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CD、LP等“动态范围指标”与人的“动态听觉感受”的关系及问... [复制链接]

1#


Wilmer威馬 在 2005-11-30 15:40:45 发表的内容
记得两年左右前论坛吵得最利害时我曾转贴过一个网址(可惜网址纪录没了),当中是一些录音界专业人仕撰写的技术文章,我记得当中大意是 CD 动态值业内标准只是取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差距,但 LP 动态值是全频平均值,故 LP 即使只有 60 dB,也是实实在在有 60 dB 动态,而 CD 即使有 200 dB 动态值也只是在玩数字掩眼法。


felixcat 在 2005-11-30 15:50:55 发表的内容
60分贝这个数字是密纹唱片的原料——乙烯材料,理论上能够达到的信噪比(请注意,不是动态范围)。

虽然,也是理论上,动态范围应该要比信噪比要大,但是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在80年代之前压制的LP,全新状态下,竟然动态范围一般只有50分贝,二手的那些就只剩下40多分贝了。

这里是一个CD和LP的测试比较,最大、平均、最小等各项指标都分别列出来了,各位自己算一下便知道了,这里绝对没有掩眼法。

http://www.audioholics.com/techtips/specsformats/LPvsCDformats2.php


据我理解,七十年代起是音响业的黄金档期(以世界经济为准则),当时推陈出新的大部份是一些所谓柜式的套装机,而软件主流也是世界各地的流行曲为主,特别是八十年代领导全球的 BILLBOARD 流行榜,HIEND 市场仍只是冰山一角,我是怀疑当年的会否大部份软件刻意压缩来配合主流器材市场?
分享 转发
TOP
2#

记得两年左右前论坛吵得最利害时我曾转贴过一个网址(可惜网址纪录没了),当中是一些录音界专业人仕撰写的技术文章,我记得当中大意是 CD 动态值业内标准只是取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差距,但 LP 动态值是全频平均值,故 LP 即使只有 60 dB,也是实实在在有 60 dB 动态,而 CD 即使有 200 dB 动态值也只是在玩数字掩眼法。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