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L版介绍一下ProAc Tablett Reference 8 [复制链接]

1#

找了半天没找到,明天我再找找吧
分享 转发
TOP
2#

cc

没错的,刚开始时在下用 PROAC 也有这困扰, 听古典室内乐感觉还不错,听大编制及流行乐便全变味了, 完全的没有与之共舞的感觉,甚至比手提音响差, 在下曾言及那张惠妹在我这,它的姊姊或妹妹全出现过, 有沙哑的张惠妹姊姊,调过变年轻的张惠妹妹妹, 平衡才是最重要的,音乐感和最令人投入和感动的产生! 任何的搭配,空间,调整,线材,摆位,道具,最终一定要平衡. 重点--"任何喇叭都一定要调校到有与之共舞的感觉".
很羡慕您用的是PROAC Response ,在下只是用 Studio 100 而已, 相同厂牌的喇叭常有相同的设计理念,声底通常不会相差太多. 您在10坪空间应可更加的美好,她的中高频段很优秀, 是在用普通扩大器时的正常普通表现而已,加以日系cd机也多如此走向. 首要是尽量调暗,在下算数平衡论者吧,因中高频段已很优秀, 讯号线及喇叭线,千万别用有金银成份的高价线材,只要用粗又纯的纯铜线材. 还好她非常的敏捷,一有小改变可马上感应, 她是"喇叭中的贵族,贵族中的嬉皮",吃不起皇家的大餐国宴, 今日论坛留言板有网友比之为"越女剑",更是一绝.
在扩大机方面一定要依序找1.大电流.2.纯A类.3.大功率.大电流+纯A类+大功率最贵. 1.评论员张子仪是用Aura的综合扩大机搭配试听.(大电流A类) 2.英国Music Fidelity 扩大机,A类.会发烧的烤箱. 3.英国扩大机 Arcam Alpha 9扩大机(大电流,AB类)英国What Hi-Fi五颗星高度推荐. 4.英国audiolab扩大机,前后级更好.(大电流,AB类).好音有名的. 5.美国大功率扩大机,对低频表现最佳. 以上机子都很合适各有特色,当然功率大又贵会更好,可先用平价的,以后升级感动更多. 您自行决定吧,最少喇叭决不会后悔,不想要不用到处卖又没人买,店家都会买.
当然空间及摆位吸音很重要也不细言,一定要高低音平衡,放各式各样CD试验, 最重要是一定要引渡"独立电源线更如虎添翼",中高频就别提有多好了, 低频比某些落地三音路还强又美更有管味, 很玄吧?调校好很有管味哦!!!
每一个人的音响系统多少都会偏颇,偏颇会让人以为只有我对,其余皆错. 第一关,高频不能尖锐刺耳,要有甜味. 第二关,中频要饱满要丰润也要清楚. 第三关,低频要Q要有弹性,不能浑浊。 第四关,声音的细节要像蜻蜓的翅膀在振动 第五关,整体的平衡性够不够圆融?
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微调过音响的音响迷,充其量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将军; 从来没有自己动手打造过音响空间摆位的音响迷,也仅是计算机族中的苹果族, 充其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音响之所以迷人,不仅是让我们享受到美好的音乐而 已。 更重要的,是让音响迷得到不断超越的那份成就感。您想超越自我吗?
以上纯个人大话(部份为引述),不爽请吐,有更好意见欢迎共同讨论.
光合作用~~~ 撰写于文章 <06cXSV$jqp@bbs.ntu.edu.tw>... >请问 bm2ado 兄 .... >ProAC一直给人那种定位佳 .. 音质好 的感觉 ... >他那中高频的表现实在是没话说 分辨率也是一级棒.. >可是 怎么感觉 他的声音是属于那种 瘦高型的 ... >低频段好象有点不如它中高频段来得优秀... >是不是因为要求得中高频段得突出表现.. >而在低频有所妥协????? >我一直对于Pro Ac有好感 但对于他的低频一直有点疑惑... >PS...以 Response 为例..... >恳请解惑啰.. >thanks...
TOP
3#

器材评论/刘汉盛
昔日辣妹已成熟(最佳推荐)
ProAc Tablette Reference 8喇叭

当年的Tablette就像是青春辣妹,够味但带些刺。现在的Reference 8则是已经成熟的当年辣妹,少了刺,多了内涵与魅力。以超小型书架喇叭的领域而言,Reference 8实在是值得推荐的产品。

〔外观〕二音路二单体书架型低音反射式喇叭,采用1吋软凸盆高音、4.5吋中低音单体各一只,频宽40Hz-30kHz,平均阻抗8Ω,效率86dB,尺寸2636×150×225mm,重量3.6Kg。参考售价:38,000元,进口总代理:巴洛克(02-25167050)
〔面板〕〔背板〕Reference 8就是一对中规中矩的小喇叭,无论在造型上或用料上都没有惊人之处,不过它的声音表现却让人印象深刻。
〔参考软件〕江蕙的「红线」在整体的表现上已经超过上一张热卖的「台湾红歌」,不过第一次听它时,会有不如「台湾红歌」的错觉。请多听几次,您就会发现无论在词、曲、唱工与录音效果上,「红线」都是值得购买的。


一对只拥有4.5吋中低音单体的二音路书架型小喇叭,可以让我在四十几坪大的开放空间中听江蕙的「台湾红歌」、「红线」,欧依斯特拉夫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德弗札克的「斯拉夫舞曲」、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天方夜谭」、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Hugh Masekela的「Hope」……,您相信吗?我想您一定要骂我胡说八道。不怪您,因为极少人能够有这样的经验,也极少人会这样使用小喇叭,所以您不相信。其实我想说的是:小喇叭也可以在大空间中使用,而且效果可能会比小空间中更好。
小喇叭可以用在大空间
奇怪!长期以来,大家不是都认为大空间用大喇叭、小空间用小喇叭吗?怎么总编现在提出这种颠覆性的说法?我要先说,大空间用大喇叭、小空间用小喇叭的说法基本上没有错,因为小喇叭的低频量感不多,在大空间中会被稀释而使得音乐没有足够的低频基础以及扎实饱满的声音。可是,把小喇叭放在大空间中也有以下几个好处:一、由于空间大,所以声波受空间边界扭曲的程度比较低,聆听者可以听到比较传真的声音。二、由于空间大,小喇叭能够展现出惊人的空间感与宽广的音场,同时小喇叭惯有的精确性也能够保持。第三、大空间中所听到的低频延伸会更自然,虽然低频量感不够,但低频与中频、高频的整体量感分布与平衡性会更好。
或许您要问:所谓的大空间是多大呢?以台湾的居家空间而言,这里的所谓大空间几乎「无限」。因为以我家四十几坪的开放式空间都能得到上述的效果,那么三十几坪、二十几坪甚至十几坪的「大空间」应该也不会有问题。不过,这个大空间中最好要有适当的吸收与扩散措施。以下,我要用ProAc Tablette Reference 8(以下简称Reference 8)喇叭来为您现身说法。
竟然可以唱「红线」
Reference 8是与3/5A类似大小的小喇叭,像这么小的喇叭,我本来是预定在杂志社五坪小聆听室听的。碰巧那时这个聆听室内贴上许多吸音材料在做实验,可说是吸音过度的空间,Reference 8虽然用百万级前后级来侍候它,声音依然不好听。于是我想到干脆把Reference 8拿回家听。我把Reference 8放在平常我摆喇叭的位置,接上Lexicon MC-12B以及Linear Acoustic LA150.2后级(二部桥接),讯源使用Lindemann CD-1 C唱盘。
一切接驳妥当之后,我第一张听的是江蕙的「红线」。原本我只是顺手拿起这张CD而已,并不期待Reference 8能发出让我「愉快」的声音。万万没有想到,Reference 8所唱出的「红线」却是我能够入耳的声音,而且还可以受到音乐的感动。读者们要知道,听音乐时如果能够受到音乐的感动,对我而言那代表的是整体声音的平衡性相当好,没有高频段刺耳、中频段与低频段严重不足的问题。那么小的喇叭竟然能够把「红线」唱得让我感动?这是我从未期待过的;也从未想过的!当然,以Reference 8那么小的中低音单体,您不可能要求到饱满的噗噗脚踩大鼓与Bass声,但是因为高、中、低频段的平衡,让我可以忽略80Hz以下低频段的不足,转而从整体的平衡性中求得音乐的美感与感动力。
上述的经验让我相当惊讶,虽然以前我也曾经在我家用过类似Reference 8的小喇叭,但是整体平衡性的表现在印象中还不如Reference 8。当然,不如Reference 8的可能性有二:一是Reference 8本身的优质。二是搭配器材的不同。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继续听下去时所得到的感受。
整体平衡性的优点
接下来我把江蕙以前那张「台湾红歌」也拿出来听,同样的也得到与「红线」一样的感受。真奇妙,如果不经过比较,说不定许多人也可以满足Reference 8所唱出来的「台湾红歌」。老实说,就以这二张CD的表现而言,Reference 8放在家中大客厅的表现绝对好过杂志社五坪小空间的表现。事实上我并不只是以二张CD来做出这个结论,接下去的许多CD,包括舒伯特的「钢琴三重奏」、海顿的「弦乐四重奏」、诹访内晶子的「提琴惊艳」等也都在杂志社与家里试过。这类音乐的低频段要求并不严格,同样还是家里大空间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为佳。
听过许多CD之后,我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室内乐或者是对80Hz以下低频段要求不多的音乐,Reference 8的表现除了在宽松的程度上仍然比不上一般二音路或三音路落地式喇叭之外,其它方面如果不不作严苛的比较,一般人听起来可能都会以为是落地式喇叭在唱歌。假若是大型管弦乐、摇滚乐或对Bass、脚踩大鼓需求殷切的音乐,Reference 8的声音表现不免单薄一些。不过,若是您开的音量不是评论员惯听的「大」,则Reference 8的整体平衡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低频段的不足,让您享受到音乐所该有的魅力。
加超低音更棒
写到这里,或许读者们会想到一个问题:假若我的空间有那么大,为何还要勉强自己使用类似Reference 8的这种小喇叭呢?干脆多花一点钱用落地式大喇叭不就得了?说得也是!不过,有一点您可能没想到,那就是:Reference 8是优质的小喇叭,但是售价并不算贵,假若我们用个五支Reference 8,再加个适当的超低音,不就可以得到在音质音色上完全一致、声音精准、瞬时反应快速的多声道环绕系统了吗?这套喇叭系统不论拿来听纯音响多声道或AV多声道,保证都是上选。
退一步说,就算您还不想进入多声道领域,也可以用一对Reference 8加一个适当的超低音,这样就可以得到完全足够的低频,而且还不占空间。要知道,目前市面上有几十种主动式超低音可供选择,ProAc自己也有超低音,要为Reference 8找到适当的超低音并不难,而且价钱也不会太高。这样的卫星式喇叭组合效果并不会输给落地式喇叭,甚至在低频方面的表现还会胜过落地式喇叭。
中规中矩的设计
概略性的说过Reference 8在大空间的表现之后,我们要回头从Reference 8的结构诸元说起。Reference 8采用一个1吋的Vifa DX25TG-06软凸盆高音单体,以及一个4.5吋的长冲程中低音单体。这个中低音单体并未打上制造公司名称,仅有挪威制造字样,所以我推测是SEAS为ProAc制造的单体。Reference 8的箱体大小与最早的Tablette相同,箱体里以少量吸音棉铺设,背板上方有二个小低音反射孔,喇叭端子则提供双喇叭线使用。至于箱体本身则以MDF板贴上漂亮细致的樱桃木皮制成。
老实说,Reference 8的设计制造中规中矩,采用的单体也没有惊人之处,但是声音的表现却有可圈可点之处,我想这应该是设计者多年经验累积功力所致。十几年前,我曾经卖过早期的Super Tablette,当时它就是与BBC 3/5A齐名的小喇叭,不过声音特质与3/5A几乎完全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是瞬时反应快速,高频透明度惊人。而3/5A则以高音内敛、音色稍暗、中频充满魅力著称。可以这么说:3/5A个性怡人,不找麻烦。而Tablette则如多刺玫瑰,调得好艳丽异常,调不好刺耳难当。假若调整搭配得当,您很难想象那么小的箱体与单体,竟然可以表现出那么好的声音。
全面提升
经过那么多年,ProAc再度推出Reference 8,厂方宣称除了箱体大小一样之外,其余都与原来的Tablette有所不同。当然,所谓的不同就是全面升级。到底Reference 8与原来的Tablette比较,是否全面升级?虽然我以前对这对喇叭很熟悉,不过拿多年前的印象来相比是不够客观的,我宁可相信原厂所言,Reference 8已全面升级,因为我听到的声音的确相当好。
到底Reference 8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首先,Reference 8的瞬时反应非常快,这当然是拜单体小、速度反应快之赐。不过,有些小喇叭瞬时反应快是快了,但是声音会变得比较冲、具有侵略性,听起来不够耐听。由于瞬时反应快,声音听起来充满活力。我记得以前的Tablette声音也很活,但调整不好时高频段会比较噪耳,现在的Reference 8听起来则不会噪耳。不过我要提醒您,用Reference 8时音量不宜开得太大,毕竟小单体就是小单体,过度的驱动单体换来的就是失真的提高。只要在适当的音量下,您可以享受到瞬时反应快但又不噪耳的声音。
再来,Reference 8的低频段向下延伸与消失的情况相当理想,也就是低频不会突然减少很多,而是拥有一条和缓的低频量感下降曲线。在规格上,Reference 8记载的低频下限为40Hz,不过我抱持怀疑态度,我估计Reference 8的低频段量感从80Hz开始就已经衰减了,即使能够发出40Hz,那也大概不是「实用」的低频段。幸好,由于低频量感下降的曲线相当和缓,所以在听感上能够与中频段相互平衡,这也是我在本文开始所强调的:因为这种特性,所以Reference 8的声音表现相当平衡,即使在大空间中聆听也能够拥有足够的中频段与可以接受的低频段。更重要的是,这种平衡的低频段已经可以让音乐的魅力表现出来,听起来感觉上没有太大的小喇叭缺憾。
中频段饱满
以Reference 8所使用的单体尺寸以及箱体大小来说,Reference 8的中频段算是饱满的,听人声与钢琴都相当好。以江蕙的嗓音来说,我认为与一般落地式喇叭所听到者没太大的差别。而在钢琴方面,我用它来听「海上钢琴师」电影原声带时,有时连比较低沉的低音键向下沉的泛音都听得见,而且大部份琴音都显出饱满结实而铿锵的质感。至于原声带里的管弦乐部份也表现得相当好(与柴可夫斯基『钢琴协奏曲』相较),它还可以让我听出弦乐群的「厚度」。当然,这种厚度要与大型喇叭相比是不可能的,不过,能够让我「感受」到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对了,当我在听Philips那张Ivan Fischer指挥的德弗札克「斯拉夫舞曲」时,弦乐群的厚度就相当迷人。由此可见如果您给Reference 8饱足的弦乐群厚度时,它还是能够适度的表现出来。
Reference 8的高频段清晰而透明,解析力很强,不过并不会噪耳。小提琴的木头味虽然无法与Response 4这类大哥相比,但也已经散发出味道来了,至于漂亮的光泽自是不在话下。而在大提琴方面,马友友的「繁花似锦巴洛克」琴音魅力可说充塞整个空间,名琴的音质音色都能够表现出来。在铜管方面,尤其爵士乐的演奏,我认为Reference 8少了轻松的余裕,爵乐那种铜管厚度的美感与宽松的乐器演奏的确不是像Reference 8这类小喇叭能够尽显的。当然,如果您不苛求的话,它也能把「Hope」唱得有板有眼。
昔日辣妹已成熟
与印象中的Tablette相比,当年的Tablette就像是青春辣妹,够味但带些刺。现在的Reference 8则是已经成熟的当年辣妹,少了刺,多了内涵与魅力。以超小型书架喇叭的领域而言,Reference 8实在是值得推荐的产品。■

焦点…能够展现出平衡美感的书架型小喇叭,拥有小喇叭特有的快速瞬时反应以及钜细靡遗的解析力,无论是大空间或小空间都能适用。
搭配建议…管机或晶体机都不忌,搭配越大的功率时,扎实的感觉与控制力就越佳。不过,即使50瓦,我相信它也能表现得体。
TOP
4#

和3/5A不同的感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