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讨不同档次 不同价位音响声音的差别 [复制链接]

查看: 6336|回复: 30
1#

[quote] 原帖由 niulao 于 2008-12-13 10:52:00 发表

探讨不同档次 不同价位音响声音的差别
所有不同档次音响系统,我们听到的声音都不同程度的与原声有差别。原声要经过几个加工过程后,才进入我们的耳朵。
第一过程、CD碟,这一过程大体有麦克、调音、编码、制碟四个环节。这几个环节中,对声音影响最大的是编码,从示波器中看,声音波形很复杂。24khz、48khz编码,中高频每周波几个点。还原的声音就有了失真。不同麦克的声音也不同,比如有的声音暖,有的声音清朗。从传统仿人头录音,到多麦克录音,到多轨录音合成,有的还要调音,调音师的音乐修养,个人喜好。对哪个频段加一点、减一点和不同的调音台,这些都不同程度的造成了失真。同一乐团演奏,不同版本碟声音差别很大。有些我们认为很好的碟,音乐家却说,这缺少乐器声音质感,不像现场的声音。有些碟,为了迎合一些发烧友,高频刻意加强许多。
但是,这个过程的大师们,大多数也在呕心沥血追求尽可能小的失真。
我们承认了CD这个录音方式,只有选择更HIFI的碟。
第二过程、CD机、不同档次的CD机大约都有三个环节,读碟、解码、音频信号放大。读碟有错码率。解码有不同的力图相似原声的算法。音频信号放大部分原理都是成熟的、线路是相似的,主要是元件档次的差别。这一过程影响声音的主要点是解码的算法。
不同档次CD机,从全频传输观点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机内音频通路导线和线路板的导电铜皮。如果厂家把机内线按音响线材设计方法重新设计,铜皮加厚成全频传输比较好的方形铜,声音会不会好一些呢?
第三过程、功放、功放的原理、线路已比较成熟。随着元器件的进步应该说,功放相比上两个过程,失真要小得多。不同档次的功放都有比较平坦的幅频曲线和足够的频宽。和CD机一样,也有机内线全频传输的问题。CD机、功放机内线的更改,牵连到音响器材幅频曲线的平坦问题。
举个例子,朋友一台金嗓子功放,测试幅频曲线不平,呈馒头状,和电子管功放相似。这也是金嗓子功放声音特点的原因吧。朋友看功放元器件不够发烧,全换掉了。再听,高频亮丽多了,低频也结实了一点。但不是金嗓子声音了,仪器测试,曲线不平坦,高频向上翘。没几天,又换回来。摩机的发烧友要注意平衡这件事。
第四过程、音箱、不同档次音箱的幅频曲线、阻抗曲线和高频延伸都相差不大。幅频曲线有-1.5db到-3db的不平。频宽限定有的以-3db,有的以-6db。声压是以对数定义的,-3db要出相同的声压,功率大约要加倍。那么,不同档次音箱声音的差别应该在音质、音色、盆裂、箱染。不同档次音箱声音的差别要比功放大,和CD机、功放一样,音箱内线也有音频信号全频传输的问题。试着用音箱线、电源线比较箱内线、机内线。很容易得出结论。
从以上四个过程来分析,大家可能得出和我一样的接论,不同档次、价格相差巨大的音响器材声音从欣赏音乐的角度,相差不是太大。
音响器材不是一分钱一分货,是一角钱一分货,甚至一元钱一分货。这和百米跑相似,成绩提高0.01秒,如果用价钱来衡量,差价也是天价啵。
第五过程、音响线材、从hifi这个角度讲,音响线材第一要有全频传输的能力。第二要有配合特定器材全频量感平衡的能力。音响线材设计没有成熟的理论,不同线材声音差别很大。
给音响调音,充分发掘自己音响器材的潜力,音响线材在声音的五个过程中,起码到目前音响线材还是音响出好声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一定要在自己的音响系统认真、仔细地听,挑选线材。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同价位不同档次的音响系统,在调整好声音以后,声音差别不会很大。有实例证明,从欣赏音乐的角度,能够满足发烧友和音乐家的需求。
更力刘先生说过,真正的发烧是把自己音响系统的潜质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
有不对之处,请发烧友指正。

----------------------
音响器材档次的提高与声音的提升从价格来说是不成比例.
音响发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个人的理解感受不一,有人觉得花一倍的价钱声音提升了一成是很值得.
非常赞同发烧即:把音响系统的潜质发挥到最佳,
但实力人士是不惜代价把玩最昂贵的器材并实现器材的极限状态,那也是一种发烧也是一种理想!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5# 胡敏强 的帖子

能够追求器材极限的人说纯粹是玩器材就难免狭隘了,事实上不少追求器材完美的人对音乐喜爱的程度也同样的热情\执著.
当然完美与极限是相对的,经济\修养\韧劲是前提..
TOP
3#

回复 18# 胡敏强 的帖子

看来你比较钻牛角尖,我不是说了:不单是经济,还有修养与韧劲为前提。
音响设计师的意愿并不代表使用者的意愿,使用者----发烧友有自己的个性色彩追求自己心中的重播目标,即使一套完全一样的器材,不同的使用者调教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当然纯玩器材的人有,这与使用器材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还有必要强调:器材就是器材,音乐才是本,追求器材完美重播效果目的:是为了让音乐更加的动听,纯玩器材不顾音乐的内涵,是玩不好器材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