬态反映数值是可测得,并不是随便估计的. CD有DAC会延迟动态相应,不过LP还多一级唱放,一样会延迟动态相应。 且不说CD的讯号是激光读来,读数据速度远远快于LP,LP靠纯机械方式拾讯,一个机械振动,光靠形变传输时间就比一个电信号的DA转换长的多。
机械 vs 电子如果来处理信号,就如同算盘vs 计算机。
|
比较明白了,同意! “动态压缩”的结果是否有理论依据证明与“密度感增加”有关呢?自然科学中有很多“压缩”的结果是“密度增加”的例子;如空气“压缩”后“密度增加”等等。 有没有从事声学研究的专家帮助我们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赞同的,一起来“三顾茅庐”。 |
这个很有意思,顶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