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功率和控制力的含义,功率指功放的单位时间输出能量的能力,只与功放本身的素质有关,控制力指功放和音箱(包括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样就牵扯到系统的电能和声能的互换关系,很复杂,简单说就是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关系。
一、流过电流的导线受到磁场的作用,产生磁力,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决定受力的方向,电流的大小和磁场的强弱决定受力的大小,这样,静磁场越强、喇叭的力学惯性越小,换能效率越高,即灵敏度高。原理类似电动机。
二、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导体受力越大,感应电动势的负载能力越强,类似发电机。
三、喇叭由于音圈、折环、振模的机械顺性的存在,就有机械谐振点,在这个频率点附近,呈现发电机特性明显,感应电动势回馈到功放的输出端,由于功放的非线性,产生互调产物,听感变化,功放的互调产物越少,系统换能的失真越小,功放的电流输出能力越好,电阻尼越好,控制力越好,所以,功放的线性越好,系统的控制力越好。和功率的大小无直接关系,功率大的功放在小功率输出情况一般线性较好,所以有一个错觉,大功率功放的控制力优于小功率功放。
四、设计合理的音箱(包括分频器)能有效的减小感应电动势,这是电声学的范畴,我一知半解,就不在这里大放厥词了,让电声专家来解释。
五、优秀的喇叭的谐振频率低,也就是机械顺性差,感应电动势高,灵敏读低,所以,需要大功率,高线性的功放推动,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大食”。
一点浅见,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