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70707的帖子 [复制链接]

查看: 911461|回复: 2891
1#

[quote] 原帖由 wltdd 于 2012-2-28 0:24:00 发表


Heifetz的这个曲目有没有60年代 [/quote


有1957年 RCA living stereo 的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01 01:50:5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3/25 14:51:43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12 22:10:00 发表
如果这个帖子只是两位聊天,建议在qq聊吧。

                                     恳请版主留情


版主:从版主的留言,我臆断版主有封该帖的ID意向,作为168的学习者,正好在关注此帖,尽管此帖有万般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客套话太多,当然也是人之常情;尽管有些观点我也有不同的想法……尽管这样那样,但此帖和1楼,还是有他的亮点,所以恳请版主手下留情,保留ID,理由如下:
1.切入点独特,1楼可以将器材,音乐及体会融合在一起谈,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恕我孤陋寡闻,应该不多吧,“换胆初感记”中的fever兄有此功力可惜是在俩个不同的帖子中谈,“换胆初感记”中的小马兄也涉及了些。
2.有受众面,尽管有人不喜欢此帖的文风,实际可以不看,也就自生自灭了,大家多多宽容。
3.有借鉴的地方,可以各取所需。
4.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看1楼的注册时间和发帖数便知。也不能求句句是真理,有许多东西和资料是很有用的。

请版主理解、宽容、大度,保留此帖和ID,先谢。
TOP
3#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13 18:00:00 发表
原帖由 意念 于 2012-3-13 17:0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12 22:10:00 发表
如果这个帖子只是两位聊天,建议在qq聊吧。

                                     恳请版主留情


[font=宋

谢谢版主。

我想在此帖对同好再讲几句废话,我开始玩音响时,总是在挑毛病,想把系统搞得面面俱到,我的好友及时将他玩音响、听音乐的结论告诉我,我用我的体会但可能还未必是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将其中的二条综合起来表述一下,面面俱到的音响系统是不存在的,应该将自己手中器材的特长调教并充分发挥出来,然后静下心来好好的欣赏特长和听音乐,当该套系统已不能涵盖欣赏范围时,条件许可的话,换或增加系统。我近来的感悟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对每一套用心调教的系统,挑出、关键是欣赏能展现某种乐曲的精彩部分,使自己玩音响、赏音乐的境界更上一个层面。
  不管以上的体会和感悟是否正确,我并行的展开一下,不管是对本帖或其他的帖子,对同好用心亮出的观点,理念,不要苛求句句是真理,挑出、关键是欣赏其中的精彩部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进而使自己的为人、修养、玩音响、赏音乐的境界更上一个层面。
  废话多多,如不入观者法眼,请一笑掠过。
TOP
4#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16 10:11:00 发表
感谢意念先生在本帖留下客观、积极进去之言;我承认有缺点,请诸位谅解;本帖和蛋黄老哥交流多成了“双人相声”,为此老哥这几天大病一场,他认为发烧友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财力在器材上,其目的为了听音乐,没有一套音响器材是万能的,根据个人欣赏音乐范围寻找自己所需的器材是大方向问题;本帖有些观点和唱片聆听前的功课之方法,会有助于大家进如音乐殿堂;现实中到烧友家做客,见到主人庞大的唱片资料,我不会心动,我只要

    67兄,恕我冒昧用在“换胆初感记”中对不管是老师或同好级别习惯的尊称称呼你,再复古些。
    感谢和先生就免了吧,完全是私心才冒了一下泡,只是想通过此帖见到你、诸位高手和同好的精辟的论点论据,保留潜水的权利,哈哈,是人就不能免俗吧。
   观此帖的有目共睹,我想强调的是懂的人,不管是高手、同好、学习者、甚至是懂的JS都会看得出你无私的付出了多少,都应该先感谢和尊重你的付出、容下一些枝节。
因为67兄你的喇叭,尽管我没听过,可能也比较特别,有点“妖”,哈哈,经过67兄的调教,发出了你要的好声,又因为67兄的摆位对没玩过或者没这样摆过的玩家而言有些“离经叛道”,同好的不解甚至质疑难免,如果我不是刚开始玩器材时就有幸见过、听过这样摆位的另一品牌的大古董箱,并且是我现在认知上的好声,想来也会心存疑虑,67兄当给一个认可的过程。同好限于阅历、爱好、时间、条件等,如67兄那样将音乐视作是生命的一部分、又求将器材玩到极致,可敬,但想来也是凤毛麟角,同时一定也会有些有自知之明者,鉴于自己爱好、时间、条件特别是天赋只求玩到一个自己想要的层面,67兄想来也不求你所有的观念、经验、结论得到所有的群体认可,甚至还得让同好试错,你容错吧,哈哈。只请67兄多多给出心得,让同好、甚至是懂规矩的商家从中受益。
  不妥之处还请67兄斧正。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18 13:42:54
TOP
5#

原帖由 蛋黄 于 2012-3-16 21:13:00 发表
意念先生好!您的此贴积分168是巧合?我受惠于168!受惠于07先生!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蛋黄兄真是细心,168也真是巧合,注册时间不短,自知自明,适合潜水,冒泡太少,打字实在太慢,为写67兄的回帖,花了我几个小时,回复太迟,请见谅。
同好我想都应该互相理解和支持,我还想受惠于蛋黄兄你呢,哈哈。
TOP
6#

尚未完全理解67兄及其他高手的经验、结论的同好也不必操之过急,先记下高手、67兄的结论,用心、慢慢体会,有机会实战体会,会受益匪浅的。


说几句经历、体会。如该帖中的: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16 10:11:00 发表
感谢意念先生在本帖留下客观、积极进去之言;我承认有缺点,请诸位谅解;本帖和蛋黄老哥交流多成了“双人相声”,为此老哥这几天大病一场,他认为发烧友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财力在器材上,其目的为了听音乐,没有一套音响器材是万能的,根据个人欣赏音乐范围寻找自己所需的器材是大方向问题;本帖有些观点和唱片聆听前的功课之方法,会有助于大家进如音乐殿堂;现实中到烧友家做客,见到主人庞大的唱片资料,我不会心动,我只要

目的为了听音乐,没有一套音响器材是万能的,根据个人欣赏音乐范围寻找自己所需的器材是大方向问题 ”这句话,对高手可能不言而喻,但理解上面这句和这句下面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就花了多年的时间,其中有试错(后者是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
   面面俱到的音响系统是不存在的,应该将自己手中器材的特长调教并充分发挥出来,然后静下心来好好的欣赏特长和听音乐,当该套系统已不能涵盖欣赏范围时,条件许可的话,换或增加系统。

又一贴中的: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14 8:34:00 发表
嗨!说白一点吧,没有经手过陈英光的西电,没有把东西卖给过阳江十八子,没有听过众多的古典音乐,没有使用过百万级器材,没有经过高人指点,没有那么点小悟性,没有搬过、亲耳听过一些器材,而轻率的指责别人;好了!看在168毕竟经历10年光阴,随意之语不要留在本帖内。至少我对于该坛感谢远大于遗憾。
(我等待你们自改帖子后,把此贴删除)

  我关注的关键词和体会是:要玩好音响,需要多听和积累--众多 音乐,最好有幸得到--高人指点,要有点--悟性,要多多聆听--一些器材,斗胆加二句,可能67兄已在不同场合讲过,天赋和一点运气。
    上面的结论(去斗胆加二句,天赋和一点运气)是金钱、时间、教训等总结出来并无私的挂在网上供同好参考的,是金钱、时间买不来的,即使花了金钱、时间,方向不对也悟不出的。现在还不能理解的先记下备用,即使认为是小case,温故知新未尝不可。先不要忙着去质疑,等你有能力拿得出有论点、论据,能推翻其中的一些有体系的结论,你可能已经是有水平的高手了。玩器材先记下此帖高手们的结论,加上自己的努力,可能是捷径,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哈哈。因为我经历就是先有结论指点,才走了捷径,天赋原因,不算成功,但肯定少走了许多弯路(有的话也是自找的,当然不大的试错也有它的乐趣)。然而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可能有多解,我得到的指点的结论是:不给结论-无框框,推荐适合我能力的曲目,甚至是优美的段落引进门。
  写了这一点点,就感到很辛苦,还是潜水好啊!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18 13:38:00
TOP
7#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18 14:53:00 发表
先生“试错”一词,言简意赅,含义丰富,发烧友都是在“试错”过程中走来,回响我年轻时,听过人家“不HIFI”的器材之声,尽然背后指指点点,现在想来是狂妄、幼稚行为,因为“放大镜”下的细节只能看清局部,阻碍了事物的全貌观察,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是片面和不全的;内心对音乐聆听打下扎实基础,我们就会欣赏演奏者的阐述方式和情感表现所在,这时鲜活和丰满的人物就展现于我们面前。
话语至此,请先生今后能给予我们更多

67兄:真心的再说一次,感谢和先生敬请免了,上海话若不在学校的场合并无特别的含义,可在168的贴上略有…..,虚长67兄几岁,若有幸在帖子中称呼我意念兄,我会更自在些。指导更是不妥,自知自明、性格使然、在帖中学习、总结、反思、争取提高很适合我。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20 11:46:08
TOP
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18 14:12:00 发表
先生之语铿锵有声、余音绕梁;我与“换胆初感记”先生有过交往,交流过程中曾经说过要将西电前级拿来PK一下,但是他是学技术的,谈论中从未以数据、线路压倒一切的观点说事,对于各类胆管的熟悉程度看过该帖的朋友都清楚,自不待言;我尊重他最根本原因是:年纪亲,知好声,看问题客观,喜爱古典音乐;我私下里和老板说,等他到我们年龄时在音乐上的造诣肯定超越我们,技术问题上更是他的强项。

  我几年前到香港时曾经到换胆初感记第一任的先生fever兄处求教,在换胆初感记的帖中更得到他的悉心指导,也是先看结论、按图索骥、恰是我要,少花了很多的金钱特别是时间,又因是在摸索自己到底要什么的阶段,受益匪浅。与换胆初感记第三任的先生小马兄也有过几次互相登门交流,对他用胆调教系统的功力印象深刻。小马应该比你小不了几岁吧,小马兄好声的理念尽管我们没有直接涉及这个话题,但我根据他调教出的作品和67兄的帖子我有点武断的推断应该有些相似的地方。
  我非常感兴趣的是若与西电前级PK的实战中,67兄最终会以哪几种要素来断孰高孰低?年代、音色等的相互碰撞,有意思,敬听67兄的高见。
最后编辑意念 最后编辑于 2012-03-20 11:47:43
TOP
9#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18 14:36:00 发表
先生此方法甚好,我在现实生活中与烧友交流就是竖着耳朵听老师与他人的经验,不懂私下里敬烟请教(可惜现在烟民越来越少了);先生请相信,当我们的器材选择与搭配在一定合理范围内首先考虑的是音场和音色问题,至于频响问题不是难事,有了强大的声场能量感,由此带来矛盾的另一面我们也能解决,比如:谐振问题的解决,烦请先生看如下一帖,这是我昨晚刚写的:
1.回楼主,今天我听了贵司开发的衬板,一张人声歌曲仅播放2分钟

拜读。


“响器材之好声的外在因素离不开设计师、材料工艺、科学技术、生产方式”有感,设计师如果什么是好声都不了解,如何出好声呢,形似但不会神似。但我还是愿意相信有众多的设计师是懂好声的,但好声的标准可能因人而异,又或因市场定位、或因成本、或因消费能力等考虑,迫于无奈,就只能理解万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