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听古典音乐的器材(原创) [复制链接]

查看: 16449|回复: 99
1#

楼主说得非常好! 隔壁板块很多人是“器材派”,追求和这个版块不一样。
分享 转发
TOP
2#

还有个负反馈忘记说了,就是人走路。

在茫茫大草原上,人如果不会看方向,而笔直向前走,是永远走不出去的。为何? 因为人的两脚不是一样长的,总有差异,这个差异导致人笔直走路永远向一边转弯,尽管这个是很难察觉的,但是可以测出来。

那么平时大家笔直在街上走为什么不会像一边不由自主地转弯? 因为有参照物,人们会下意识调整自己的步伐,这个调整方式就是负反馈。发现向左偏了以后左脚就会下意识的步子稍小点。

骑自行车的人控制方向也有类似感觉。
TOP
3#

3l 在 2005-4-3 23:02:36 发表的内容
shinelb 在 2005-4-3 13:03:24 发表的内容
31兄:
你是高手!
精彩请继续!

过奖。
唱片乃友人赠,此片令我重新认识音乐与器材之间不可分割的微秒关系。
再比较两组唱片:广州音响唱片展中的《吉祥三宝》与原版《天边》,飞利浦阿劳初版的皇帝与50周年版,不难得出结论,我们所听的唱片,完全是录音师/混音师的审美观的载体。
再说放大器。
模拟电路技术发展到今天,似乎找不着北,事实上也没多少人愿意在此狭窄的没明天的领域下功夫,毕竟当今是数码纵横的天下,当今经济环境,利益主宰一切。
唱片重播偏偏需要模拟技术。
时下市场可供选择的放大器,无论晶体管或电子管式,其技术主导是自控技术,以错误修正错误的环路负回输修正是自控技术的基础,静态测试指标绝对优秀。不过应用于音响放大器,无疑自挖坟墓。
其实只要重新认真分析晶体管/电子管的数学模型,不难发现解决方法,钥匙摆在那,就怕不认真找。
进入大门后,收获是令人狂喜的,一点也不夸张,音乐味与HiFi不是对立的,所谓Hi-END也无需昂贵,这是我研习十载的心得。


很期待继续听到3l 兄的高论,不过小弟有一点不同意见。 我认为负反馈技术作为自控技术的精髓,其实也是模拟技术的精髓,就是在数字领域也是很有作用。

虽然负反馈技术会带来一些看起来指标很高,实际动态不一定好的现象,但现代放大器是离不了这个技术的,否则,温度,环境干扰带来的错误就无法抑制。负反馈技术用于电梯控制,汽车ABS刹车,飞机自动导航,CD机光头自动对焦,甚至电视机自动搜台,自动增益控制等所有需要模拟自动控制的领域。可以说,我们已经无法摆脱负反馈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发挥他的长处,找到别的途径来弥补他的不足。

金嗓子等现在你能找到的几乎任何一台HiEnd放大器内部几乎都有负反馈,无非是用法不同,技术各异。取长补短,才是做出HiEnd的理论基础。
TOP
4#

厉害,3l 兄果然学识渊博!

音箱恐怕数字化还难,也是三大件中最数字指标最少,最含糊不清的。

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音箱的表现和环境还有很大关系,而功放和CD机和环境几乎没有关系(电源,震动都是可以克服的,除外) 。

所以即使作出了完美的音箱,还要作出一个完美的环境。

所以我觉得单就还原能力,最完美的还是耳机,因为耳机直接加到耳朵上,不需要其它环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