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哎,我听过的国产石机都是有功率没动态 [复制链接]

查看: 55857|回复: 195
1#

楼主的感受确有其事。
曾经一段时间标榜大功率,大电流的晶体管后级成为市场主流,这类型的后级特点是使用大量功率管并联。这种设计的后级持续功率大的好处显然易见,但缺点也很明显,多管之间同步是个难题。解决的办法是海选原件精密配对,这样会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对于强调性价比的国产品牌,这几乎是个解决不了的难题。
近年欧洲高级功放品牌开始更重视回转率而不是持续功率,做出来的机器功率不大,但速度和频宽表现很优异,重播音乐的活生感更出色。
国内晶体管后级还多数是延习了国外90年代玩大电流,强调持续功率的旧式思维,而且还受制于成本无法做到多管的精密配对,所以出现楼主的听感不满很正常。大家不妨留意一下有哪些品牌会在技术参数中提供回转率指标?非常希望尽快可以听到回转率优秀的国产晶体管后级。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3/7/14 15:59:2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关于动态,动态对比,瞬变(或者叫暂态反应什么的),微动态,大家不妨认真想一下其中含义,然后再在实际试听中试着去感受对比。
另外,关于声压,有些小知识。音箱的灵
敏度是1瓦功率时在1米距离测得的声压值。点声源前提,声压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输入功率每加大一倍,声压加3dB。
超过100db声压开始对人耳产生损害,短暂的可以在休息之后回复,长时间大声压会完成不可逆损伤。声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持续130dB声压可以致命。城市日间环境背噪大约是50dB,经过一些隔音处理后可以降低一些,能达到30dB就已经非常理想,相当于远离马路的住宅区深夜的水平。
TOP
3#

回复 29# 小丫 的帖子

STS唱片公司先后出过几张名叫《动态体验》的唱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动态不是声压有多大,而在于克制与速度。
TOP
4#

说实在的非常失望,这个帖子看来除了阳光网友,多数网友还停留在声压当动态的阶段。
迪厅声压过110dB,高标准流行音乐会测试指标要求每个座位可达到118dB,这么大的声压,动态好吗?
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无语。
TOP
5#

目前大功率石机动态好的屈指可数
TOP
6#

家居条件,动态好的50瓦比动态差的500瓦听音乐效果要好得多。
TOP
7#

明白的一说就知道,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尽我所能最直观地解释一次:
声压和功率相关,功率增加一倍,声压增加3d,当然前提是在音箱的线性工作范围内。
动态包括声音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两个方面,两者任一表现不好都是动态不足的表现。
具体到器材,大功率晶体管由多个功率管并联,单个功率管电压摆幅为正负36V,多功率管增加是电流增加,驱动喇叭的能力更强,但电压变化的幅度并没有增加,仍是只有72伏。胆是电压放大原件,工作电压可以几百上千伏,再经输出牛转换为电流,所以胆机有很好的声音变化幅度,但因为要经过输出牛转换,所以变化速度通常比晶体管机器慢一些,而且无法做到多管并联功率管的输出电流。
一个声音从静音到最强,比如说弹一下钢琴,这个声音从最弱到最强就包括上升速度和幅度两个参数,然后经过麦克风捕捉,到制作唱片,在音响系统中重播。最终的声音变化速度和幅度都不会比原始讯号快和大。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速度和幅度都只会衰减,这种衰减是失真的一种,叫动态压缩,而衰减最严重的是在喇叭,其次是在后级。动态压缩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强弱变化不足,一种是变化速度不足。
动态还受到平衡度影响,因为通常越低的频率有越大的震动幅度,声响的能量多集中于较低的频率,当低频不足的时候也会造成动态幅度不足。高频振动幅度小能量低,但变化速度很快,当中高频以上不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声音缺乏变化变慢。

要做到变化速度和幅度都充分,各频段平衡度良好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到“动态好”的重播效果。

加大声压时,音乐讯号的的弱音高于背噪,所以可以听到更完整的声压变化幅度。但加大声压一来不能超出人耳和器材的承受范围,二来不会提升变化的速度。

其他条件不变,加大10dB声压需要增加3倍以上功率,而把环境背噪减低10dB可以在器材和人耳负担更低的情况下获得相同的效果。拉近喇叭也有相近的效果,所以耳机这么小的喇叭也有良好的动态表现。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13-07-16 23:24:32
TOP
8#

虽然做了10年左右电台黑胶节目的嘉宾,是黑胶的铁杆粉丝,但不太赞同楼上观点,万元级LP也就是利用LP系统多种可调的参数玩一下音色平衡度,不但离“完胜CD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就是和同级数CD系统相比都不能说完胜。
但CD和LP之争不是这个帖子主题,有机会再另外开帖讨论吧。
TOP
9#

原帖由 lzgboc 于 2013-7-16 23:33:00 发表
这是没完没了的观点,反正是自己认为好就行了,管别人怎么说,音响的论点是没有完全正确的,我是国产R30的,支持国产


喜好确实没有标准,但动态是硬指标,可以测量量化的,动态不足的再喜欢支持也是动态不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