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烧眼中的证据 [复制链接]

查看: 7683|回复: 29
1#

newear88 在 2006-12-17 23:07:27 发表的内容
烧了几年,有幸把几大品牌的全系列顶级都听过了。
MBL全套顶级音源、功放推大葫芦,弦乐一绝,当时听闵大师的江河水,眼眶含泪的感觉,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麦精图全套,器材一地,光数喇叭都要半小时,看着就是大阵仗。
听感也一样,气势磅礴,场面宏大,交响乐交待一清二楚。
单拿大小证据,可惜音源还需借助范登豪,啥时候把这搞定,那就可以真正和上面两个一比全套的威力了。证据,声如其名,确实非常真实。
在三次的听音经历中,这次的环境是最好的。在星海音乐厅这个一流的环境下,听下来,感觉有点失望。本觉得应该会比上两次有更深的感受,可惜当时音量太大(我做5行7排,这行的正中偏左两个位置),感觉高音有点刮耳了。声音的指向性强,感觉结像偏左,明显感觉到左边的音量比右边大很多。
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家里的系统音染程度有多大,为接下来升级音源确定了大的方向。也知道了自家系统的优缺点。
还有,版主又玩了上次猜斯琴和瓜琴的游戏,从琴形体上的区别,感觉上次的比这次区别更大。


高音生硬的原因是这个音乐厅前排位置的特点——去年“金钟奖”钢琴决赛也是在这个厅进行的,我和WILSON版主一开始就座在第二排,钢琴声简直象打铁,后来发现评委们都座到最后的“楼座”,于是又到后排听,听感明显改善了很多。请教过曾经在这个厅录音的录音师,他们也认为在前排的高频反射声太强,而且指出是楼顶和舞台部分平行所致,在楼顶吊上波浪型厚布幕就可以解决。
分享 转发
TOP
2#

接受批评,唱片外缘有轻微的变形,没想到这支瓜函单点臂灵敏到这个程度。
TOP
3#

邓丽君的歌声很好听,不过录音通常很差,能达到合格以上的只有《淡淡幽情》和日文专辑。
这次还带了好些古典,准备每个唱片公司都选一张代表其特点的唱片,但限于时间,EMI,DG,RCA都还没来得及播,非常遗憾。
TOP
4#

牌子一定是VDH,请人代工是一定的——绝大部分欧洲名牌唱盘都是发外加工——关键是这台唱盘得到VDH博士认可为自己满意的产品,符合他对唱盘的理念。
不过现在连这个也不重要了,VDH博士现在除了继续作唱头外,不再做音响相关器材的开发,转而研发碳素刹车碟去了,该唱盘随之停产。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