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阴影狗 [复制链接]

查看: 4666|回复: 40
1#

dr kuang 在 2003-11-26 0:25:36 发表的内容

“名曲、名乐团、名指挥、名演奏家、名录音版本”只是影响价钱的先决条件之一,比如说卡拉扬60年代的贝多芬九大,演录具优,世界最出名的指挥和乐团,要价却不高。
反过来说,要价高的演绎,录音不一定比要价低的好,最典型的是柯岗的勃拉姆斯小协,其演绎和谢林60年代,70年代两次都不如,也不如大卫在EMI的两次录音,但市场要价却远高于他们。同样,克伦配勒的贝五演绎得并不算好,但要价却比卡爷的“红头”,小克莱伯的“小花”要贵好多,将近是十倍价钱!
那些“天价”唱片,除了欣赏价值外,还包含了收藏价值在内,毕竟是总量有限,买少见少的东西。


是啊,这里面有一个考证的价值在里面,类似于文物吧。很多贵价文物也不是工艺最精湛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