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在 2005-5-16 14:40:49 发表的内容 楼上说的是同在MPEG2技术上来做,基本等于FUJI以前的插补技术,我这样理解对吗? |
leslie 版说的Fuji的插值技术大概是DC 里说的超级CCD的六角蜂巢式结构吧? 这个技术是否有效反正见仁见智了。但是原理和EVD的相差很大。
插补是有的, 但是有原则的, 不能把没有的数据插补出来.
DVD和动态图像的插补更是有技巧.
SONY的贵翔WEGA 电视宣传的那个数字引擎是干什么的? 就是做插补的. 但是动态插补,并且把隔行变逐行是很要技术的. 这就是为什么SONY把它的WEGA电视内核吹了又吹?
普通电视PAL 制是720x 576的隔行, 解析度是比较差的,但是经WEGA一插补,效果就大大提高. 谁说插补都是假的?
在动态图像中, 动态的插补叫做"动态补偿" ,这个技术小弟也是了解皮毛一点, 不敢谈太多,以免贻笑大方. 但大家知道为什么DivX , Xvid 那么低的码率,效果却还不错? 运动补偿算法作的好是一大原因.
一部700MB 的DivX 电影, 效果可以达到4.7G 的DVD电影的80~ 90% 左右. 大小只有七分之一. 这是因为MPEG4算法中的运动补偿对于MPEG2又有了很大进步.
前面兄弟说的MPEG2简单增加码率就成了EVD,其实也不够准确. 为什么这么说?MPEG2 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协议或者技术,而是一族技术.就是说,是一个大家庭.
就像大家压缩mp3同样恒定码率下,用LAME 压的就比超级解霸压得好的多. 而高质量VBR 在恒定码率下,就比恒定码率的同码率下的效果好.mp3属于MPEG 的layer 3,其压缩技术和视频技术其实也是有内在联系的.
MPEG2 一族分有很多种类,普通DVD属于main layer , main profile.其技术是MPEG2技术的主流,但其大小是有限制的,某些压缩技术在这种格式的MPEG2下也不能得到发挥。所以当幅面增大的时候,就需要MPEG2 族的其他压缩技术,这就成了EVD的视频部分。 这部分技术其实是中国花钱从美国某公司购买的,你指望中科院那帮人研制出来这么先进的高解析度视频技术? 想也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