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复制链接]

查看: 52319|回复: 229
1#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

原帖由 gaoch 于 2007-9-21 19:43:00 发表
大学读书时是读到过多谱勒效应的,但是用它来理性分析一个喇叭的声音,我看声学专家也难.恐怕多谱勒本人也建立不出数学模型.LPD的店明天开张,松香味兄不妨前去听一听全频喇叭,胜过你在这里的一百次讨论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00% !同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分享 转发
http://www.6c33.com
Indeed Hi Fi Lab东莞市黄江镇康湖商场2楼23号 0769-83608200  13113282884  E-Mail csdam@126.com.
TOP
2#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9-24 20:37:00 发表
“当频率较高,即使振幅很小,计算出速度可不小,都会有相当的多普勒效应”

有两个问题:
1、纸盆最大线性位移s,通常出现在“理想活塞运动”的低频区域内。为什么?
2、同一个扬声器单元......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有两个问题:
1、纸盆最大线性位移s,通常出现在“理想活塞运动”的低频区域内。为什么?

哈 哈! 这个叫做物体移动惯性!



2、同一个扬声器单元,较高频率的最大线性位移速度会超过“理想活塞运动”的低频区域内的最大线性位移速度吗?为什么?

这个又叫做纸盆分裂現像!啊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http://www.6c33.com
Indeed Hi Fi Lab东莞市黄江镇康湖商场2楼23号 0769-83608200  13113282884  E-Mail csdam@126.com.
TOP
3#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轉載Diatone P-610M

全頻揚聲器>>>>>>>>

在设计方面,除了前面提过的天然材质纸盆与Alnico磁铁系统之外,Diatone最值得一提就是所谓“分割振动”的观念。我们都知 道,无论刚性再强的纸盆,在振动的时候都难免会因为纸盆本身的能量损耗,而使中央部份音箱的振动无法完全地传输到纸盆的边缘部分;如果纸盆的刚性稍差,甚 至会产生纸盆中心与边缘部分振动不一致的情形。这也就是所谓的“都普勒”效应。多数设计者都会力求改善纸盆的材质或加上补强的措施,尽量避免盆分裂的情形 产生。Diatone却反其道而行,主动为单元制造“计算中”的盆分裂。他们在P610M的纸盆上计算过的距离排列同心圆形的折痕以外的地方。换句话说, Diatone的工程师是利用这些同心圆排列的折痕来达成“纸盆中央出高音、周围出低音”的目的。再说直白点,这就是一种物理性的分频器。
般来说,玩全音域单元的音响迷都会将这种单元装置在背后负载式号角设计的喇叭箱内(就是Klipschorn与天朗西敏寺的那种设 计)。这种音箱成本高昂制作困难,于是Diatone采用了低音反射式设计。在日本,Diatone专用的喇叭箱KB610M是另外发售的(定价居然比单 元还贵……),购买者必须自己回家锁上单元、焊上喇叭线才能开声。讲究的发烧友还会将箱内的线材更换成为高级银线(如Audio Note),甚至不用喇叭端子二条线由单元直接锁到功放的输出端子,或由单元直接焊到输出变压器上,这样子的声音会更干净一些,只是您得牺牲一点使用的方 便性。
谈了这么多全音域单元喇叭的特性,这对Di-atone P610M的声音究竟如何呢?先讲缺点。Diatone P610MA最大的缺点有三:高低频延伸不足、高频指向性强、受限制绝对音压。既然是全频单元,高低二端有所妥协是无可奈何的事,P610MA比起高音已 经保守的LS3/5a还更保守,不过听久了也就习惯了,毕竟音乐最重要的还是中频部分。比较意外的倒是P610M的低频表现竟然不错,纯粹以延伸能力而 论,P610M可以胜过LS 3/5A二到三班,足够补回高频方面失去的点数。以播放低音大提琴而论,P610M就要比LS 3/5A更有说服力,但说到真正大场面的再现能力,二者仍脱离不了小音箱的先天限制。原厂所提供设计图内容积只有27公升,但相信P610MA装在容积更 大的音箱中低音会更轻松自然,延伸可还可以更好一点。听P610MA最好能坐在单元中心的轴线上,高频才不至于衰减过多;其次是喇叭与侧墙、背墙的距离及 脚架的高度会影响低频延伸、能量与响应曲线的平直度,需要有耐心的多方尝试。P610M只有7瓦的承受功率,最大瞬间功率也只能承受20瓦,最大音压可能 LS3/5A相差无几,对于大编制的音乐或者摇滚乐是有不足的。

再来说优点。我认为Diatone P610M的声音特色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绝对传神的中频、毫无滞疑的速度感与纤毫毕露的分析力。
同价位甚至贵一倍的其它喇叭比较起来,您会发现,Diatone P610M的中频无论在厚度与质感的纯净度上,都要更接近自然世界中的声音,特别是在播放爵士乐的时候更是如此。这种传神的感觉很难用言语形容,虽然并不 是绝对传真但由于基音很扎实,所以人声乐器听来轻松自然、不带任何勉强,相对的也就更让人觉得接近现场。或者可以说P610M的声音有点像是在音乐厅的走 廊上听到音乐厅中演奏的感觉,虽然没有太多极高频泛音(距离太远)但你仍然知道那是现场、不是录音。有机会听到这对喇叭,不妨播放一张含有萨克斯风、单簧 管、或者双簧管之类的CD,只要听上30秒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说到速度,无分频设计的喇叭在这方面确实是占尽便宜。与P610M AB比较之下,几乎没有任何有分频器的喇叭可以在速度感上追上它。以铜钹为例,同样一张CDP610M上听起来犹如电光石火,其它喇叭却像是开车时手刹 车忘记放到底,总是慢了那么一点点。你试过唱LP时转速调慢百分之一或二吗?就是那种感觉。
由于功放传送过来的讯号完全没有经过分频器的损 耗,所以P610M的解析力也是第一流的。只要是在P610M能力所及的频率响应范围 内,音乐听起来总是比其它喇叭要多出一些内容,现场的爵士录音乐手更为活泼、小动作更多、细部的技巧表现也更为明显,其中分野犹如自MM唱头转用MC唱头 时细节增加的情形。
平心而论,Diatone P610M并不是合适每一个人,我之所以迷恋它原因是P610M带给我另外一种经验,告诉我除了以美国Stereophile发烧天书为主流的聆听美学之 外,音响还有另外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你可以选择更宽阔的频率响应与更宽深的音场;也可以选择更纯净传神的中频与更接近现场的速度感,得失之间犹如鱼与熊 掌,非常值得我辈发烧友细加品味。建议你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聆听一次优质的全音域喇叭。然后在咒骂全音域喇叭明显的缺点的同时,也能仔细品味一下 其中的优点。相信对于您的音响生涯有所帮助。

什么是地球上最理想的喇叭?

这是许多发烧友心中都有的共同疑问。根据长久以来的经验,我们知道高音部分以条带式(Ribbon)的设计最为靓声(例如美国 WisdomMaganepan);中音部分则由号角(例如法国 Jadis、日本Pioneer ExclusiveAudio Note、美国Westlake等)、静电式(例如英国Quad、美国Martin Logan)、与重型半球形动圈单元(如英国ATC)三分天下;而低音部分(尤其低于50Hz以下的极低频)则完全是传统动圈单元的世界。即使是平面单元 的死硬派Apogee,最终也不得不在旗舰喇叭Grand Apogee上,加装动圈单元作为超低音。只可惜无论这些单元如何靓声,最终还是必须经过致命的一关:分频器。多一个分频器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这方面已经 有无数相关的理论文字深入探讨,在此我们姑且不深入研究。不过您试想,您花了十数万元购买了有电流供应能力的扩大机,又花了数万元购买了粗若儿臂的喇叭 线,结果您宝贵的音乐讯号进入喇叭端子后,竟然要先到纤细的漆包线(电感)里面跑个几十上百公尺,再到电容电阻中纳凉休息一下,然后才经过几条可能不到喇 叭线几分之一粗的细线送到单元。试问最后送到单元的讯号还能有多纯净?扩大机所传送出的“大电流”还能剩下几分之几?传统看法中,分频器越复杂的喇叭多半 越难推,速度反应也多半较慢,这个说法是有其道理的。
理想中最完美的喇叭应该是一对高效率、频率响应涵盖20Hz-20kHz甚至更宽、而体积小于棒球的全音域单元,这样才能完整重建球面 波形,再造音乐现场。遗憾的是以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这是不可能的。设计者只好绞尽脑汁,用高//低音单元与电阻电容电感并来凑去,想办法创造出一对 “接近完美的”喇叭。与此同时,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与其将讯号送进分频器受尽凌辱,还不如放弃频率响应高低的绝对延伸,将音乐细节最丰富也是人 耳最敏感的泛中音域做到完美,这才是设计喇叭的正道,这就是音响界中的“全音域单元”一派。无可讳言,全频单元确实有先天上的限制,如高低频延伸的不足、 高频的指向性较强、绝对音压不可能太大……等等,都使得全频单元一派无法荣登Hi-End的殿堂。只要您听过一次配搭正确、表现正常的全音域喇叭,您就会 理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斥资在这种喇叭上:那种绝对无染的中频与迅如雷闪的瞬时,绝对是您在有分频器的喇叭上极罕听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自己斥资 购入一对Diatone P610MA的原因,没有办法,无分频喇叭的声音真是太迷人了。
日本曾有多家全音域单体制造商,一度与PioneerOnkyo并称为扬声器三大老铺的Coral,曾推出20公分大的全频单元。 Diatone1946年成为战后最早生产全频喇叭的公司,它们采用OP磁铁得到很大成功,而1947年与NHK合作开发的P-62F单体原本作为广播 鉴听之用,之后改款为P-610,整个系列畅销将近40年,Diatone的六吋半系列成为日本音响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要从日本国营的NHK说起,他们 参考BBC标准制订了BTS规格,三菱电机被要求其设计一款可忠实呈现人声的小型音箱,作为近场与广播车上鉴听使用,于是有了P62F单元,后来到50 代还有Diatone 2S2052S305等产品。当时P62F采用纸质振膜、鹿皮悬边与铸造框架等设计。1950年三菱将这个单元的磁铁结构改良,型号也改为P65F 1954年单元改款为P610F,也提高了承受功率。到了1958DiatoneP610F的鹿皮悬边更换成人工材质,提高了磁铁的磁密度,拓宽了频 率响应(80Hz-13kHz),正式将单元命名为P610A/B,以这个单元所制造-的喇叭也正式成为NHK广播车上的鉴听喇叭(其地位一如英国BBC LS3/5A)。想知道P610A/B当年在日本究竟有多轰动吗?据了解,至1979年为止Diatone总计生产了超过一百万个P610A/B单元。 夸张点说,日本老一辈的音响迷大概少有没玩过这对单元的了。在1979年之后这对单元又历经改良成D型与F型,除了频率响应继续拓宽之外,承受功率也提高 了七瓦,一直生产到1992年才正式退出市场。
在三菱电机庆祝Diatone创业五十周年,又推出了限量版的P610M,这也是目前较常见的型号。基本设计与以往相同,仍然采用与木 材纤维为主的天然纸质膜与昂贵的Alnico磁铁,悬边则由发泡胶质更换成为人造皮革,音圈方面有所修正使得整体的物理特性提高。原本Diatone只打 算生产三千个P610M单元就叫停,可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太高,使得Diatone最后不得不提高生产量,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这虽然降低了P610M的收藏 价值,但是提高了这对喇叭的入手可能。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http://www.6c33.com
Indeed Hi Fi Lab东莞市黄江镇康湖商场2楼23号 0769-83608200  13113282884  E-Mail csdam@126.com.
TOP
4#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真皮邊的............
Diatone P-610M  全頻揚聲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http://www.6c33.com
Indeed Hi Fi Lab东莞市黄江镇康湖商场2楼23号 0769-83608200  13113282884  E-Mail csdam@126.com.
TOP
5#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Diatone P-610M  全頻揚聲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http://www.6c33.com
Indeed Hi Fi Lab东莞市黄江镇康湖商场2楼23号 0769-83608200  13113282884  E-Mail csdam@126.com.
TOP
6#

回复: 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XXXXXXXXXXXXXXXXXXX

全频扬声器...............

XXXXXXXXXXXXXXXXXXX

http://www.6c33.com
Indeed Hi Fi Lab东莞市黄江镇康湖商场2楼23号 0769-83608200  13113282884  E-Mail csdam@126.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