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霍络维兹好在哪? [复制链接]

查看: 34268|回复: 131
1#

声音“干”是RCA的录音问题,同期的托斯卡尼尼,克莱斯勒的录音都有这个特点,60年代中期的CBS录音这个现象就不太突出。
他的演出生涯中曾有两次因健康原因中断,第一次中断到复出正好错过了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录音黄金时期”;60年代中他曾短暂复出并在CBS留下一些独奏的录音,之后到70年代后期才复出,这时因为年龄关系,他的技巧开始出现退化了。
分享 转发
TOP
2#

老卡fans 在 2006-4-4 16:59:59 发表的内容
听过多个版本拉三,不觉得ormandy那个版本有什么问题




那么请指出这个录音比李赫特,怀尔德,贾尼斯,阿什,阿格利奇等人伟大的地方。
TOP
3#

老卡fans 在 2006-4-4 3:58:42 发表的内容


版主可以举一些例子出来吗? 最好上传一些mp3已做比价

本人听他与ormandy的拉三不发现有技巧衰退的问题。


他与奥曼迪的拉三是一个失败的演出,我宁愿听他徒弟贾尼斯或者阿什的录音,具体原因可以参阅《和钢琴大师在一起的日子》一书。
TOP
4#

直白地说句得罪人的话,论坛上超过一半的霍洛维兹的支持者是用阅读代替聆听,原因非常简单,老霍最巅峰状态的40年代录音技术未成熟,50年代末录音黄金年代开始前他选择了归隐,七十年代他技巧未因年龄严重退化时是差强人意的现场录音(一方面是他因长期远离听众未重建起信心,另一方面是录音技术的问题)。80年代后期他的录音是以意境和老顽童式独到的解读取胜,壮年时惊人的动态只在舒曼作品中偶尔的“爆咪”(DDG监制用心良苦地刻意在唱片中保留下来)有所流露。霍洛维兹壮年时以无懈可击的技巧和惊人的动态取胜,一派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这种风格和同时期的海菲兹,卡拉扬,早一辈的托斯卡尼尼暗暗切合,个人甚至认为是叔本华,尼采“超人”哲学在古典音乐中的表现;晚年的录音则更多是以反朴归真的赤子之情感人至深。三B大师的学者型的研究和演绎,以德彪西为代表细腻感触绝非这位炫技大师所长。
再得罪人一次——喜爱霍老而不知道什么唱片最能体现他的非凡之处,盲目地一味叫好,实质和“超女”们的粉丝们无异。
TOP
5#

felixcat 在 2006-4-6 4:51:33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只是听录音和看文字资料不足以完全体会到演奏家演出时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已故的或者没机会去现场欣赏的艺术家,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最多就是从现存的录音、录像、文字资料中尽可能挖掘哪怕是蛛丝马迹的信息,这些信息成为我们想象力的奠基。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解习惯,所以这就必定会造成不同的人听同样的艺术家的唱片、看同样的录像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意见。所以讨论的最大目的是自己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吸取到有用的观点,或者是看问题的新角度。

霍罗维茨的唱片,CD我有几张他晚年DG的录音,LP我有一些CBS的60- 70年代的录音,听完之后心里没有太多的“激情”,估计是因为先前看了一些对他的评论,心里有了一些“先入为主”的成见,所以听唱片时情绪调动不起来。所以可见听唱片真的是很靠心理因素的,而看现场的话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记得看过一场一位新出道的年轻钢琴家和纽约爱乐合作的首演,普罗科夫耶的第三钢协。因为我坐在很靠前的位置,所以钢琴家一走出来就明显看得出他有些紧张,在琴凳前坐下之后手时不时不由自主地在裤子上擦手汗,当乐队开始演奏引子,钢琴差不多要加入的那一段快速的上升音阶的时候,由于我的位置刚好能从钢琴的左下方看上去,结果发现那位小伙子的双手手指正随着乐队的节奏快速地敲打着自己的大腿,看上去很紧张,然后他就以这种紧张的态度开始弹奏——那种感觉就像首先开动电锯,让电锯先转起来,然后才锯到木板上去那样——估计这种现场的艺术感受在唱片里或者录像中都是反映不出来的。

朗朗明天将要来这边演出,我会看看到时他在美国观众面前的态度是如何的,比较一下看是不是和国内的一样。——似乎跑题了,请各位继续霍罗维茨的讨论。


面对听众时的紧张情绪似乎是钢琴家们的常见现象,在早年乐评中了解到的情况是霍老的紧张情绪非要太太在场才能缓解,阿劳的紧张情绪甚至几乎令他崩溃,古尔德德的紧张情绪使他放弃了现场演出只在广播和唱片中演出。
TOP
6#

不敢发烧 在 2006-4-6 22:29:50 发表的内容
我对霍的认识是从拉三开始的,后来也在朋友的怂恿下买了很多所谓的名版拉三,但怎么都感觉还是霍的最好,或许是先入为主或许是水平不够,没错一个人有颠峰时期,但霍在处理拉三时的情感是他人无法比拟的,或许您会说技巧说力度,但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作品的理解——或者说诠释,个人认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不能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的原因,无论什么都追求正宗,要找所谓的正宗(就象很多人开玩笑说的:看乐谱就行了),但就算拉氏本人弹又怎么样呐?——你回喜欢吗?
我的拉三版本或许不全,个人欣赏水平也不一定到位,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霍,其实书上包括音乐圣经之类的对或霍的评价不是很高吧?
以下为音乐圣经对拉三的版本推荐:
1、贾尼斯。。。。企鹅三星带花
2、阿格里奇。。。。。企鹅三星
3、齐伯尔斯坦。。。。
4、加夫里洛夫。。。。
5、鲁迪。。。。。
6、霍。。。。。企鹅三星保留两星
7、基辛。。。。




对于自己的感觉,好的就是好的,无论这感觉是通过阅读或者聆听建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