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电子理论层面上,小的和大哥相比,小的连幼稚园生也不如,而小的调声技俩,强项是和 YBA 及木内和夫同出一脉;机械性/谐震方面的调声。
有关唱片均衡曲线,在电子技术层面上仍是留待大哥分享,但一些历史层面上的小小资料小弟倒想献献丑。
其实唱片均衡曲线并不止 RIAA 一种,还有 IEC 规格,很多人有一个误解以为 IEC 是老规格,无疑 IEC 规格的制定是比 RIAA 早,但正确来说,IEC 应属欧标,而 RIAA 则为美标。
一些不太老的例如 EMI Angel 系列,或东欧的唱片就是用 IEC 曲线压制,只是美国唱片业在世界性的市场占有及覆盖率实在庞大,才令 RIAA 曲线看似有一统江湖之势。
RIAA 和 IEC 基本上是兼容的,道理就如 HDCD 及 XRCD,你没有对应的解码两者也能在普通 CD 机放,只是听不到最好和最准的声音。
很多贵价或专业级的唱放,例如 FM Acoustic,至今仍保留 IEC 曲线的重放功能,而小的和德国合作生产 (仍未成熟,尚未推出)的唱放,就在均衡线路上靠更换一颗电阻来改变曲线配合 RIAA 或 IEC 重播。
当大家手上有些欧洲版的唱片,但又觉声音怪怪的,可能就是均衡曲线的问题,又或人们十居其九也说美版较好声时,可能也是曲线问题,始终市面上亦十居其九的唱放只附有或只根据 RIAA 曲线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