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音频形式必要性的分析(兼谈LP的优越性) [复制链接]

1#

不太明白这些图的含义。
分享 转发
TOP
2#

我认为JWang 兄的实验方法是正确的,注意我说的是实验方法。

先不说信号源是什么,只假设信号源有足够多的信息,那么192/24能抓到的信息肯定比44.1/16 能抓到的信息多。

现在的实验结果是,192/24能抓到的信息确实比44.1/16 能抓到的信息多。说明信号源的信息比44.1/16 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

由于楼主是用LP作信号源的,说明LP在回放时能给出比CD更多的信息。注意这里说的是信息,不是音乐信号。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弄清楚有争议的那部分信号是音乐信号还是噪声。
TOP
3#

felixcat 在 2006-3-9 10:48:42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6-3-9 10:42:35 发表的内容

说明信号源的信息比44.1/16 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



您这句话错了。比如说拿LP当信号源,假设那张LP上不存在5Hz的信号,所以转录成的CD上面当然也不会有5Hz的信号;但是很明显44.1/16绝对能够容纳5Hz的信息,这时候44.1/16能容纳的最大信息量要比信号源多。

我觉得您这句话有错,希望不是我对您这句话字面意义上的误解。


这个假设看起来有点道理,问题是,就算加上5Hz的信息(当然还有别的)就说“这时候44.1/16能容纳的最大信息量要比信号源多。”还是没有依据,因为我们不知道信号源有多少信息。但是现在的实验结果是信号源的信息没有容纳下来,这是事实吧。所以我认为没错。

其实我们都明白,这里谈的信息是指频率。说白了就是质疑LP上到底有没有高于22.05Khz的信号。现在应该讨论的是44.1/16不能容纳的那部分信息是从哪来的,您说是不是?
TOP
4#


开心果 在 2006-3-8 23:42:37 发表的内容

现在的实验结果是,192/24能抓到的信息确实比44.1/16 能抓到的信息多。说明信号源的信息比44.1/16 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



felixcat 在 2006-3-9 0:03:16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兄,假如现在反过来,现在用CD唱机作为信号源,用LP来作为复制媒介,那必定是LP的复制结果必然不可能完全等于CD唱机的输出吧?——只要有不同,这就意味着丢失了信息,因此同理可得信号源CD的信息要比LP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您看,同样一模一样的思路,现在竟得出相反的结论了。

另外,用回LP作为信号源;假如按照JWang所谓的实验方法,现在用数码格式A和B(格式B高于格式A)去复制它,那么因为数码格式就必然意味着Round Off Error,所以毫无疑问B必定能抓到比A更多、更准确的信息,那么按照“信号源的信息比A和B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这个思路,我们就立刻能推出:不管数码格式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肯定比不上LP——您不觉得这个结论比较荒谬吗?

假如说到噪音,我们再来看这么一个例子:把CD抓轨压成mp3,现在我用一台最理想的mp3唱机播放,假设这台唱机的输出完全没有任何噪音,只有纯粹的音乐。现在我用CD和DVDA来复制mp3唱机的无噪音输出。是数码都会有量化误差,对吧?所以必定DVDA能够包含比CD更准确、更多的信息对吧?——所以就推出信号源mp3所包含的音乐信息(请注意这里是音乐信息,没有噪音的)比CD所能包含的最大信息还多——您不觉得这个结论也是比较荒谬的吗?


狡辩!

请把我的原话全部引用,因为它们们是一个整体,断章取义不好。

我的分析过程,技术和逻辑上哪里有错误?
TOP
5#

Raxel 在 2006-3-8 6:40:36 发表的内容
从信噪比,动态范围,和频响范围之类的指标来分析模拟记录方式和数码记录方式之间的差异,我觉得是明显走错了方向.这都可以从平时实际的聆听经验证实.

在聆听人生,小提琴等动态不大的内容,CD和LP的差异是否存在?

使用频响在20-20khz范围内的音箱,功放,是否能够听出CD和LP的差异?

我觉得数码的缺陷也并不是取样率这个单一的问题.有人觉得数码因为不是连续取样的,所以会有一个个方块,实际和理论都并非如此.如果你接CD机的模拟输出,根本不可能看到有任何哪怕是接近方块的波形.

我觉得数码和模拟记录方式的主要差异体现人耳敏感的听音范围.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两者在带宽都不充分的时候,(带宽就是单位时间内可以记录的信息.理论上只有无穷大的带宽才可以完整,毫无损失的记录原始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不论LP,母带,DVD-A都不可能完全恢复现场),两者对如何选择舍弃哪些次要信息,记录哪些信息是完全不同的方式.

模拟记录方式是由介质本身决定,更接近于自然选择的方式.数码记录方式是相对机械,更考虑于数据本身,或者人为优化的结果.这样两者在接受到同样输入信号的时候,被记录下的信息和被舍弃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说了这些,不代表我认为LP是一种理想的音乐介质,它本身内外圈带宽不同,音质不同,使用不变,易磨损,以及其他指标都不够理想.

就数码记录方式,弥补自己缺陷的方法,可以改善ADC,DAC算法(究竟应该记录哪些信息,根据已有数据恢复出哪些信息,DAC的差异就在这里体现了),改变编码方式,提高带宽(夸张的说如果有32/384或者更高).当带宽足够高的时候,被丢弃的信息少,加上本身自己的其他优点,我觉得是比模拟记录方式更理想的一种载体.

当然具体到某张专辑的LP和CD,音质的差异比较,介质只是对音质的影响至少非常小的一个因素之一,具体是否原始母带制作,制作人的水平,播放硬件设备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影响最终音质的成分.


“使用频响在20-20khz范围内的音箱,功放,是否能够听出CD和LP的差异?”

dr kuang 在 2006-3-6 12:12:58 发表的内容
我自己虽然是LP支持者,但对这个实验能提供多少说服力存在疑义:
......
2:该实验结果即使正确,还是无法准确描述两者听感上的差异,原因如下——西湖,ATC的音箱都是标准的录音室专用设备,但前者如8.1在18Kz,后者更在14Kz已大幅衰减,到22Kz以上的讯号经过这样的音箱播放还能有多少意义?但用这样的音箱仍然能非常准确地听出CD和LP系统的声音差异。......
TOP
6#

应该是很好的帖子,搞成这样,不可思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