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乐之古筝独奏 [复制链接]

查看: 4467|回复: 9
1#

看来audio兄把古琴很古筝混淆了,可能因为它们的外观有些相似.他们最明显的区别是古琴是7弦,古筝从5弦到26弦都有过.声音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古筝声音活泼,表现音阶范围大些..古琴声音略暗,音色非常古朴.
分享 转发
TOP
2#

古 琴 介 绍
古琴,亦称七弦琴,或丝桐、绿绮等,因缚弦七根又称“七弦琴”。琴体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形狭长。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的“徽”。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琴的构造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是通身是韵。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TOP
3#

古 筝 介 绍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於陕西和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 ,弹筝搏 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五弦筑身也”,一般认为筝是由早期的五弦发展为汉代十二弦,进而为隋唐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乃至现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筝。近年江西贵溪春秋崖坟群出土了俩张十三弦筝,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表明古筝早已传入中国南部。可见十三弦筝并非产生于十二弦筝之后,而是早就与之并存。

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逐步发展为六七种丝竹乐器耕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形式。

十三弦筝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