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系统中的几个被忽视的小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8764|回复: 342
1#

harvey 在 2005-12-29 8:36:15 发表的内容
对所谓高级或低级档次的LP系统来说,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越高档次的LP系统的设计,它考虑到的各方面系统调校问题越多,因此它的需要系统调校方面的技术要求也简化了;相对来说低级档次的LP系统,由于生产成本的所限,系统调校问题存在很多,调校方面的技术要求的确繁琐,除了唱臂唱针转盘之间的力学平衡之外,调校者还必须考虑及各种情况的影响。因此,我认为识调校高级档次的LP系统的技艺,并不一定比较识调校低级档次的LP系统的技艺高!反之,后者的技艺会更高!

开心果 在 2005-12-29 9:05:11 发表的内容
有理。其实高档车比低档车更容易驾驶也是这个道理。


松香味 在 2005-12-29 10:00:37 发表的内容
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单位买了一台匈牙利生产的21英寸黑白电视机,领导宣布:除了某某人“任何人”不得擅自开机。实际上当时的信号很差,不进行细致的微调(包括天线方向)就看不到电视,所以当时的确也没有几个人懂得“微调”了。二十一世纪了,不懂用微波炉的不是还大有人在吗?这些现象提示我们,人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不断地接受新东西;通过HIFI168能在一起讨论问题也是一种缘分,大家相互多珍惜、多尊重吧。
开心果说的有些道理。有师傅告诉我;“你只要开好了“低档”的气车,高级气车就会开得更好”。从高级气车人性化设计和方便性来说,好象有些道理;但是连电门、档位在哪里你都不一定知道时,怎么就可以开得更好呢?所以;“你只要开好了“低档”的气车,高级气车就容易开好了”的说法才比较科学。反过来,开高级气车的要他去开“低档”气车,同理;不同的是适应过程可能会长一些。


阿杰 在 2006-1-3 22:10:03 发表的内容


这多少带有想当然的成分,我并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小弟曾玩过以及维修过多款唱盘,对于调教也略有心得,但对于尚未接触过的(特别是精密的、高档的)唱臂来说,能否调整到较好的状态尚无半分把握,一定在实际调整中才能够找到答案。
同样,小弟也曾驾驶过多款的汽车,十多年的职业生涯,行使的总里程早以超过了往返月球的来回,就拿现在使用的捷达1.6GL来说,对于他的使用性能早以烂熟于胸,在行使中即使断掉离合线也照样可以开回来,甚至曾试过在数十里的郊外、因为刹车油管爆裂而没有刹车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开回来,够厉害了吧,但仍旧一直被Dr Kuang嘲笑不会玩自动挡、不会驾驶高档的汽车,呵呵。



一个小的比喻,我觉得松香味兄和阿杰兄的理解是如此相似。我在想,是不是我的叙述上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没有。其实在我的叙述里已经包含了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了,那就是两种车都能较熟练驾驶了。但从两位的叙述里,发现都没有理解到这一点。
还是讲唱盘吧,唱盘的水平是最基本的。但高档唱盘装有水平调节装置的机会要比低档唱盘装有水平调节装置的机会来得多,有的高档唱盘还自带水准仪,这样调起来就很方便了。相反,没装水平调节装置的低档唱盘要麻烦些,要找东西来垫,麻烦不麻烦啊?其它的调节也有类似的情况。我要讲的是这个意思。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3#

顶一下
TOP
4#


阿杰 在 2005-12-13 16:16:3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兄对于升压牛缺点的剖析可谓是一针见血,其实我也不认同那种中频厚暖、速度慢、延伸差的‘老爷声’,那些死抱着升压牛不放的朋友到了需要重新认识的时候了。
我对升压牛信噪比高的看法是建立在无源电压放大上,因为在放大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入非线性失真,其自身的噪声也比有源放大小,即使频宽受到限制、丢失了某些细节,但也没有引入太多与信号无关的DD,所以信噪比较高的说法还是成立的。

松香味 在 2005-12-13 20:21:54 发表的内容

升压牛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电感。电感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元件。怎么说“因为在放大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入非线性失真”?
有源放大如果工作在“线性区”,非线性失真也是可以做到“忽略不计”的程度和效果。
如果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达,信噪比只会下降了,不会提高。因为没有找到任何一项能够表达“信噪比提高”的因子。信噪比较高的说法仍然不成立。如果该升压牛的质量非常的高,信噪比没有受到“损害”的说法当然还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松香味 兄,升压牛的确可以提高信噪比。
TOP
5#


开心果 在 2005-12-13 23:20:18 发表的内容

阿杰 在 2005-12-13 16:16:3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兄对于升压牛缺点的剖析可谓是一针见血,其实我也不认同那种中频厚暖、速度慢、延伸差的‘老爷声’,那些死抱着升压牛不放的朋友到了需要重新认识的时候了。
我对升压牛信噪比高的看法是建立在无源电压放大上,因为在放大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入非线性失真,其自身的噪声也比有源放大小,即使频宽受到限制、丢失了某些细节,但也没有引入太多与信号无关的DD,所以信噪比较高的说法还是成立的。

松香味 在 2005-12-13 20:21:54 发表的内容

升压牛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电感。电感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元件。怎么说“因为在放大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入非线性失真”?
有源放大如果工作在“线性区”,非线性失真也是可以做到“忽略不计”的程度和效果。
如果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达,信噪比只会下降了,不会提高。因为没有找到任何一项能够表达“信噪比提高”的因子。信噪比较高的说法仍然不成立。如果该升压牛的质量非常的高,信噪比没有受到“损害”的说法当然还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松香味 兄,升压牛的确可以提高信噪比。


松香味 在 2005-12-14 12:19:20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兄;是否可以说明一下理由?


通俗的讲就是匹配的问题。

升压牛就是唱头和唱放间的一个匹配元件。没有它系统处于失配的状态,噪声明显。有了它系统处于匹配的状态,噪声不明显了,信噪比就提高了。
TOP
6#

阿杰 在 2005-12-13 16:16:3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兄对于升压牛缺点的剖析可谓是一针见血,其实我也不认同那种中频厚暖、速度慢、延伸差的‘老爷声’,那些死抱着升压牛不放的朋友到了需要重新认识的时候了。
我对升压牛信噪比高的看法是建立在无源电压放大上,因为在放大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入非线性失真,其自身的噪声也比有源放大小,即使频宽受到限制、丢失了某些细节,但也没有引入太多与信号无关的DD,所以信噪比较高的说法还是成立的。

松香味 在 2005-12-13 20:21:54 发表的内容

升压牛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电感。电感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元件。怎么说“因为在放大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入非线性失真”?
有源放大如果工作在“线性区”,非线性失真也是可以做到“忽略不计”的程度和效果。
如果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达,信噪比只会下降了,不会提高。因为没有找到任何一项能够表达“信噪比提高”的因子。信噪比较高的说法仍然不成立。如果该升压牛的质量非常的高,信噪比没有受到“损害”的说法当然还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开心果 在 2005-12-13 23:20:1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兄,升压牛的确可以提高信噪比。


松香味 在 2005-12-14 12:19:20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兄;是否可以说明一下理由?

开心果 在 2005-12-14 14:06:55 发表的内容

通俗的讲就是匹配的问题。

升压牛就是唱头和唱放间的一个匹配元件。没有它系统处于失配的状态,噪声明显。有了它系统处于匹配的状态,噪声不明显了,信噪比就提高了。


松香味 在 2005-12-14 15:51:04 发表的内容

按照你的观点,没有升压牛的唱放就不是好唱放,也不可能做出好唱放。因为源头开始就不匹配,或者说就出了问题。是这个意思吗?


我没有这么说吧,我的意思是说需要升压牛的原因是为了匹配。如果能做到不需要升压牛时,当然就不需要了。
TOP
7#


阿杰 在 2005-12-14 18:46:33 发表的内容
单单信噪比高就是好唱放?
无源放大不比有源放大的静态噪声更低?
松兄较真的劲头还是满足的嘛,我算是服了你了。


松香味 在 2005-12-15 0:32:42 发表的内容
升压牛就是唱头和唱放间的一个匹配元件。这我同意。
没有它系统处于失配的状态,噪声明显。这个我就不能苟同了。因为电路的上下级匹配有很多非常灵活的方法,甚至可以进行非常精细的调整。
“有了它系统处于匹配的状态,噪声不明显了,信噪比就提高了。”这就更不能理解了。后面电路的噪声如果恒定时,前面多加了一个元件,信噪比反而就提高了?除非这个元件没有电流通过,或者这个元件没有热噪声。否则,声音通路上“多一个元件多一个祸”的规则失效了?
我可以证明有升压牛的唱放在静态下,噪声非常小,因为它(升压牛)的次级直流电阻相对比较小(几百至几千欧姆),接入电路后,相当于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上了一个接地电阻,静态下噪声小是自然的。但是我不能证明信噪比就提高了。因为它的初、次两组线圈在有信号(电流)工作时会产生热噪声;而且就算非常优秀的小型变压器的转换效率通常也小于百分之九十五;加上电感的非线性失真会丢失部分大动态信号;同时损失部分小信号。小的没了,大的少了,再加热噪声和转换效率损失,信噪比如何提高?
我是在讨论关于升压牛对信噪比的贡献问题,绝对不针对任何个人。学问就是学习,就是问问题。或者就是共同讨论提高。不同的意见有时候会针锋相对,只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人是会反审自我的,是会接受认知正确的东西的。搞学问没有“劲头”好象不行哟。“发烧”不是和搞学问一样吗?“劲头”十足!!哈哈!!!


“没有它系统处于失配的状态,噪声明显。这个我就不能苟同了。因为电路的上下级匹配有很多非常灵活的方法,甚至可以进行非常精细的调整。”

我说的失配是指什么失配?


[“有了它系统处于匹配的状态,噪声不明显了,信噪比就提高了。”这就更不能理解了。后面电路的噪声如果恒定时,前面多加了一个元件,信噪比反而就提高了?除非这个元件没有电流通过,或者这个元件没有热噪声。否则,声音通路上“多一个元件多一个祸”的规则失效了?]

有些问题只按常规去理解是不能解决的。


“我可以证明有升压牛的唱放在静态下,噪声非常小,因为它(升压牛)的次级直流电阻相对比较小(几百至几千欧姆),接入电路后,相当于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上了一个接地电阻,静态下噪声小是自然的。但是我不能证明信噪比就提高了。因为它的初、次两组线圈在有信号(电流)工作时会产生热噪声;而且就算非常优秀的小型变压器的转换效率通常也小于百分之九十五;加上电感的非线性失真会丢失部分大动态信号;同时损失部分小信号。小的没了,大的少了,再加热噪声和转换效率损失,信噪比如何提高?”

您 不能证明信噪比就提高,不等于信噪比不能提高。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所谓信噪比的提高,是指在唱放的输出端,而不是别的地方。
TOP
8#

升压牛能提高信噪比的原理是噪声匹配。

在一台特定的(低噪声)放大器中,噪声系数的大小与信号源的内阻(抗)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只有信号源的内阻(抗)与放大器的要求相当时,才能获得最小的噪声系数。如果相差很大,噪声系数就会增大。MC头正好是这样的信号源,它的内阻一般只有几欧姆到几十欧姆,与通常的(低噪声)放大器都不能很好的匹配。如果不进行匹配的话,噪声系数会增大,所以要升压牛进行匹配。理论上加了升压牛后,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要权衡一下利弊,再进行取舍了。

松香味兄提到了场效应管,我也谈一下这个问题。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的确是比较小,但这个小也是有条件的,从噪声匹配的角度看,如果不进行适当匹配的话,它更不合适做MC头放大器。因为它的要求与MC头的的内阻(抗)相差太悬殊了,也不能获得理想的噪声特性。
TOP
9#

阿杰 在 2005-12-17 8:50:41 发表的内容
曾研究过有位DIY高手制作的一台分体式电池供电的全分立晶体管唱放,输入的第一级采用金封的低噪声对管,静态噪声非常低,当功放的音量电位器旋到最大时,在距离音箱一米以内只能听到‘沙、沙’的海浪声。

是MC头唱放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