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拿1。3SE。怎么那么多人甩出来??? [复制链接]

查看: 34676|回复: 192
1#

天神 在 2004-12-22 20:36:50 发表的内容
阁下对丹拿、天朗精辟的解释和评价令我佩服不已!你的话让我回忆过去的音响生涯,也让我期待未来的继续追求——科技、艺术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很高兴在论坛里认识到真正的DX,小弟在此拜谢您的指教!希望您以后继续对小弟乃至论坛多多指正!


呵呵,实在惭愧,小弟无非又一个“纸上谈兵”之人,根本是外行而已,其实大家都是为了能了解更多才来论坛交流,也只有开诚布公的交流以及相对文明的争论探讨,才会使自己进步更快!
小弟有什么说错的地方,也请天神兄轻轻的扔块小砖,不要一下把我砸死就好!
分享 转发
TOP
2#

天神 在 2004-12-22 19:16:49 发表的内容
不好意思,也请原谅,我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去完成这个任务。

简单介绍一下?
TOP
3#

天神 在 2004-12-22 19:25:07 发表的内容
介绍杂志宣传上是有的,请查阅,我不向在这里班门弄斧,请见谅!
“被加强的低频其实也是一种失真!”我赞同这句话,那么,老兄认为在你心中,有什么音箱是存在这种缺点的?丹拿是不是如此呢?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失真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在单元这个环节,无疑,单拿有独到的优势,不过既然失真不可避免,就连单拿自己也要妥协利用倒相来适当修饰低频,为什么不允许别人用别的手段来修饰声音?
当然,看了富盛胸提供的资料,单拿的数据的确优秀,但天朗是老派的声音代表,我们不知道天朗为什么会这样调教声音,但可以肯定的是,天朗的声音也让很多人喜欢,那种没有压力的,极具亲和力的声音的确让很多人一听钟情。
当然,这里面也有舆论和媒体的“引导”、“灌输”造成的暗示成分,但暗示的不仅仅是天朗,单拿其实也是在暗示,暗示大家单拿是如何的“低失真”,但低失真不等于“零失真”,只是失真的“环节”或者说是“人为调节”的环节不一样而已!
上面我看到富盛兄说到:“正常,因为失真小,所以不知不觉把音量开大了。但在房间4处游荡时都能感受音乐。
现在我就是在大厅里开着音响,在书房里工作。享受!! ”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知道,如果在另一个房间听音响,所感受到的音乐其实是极具失真的声音(没有直达声,全是折射和共鸣声),既然可以这样欣赏音乐而为此感到享受,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直接在音箱上就做手脚,就好象天朗一样,也可以感到很享受呢?所不同的是,天朗在音箱环节就做了手脚,而富盛兄是通过空间来改变声音而已!
这样说,并不是说我本人赞同过早的去改变声音,相反,我本人其实也是非常重视“真实的还原”的,至少在我50岁之前,我一定会努力去接触单拿那样的产品,这样我可以知道,究竟失真可以降到什么程度,这个想法不但是部分消费者的追求,也是那些促进电声学进步的研究人员的追求,只不过个人的追求终有停止的那一天(那天我开始听天朗类型的了),但整个行业还会有后来人继续去追求!
同时也要恭喜那些一早就喜欢天朗类型的产品的朋友,你们将不会向“求真”者那样的苦恼和困惑,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享受的境地!但也要指出,不能因为声音是美的,就认为那是真实的,其实辨证的说:不一定的!
------------------------------------------------------------
最后还是想和富盛兄咨询一下我的问题,希望能在百忙之中给于回复:不管器材和环境如何结合(业余条件下),空间对声音的调制始终是不可避免的,不知道贵公司的售后安装和调试中是如何给客户提供相关空间调整服务或者提供怎样的空间调整调试建议?
    另,其实我更期待单拿和单拿声学(dynaudio acoustics)以及英国新派音响wilson Benesch的对比测试报告,因为他们才都是低失真领域的“同道中人”,也才有可比性!
最后编辑zaudio
TOP
4#

leslie 在 2004-12-21 21:36:38 发表的内容


音箱的分类:

一般音箱从箱体设计来说,分为密闭式音箱和倒相式音箱。

封闭式音箱:
即在封闭的箱体上装上扬声器,也就是将箱体内部与外部的声波完全隔绝起来,相当于在一个无限大的障板的一面听音。(虽说是密闭的,但实际上一般在音箱的某个部位还是有一个很小的泄漏孔,它的作用是使音箱内外的大气压均衡)。

对于密闭箱而言,箱体内的声波是不被利用的,但是为了减少箱体内无用的声波(驻波)对扬声器振动的干扰,一般要在箱内放一些具有较高效率的声阻尼材料,如多孔棉等。这些阻尼材料不但可以吸收声波,还可以降低空气分子传播声音的速度,等效于加大了箱体的体积、降低了在谐振频率处的阻抗峰。另外还可使箱内的空气处于等温压缩状态,从而使箱体的有效容积增大。

但同样原因,密闭箱的效率较低,比起倒相箱来,其灵敏度要小5dB左右。密闭箱好在低频有力度、瞬态好、反应迅速、低频清晰,听古典乐、室内乐效果极佳,但下潜深度有限,低频量感不足。

倒相式音箱:
有许多种,如迷宫式,声阻式,喇叭式等等。它的特点就是在音箱的箱板上多了个倒相孔或倒相管。

倒相式音箱是按照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原理工作的,它与密闭式音箱的不同之处就是在音箱的前面装上筒形的倒相孔以使箱体内外的空气沟通。如果合理的设计倒相管的尺寸和位置,可以使原来喇叭盆体后面发出的声波再通过倒相孔在某一频段倒相,使其和喇叭前面发出的声波迭加起来,变成同相辐射,说的详细些就是倒相箱要借助音箱中的空气以及倒相孔中空气柱的振动,并且依靠音箱后板的反射作用,将扬声器后面的声波反相180度,再由倒相孔将这部分声波传送出来,以使这部分声波与扬声器直接发出的声波同相,这就增加了低频的辐射能量。

倒相式音箱和封闭式音箱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它进一步扩展了音箱的低频下限,一般可达到20Hz,并减少了其下限处声波的非线性失真。同时由于倒相管的使用还增加了箱内的体积,提高了效率。不但如此,而且同一只扬声器装在合适的倒相箱中会比装在同体积的密闭箱中所得到的低频声压要高出3dB,就是更有益于低频部分的表现。

但是,倒相箱对于声学设计的要求远比密闭箱高得多,因为倒相箱存在一个固有的问题,就是在回放频率接近箱体的固有频率时,倒相声波会与扬声器正面声波相抵消,从而导致声压急剧下降。具体表现为倒相箱尽管低频下限较低,但接近下限时声压下降极快,而且倒相箱的瞬态,即反应速度往往要比密闭箱差。这就导致倒相箱设计不好的时候,低音虽然比较低、但很容易混浊,音质很差。

此外,要必须保证箱体不能有非常规的声泄漏,比如螺丝不紧、在扬声器螺丝孔或板间的缝隙处有噗噗的漏气声等。倒箱孔的截面积必须与振动锥体的有效面积相等或略小一些,开口直径太小,在倒相管中的空气流速就会加大,增加了摩擦损失。

不知道leslie兄对倒相的方式如何看?我个人认为,被加强的低频其实也是一种失真!
TOP
5#

天神 在 2004-12-21 21:10:22 发表的内容
我所理解的“扩展低频响应”主要是指下潜深度的提高,用倒相孔能不能达到低频下潜的提高,还是要靠厂家的技术水平,我的意思只是说不能一概而论。
别忘了信心系列还运用了全新的DDC等技术,DDC技术能大幅降低房间声学特性的影响。我是想告诉你,研究丹拿的新技术,不能只看到其中某一种,多种技术的结合运用以至达到最佳效果才是丹拿的技术精华所在!

天神兄能否详细介绍DDC的特点?
TOP
6#

zaudio 在 2004-12-22 19:17:23 发表的内容
不知道leslie兄对倒相的方式如何看?我个人认为,被加强的低频其实也是一种失真!

ppzz 在 2004-12-22 20:03:35 发表的内容
何谓失真?失真是指重放的声音和原本的声音的差别。如果是单纯的密闭箱,其密封的结构本身会有空气的阻力,从而会对引起空气体积变化较大的低频有所衰减,而且对于喇叭单元来说,频响曲线必然是低频段逐渐下降的,这本身就是失真。
倒相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密闭箱和喇叭曲线的先天缺陷,做得好的话应该是失真更小,也就是倒相孔对低频量感加强后,频响曲线应该更接近直线。但这一点作到很难,在某一频段做到了,在其他频段可能反而会扰乱。因此,对中高频比较看重的烧友们往往更喜欢密闭箱,中高频容易做得干净利落。但绝大多数音箱考虑到整体的平衡,会使用倒相的设计。

呵呵,我已经说过了,失真是不可避免的,也没有说密闭箱就一定低失真,但老兄说的密闭箱在低频段对单元振膜的阻力更大,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如果箱体够大,这种衰减完全可是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振膜正面的衰减可以大于反面的衰减,你只要想象一下密闭箱的体积大于你聆听空间的体积,你说的情况就不存在了!
当然,这样会带来其它的问题,我只是想说,失真谁都有,只是利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倒相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密闭箱和喇叭曲线的先天缺陷,做得好的话应该是失真更小,”这句话前半段我认同,后半段我不认同,倒相方式的确能改善一定频段内的失真,但它毕竟是通过倒相而来,增强的成分当中也包含着失真的成分!所谓“用另一个错误来修补前一个错误”是倒相的真实写照!
目前倒相箱比较主流的原因,我想,不是因为它失真最小,而是因为它可以用较为经济的方法达至较小的失真,也就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方法之一!
最后编辑zaudio
TOP
7#

ppzz 在 2004-12-29 21:46:02 发表的内容
回答很明确:
1、利用任何东西都可以,只要最终的失真更小,在倒相之前的低频减弱是失真,倒相之后低频弥补了,但会有新的失真,两害相权取其轻,根据不同的单元和不同的声音取向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存在倒相不可以或者密闭不可以的问题;
2、什么程度的校声需要看频率响应图和实际聆听才能确认,实践证明90%的音箱是倒相方式的,也就是这种方式市场证明是成功的。

1,我只问了倒相是否是一个利用了失真的技术,兄弟给引导到了是否用倒相的方向上,是否偷换概念?倒相失真小,还是密闭失真小?没有附带条件的情况下,兄弟给个结论?
2,90%的音箱是倒相方式的?这个数据如何得来?市场成功≠失真最小,现在讨论的是失真问题,不是市场问题!如要说市场问题,那么CAV之流是否成为失真最小的音箱了?兄弟再次偷换了概念!
TOP
8#

可能的原因有:
1,开始不了解单拿,听别人说好,买了,后来发现不适合自己!
2,要升级了!
3,要换口味了!
如果做个投票调查,不知道哪个原因会成为热门借口?
TOP
9#

富盛 在 2004-12-19 14:36:09 发表的内容
很简单啊,出S1.4了嘛。看看评论,了解一下所谓的同轴单元的相位优势是如何靠吹出来的。
http://www.fshifi.cn/default_2.asp?id=261


E文看不懂,3张曲线中,1是频响曲线,3是阻抗和相位曲线,2是什么曲线?图片太小了,看不清楚!
从频响,阻抗,相位曲线来看,单拿的确是一流的,但我想请教的是,单拿是如何解决听感和数据的关系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