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得其乐!访中山小榄DIY音箱牛人礼哥 [复制链接]

1#

礼哥从事塑胶生意,因此经常要去南海大沥那边的货场送货拿货,经常有机会去那边的旧货市场逛,礼哥现役的大部分器材就是来自大沥的。
    看着这么大堆的音响器材,特别是这么多路功放推动的多单元音箱,我们担心声音会统一和谐吗?
    研究完器材,礼哥首先给我们播放了几首早期香港的粤语时代曲,那时的录音的人声部分都比较突出,在礼哥的这套巨型系统的人声听来却是轻松自然,接着礼哥又为我们播放了一些交响乐、弦乐等CD和LP,我们发现我们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礼哥这系统的整体感很好,声音很宽松细致,层次感也不错,完全没有压迫感。这么大型的音箱我们一定要听听喇叭花的“鼓”,礼哥这张唱片同时有CD和LP,因为礼哥的CD系统比LP高级很多,因此我们试听用的是CD,把音量调大后,鼓皮的震动清晰可见,还是那句话:大喇叭的低频的宽松感是小喇叭无法达到的!可能是高音单元质素的限制,感觉高频的延伸及清晰度尚待改善。


本主题由 版主 Willson 于 2012/1/16 11:19:43 执行 关闭主题/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BOM标志 于 2011-5-14 23:46:00 发表
礼哥对音响的那份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包括软硬件,数量就更不用说,主要用得开心,自得其乐,佩服。

礼哥这套音响系统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已经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进行调整,期间大量的各地烧友前来参与,提出不同的意见,花费了礼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来之不易!礼哥皇帝位前的小桌子上夹着一张礼哥自己的墨宝:自得其乐!这正是DIY发烧精神的精辟概括。
TOP
3#

聚精会神在聆听的版主与网友:
最后编辑KEN 最后编辑于 2011-05-14 23:58:03
TOP
4#

这么多的低音喇叭在礼哥这个约40平方的房间里并没有多少驻波,低频的下潜很深,清晰度也很不错,一方面是房子的比例刚好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另一方面摆位、吸音下了不少功夫。在墙角可以看到的很多这种空心圆形纸筒就是用来吸收低频驻波的。



房间内数量众多的其他音箱里面的低音单元对主音箱低频的吸收也有一定的作用:
TOP
5#

礼哥是个粤曲发烧友,在他的唱片架上有大量的粤曲、粤剧的CD、VCD、DVD,又发现礼哥还有一套卡拉OK的系统,而唱片架上还有大量的录音带,估计礼哥还喜欢约上3、5粤剧发烧友搞私伙局,一边唱一边录下来玩:


TOP
6#

礼哥的听音室摆放了他的部分收藏,包括下图这些文革的陶偶:



文革时的黑胶唱片《红色娘子军》:



下图这张1953年的3元纸币还是第一次见到!
TOP
7#

别以为礼哥的听音室已经够多器材了,他还有许多闲置器材被放在门外,其中不乏经典:



在楼道见到的这些单元估计是礼哥准备装新箱的,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个单元
TOP
8#

我们参观一直到晚上接近23是,虽已深夜,但另一波发烧友包括声雅的何总、家电的版主乐林8T、吴童等又来到参观,真有点在旅游景点的感觉,发烧友们这种互相交流的融洽气氛十分感人!
此次家访到此结束,更多图片请看:
http://110ken.blog.163.com/blog/static/5619345520114611545906/
最后编辑KEN 最后编辑于 2011-05-16 23:33:5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