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在还有人爱听黑玛丽吗? [复制链接]

查看: 4831|回复: 17
1#


      我有她好些唱片。

   最喜欢的是那首“MY YOUNGEST SON CAME HOME TODAY”。在曲中,MARY BLACK以一个爱尔兰母亲的视角看待曾经在贝尔法斯特、在爱尔兰共和军中与英国人浴血拼杀的小儿子,歌声好象是在娓娓讲述“儿子”们的故事,又象是在揭示北爱尔兰人对独立自治的不懈追求——纵然披肝沥胆,永不舍弃自由···
分享 转发
TOP
2#

    上曲在“爵士当铺”有收录,请点击:

    http://www.jazzsky.com/news/2003-6-23/2003623220521.htm
最后编辑mydisc
TOP
3#

      还记得原来看过的一部影片“MICHAEL COLLINS”,讲述的就是爱尔兰历史上率领人民与英国殖民者刀锋相见的民族英雄、爱尔兰共和军的创建者之一MICHAEL COLLINS(迈克尔·柯林斯)的故事。
   主演就是《辛德勒名单》的主演LIAM NEESON(里亚姆·尼森)和朱丽亚·罗伯茨。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188524641173.jpg[/upload]


      导演/编剧:尼尔乔丹
   制片:斯泰芬乌雷
   主演:里亚姆尼森
         朱丽亚罗伯茨
         阿丹奎因
         阿兰里克曼
   出品:华纳
   发行时间:1996年
 
    影片简介:

  自12世纪以来,英格兰统治者一直用野蛮的高压手段奴役统治爱尔兰,这段充满暴力、流血事件的历史,使得爱尔兰社会动荡不定,民不聊生。迈克尔·柯林斯发誓要带领爱尔兰同胞推翻奴隶制度。
  1916年,爱尔兰革命者发动了复活节叛乱,但在经历了六天的武装抵抗后,终因寡不敌众,在都柏林邮局向英军投降。反叛者均被押入狱,其中包括柯林斯和他的密友哈里·勃兰德。获释后,他们又重整旗鼓,柯林斯将全身心都投入了反英运动中去了。他的足迹遍及全岛,他有力的演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个性魅力,鼓舞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革命。在一次集会中,警察不期而至,柯林斯负了伤,一个名叫凯蒂·基尔南的女人负责照顾他,她的美貌和独立的个性深深地吸引了柯林斯和勃兰德。

  柯林斯组织了一支“秘密部队”随时随地给英军和警察出其不意的打击,他策划了营救德·瓦雷拉的越狱行动,创立了巨大的地下情报网,并用最新美式武器装备他的“秘密部队”,对于英军来说,柯林斯是醒时的梦魇,而对他的同胞来说,他却是希望的象征,许久以来,爱尔兰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家取得了控制权。

  德·瓦雷拉出狱后,前去美国寻求援助,勃兰德也随同前往,在他赴美期间,凯蒂渐渐爱上了柯林斯。英军为了压制爱尔兰的反叛力量,派来一个情报小组,并建立了一支准军事警察部队,大行恐怖之道,他们焚烧房屋、工厂,对成百上千的嫌疑者进行了拷打,柯林斯指挥他的“秘密部队”不断地进行反击。

  在这个关头,德·瓦雷拉回到了爱尔兰,重新取得了战争的指挥权,但这时,艰苦的时期已基本过去,柯林斯大胆的谋略已将英军逼入绝境,交战双方达成停火协议,柯林斯很不情愿地被派往伦敦进行谈判,德·瓦雷拉却留了下来,当柯林斯宣布了条约结果时,议会勉强接受,但德·瓦雷拉却对其进行了谴责,同时退出了议会,勃兰德也由于凯蒂的原因,与柯林斯分道扬镳,爱尔兰共和军开始四分五裂,内战随之爆发。

  作为“爱尔兰自由国”领袖,柯林斯极力避免冲突的发生,在勃兰德被枪杀后,他不顾劝阻,前往反“爱尔兰自由国”的阵地库克镇谈判,却惨遭枪杀。

  在这个纷扰的世纪中,柯林斯是一个典型的悲剧性的英雄,他组织了一支部队,后来又试图解散它,而最终他却葬身于它的枪口之下,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使得自由的爱尔兰共和国成立,并延续至今,对其他国家来说,他是游击战术的创始人,此举还被毛泽东研究引用,更被以色列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伊扎克·沙默奉为神明。
最后编辑mydis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