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顶级玩物!美国Atma-Sphere(大气层)全平衡OTL胆机 [复制链接]

查看: 22881|回复: 78
1#

大气层的那个MP-1前级听过,声音还可以,但并不极致,尤其配合使用跟机胆(曙光的产品)播放小提琴,那个声音,比杀猪的声音没强太多。其电路也没有吹嘘的那么玄,并不复杂,200B去年打开过这台机器,仔细看过电路。

另外这台机器有个极恐怖的缺点,算是个严重的设计缺陷,MP-1在预热的时候输出口会输出很大的直流,对于一些保护电路不完善的晶体管后级,如果先打开了后级的电源,再打开这台前级电源,那么恭喜!你又有向“领导”申请资金升级器材的理由了。

200B有个朋友开音响行,他店里的这台MP-1就因为店员操作不甚,冲坏了店里的一台德国的高档后级,所幸这台后级保护措施还算完善,仅仅烧断了主电路板上的一只保险管,更换后故障排除。200B在打开机壳分析电路后得出结论,这台PM-1存在较严重的设计缺陷,使用时必须要先开前级电源,并等待前级预热充分后,才能打开后级电源。

所以别太迷信洋人的技术实力,洋鬼子的胆机品牌,真正有技术实力的并不多,像大气层这类二流小品牌,呵呵!就像Audio Note、Kondo……一样,仅仅比国产电路强那么一点罢了。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3-03-21 15:44:51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9# cui_xibo 的帖子

详细测试过你就知道了,他家的产品与山寨无异,品质一致性极差,而且几乎没有品管和品控,200B说这些话都是负责任的,搞了10多年音频电路技术工作,呵呵!见过得太多了,测过的也太多了。
200B认为对于一个正规音响产品来说(注意是产品,而不是作品),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安全性、可靠性、品质稳定性以及品质一致性,往后才是声音怎样,性能怎样,做不到上面这几点就算不上正规厂机,就与作坊、DIY无异。厂家生产的是工业化产品,是产品就要有规有矩,就要遵守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是工厂就应该有正规化运作的管理流程与配套技术文献和生产纲领,只有作坊和个人DIY才不会考虑这些。按这个标准衡量,相当数量的洋品牌就是洋山寨、洋作坊罢了,远谈不上厂机。
kondo这个品牌的劣迹太多了,呵呵!有时间慢慢和你聊,200B从大学毕业至今10多年了一直在音响圈里干,专业的、发烧的都干过,呵呵!知道的内幕太多,见过的真相也太多,还是那句话,别太迷信洋品牌,很多就是那回事儿。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3-03-22 15:03:52
TOP
3#

回复 10# 终极硬件 的帖子

200B认为对于一个正规音响产品来说(注意是产品,而不是作品),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安全性、可靠性、品质稳定性以及品质一致性,往后才是声音怎样,性能怎样,做不到上面这几点就算不上正规厂机,就与作坊、DIY无异。厂家生产的是工业化产品,是产品就要有规有矩,就要遵守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只有作坊和个人DIY才不会考虑这些。
TOP
4#

回复 15# kkhuang 的帖子

小没有错误,小不等于不正规,正规也不等于大,麻雀属小五脏俱全。瑞士的NAGRA也很小,全部员工不超过20人,但很正规,产品正规,管理也正规,没发现NAGRA有严重的设计缺陷,国内的一线大厂(不点名了)也有不正规的,呵呵!200B说的是很多洋品牌不正规,并没有批评他们规模小。兄弟在论坛时间也不短了,麻烦把别人的话看明白了再发言,OK?

如果有正规的生产规范和管理流程,即便就一个人也是正规的现代企业,也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品质稳定性以及品质一致性,相反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和生产纲领,就是万人大厂也是一盘散沙,也依然无保证这些。是否有科学的、正规的、有效的管理是区分现代企业与传统作坊的唯一标准。规模、产能不代表一个企业的先进性,也不能说明企业产品的品质等级。
TOP
5#

回复 20# 风月无边 的帖子

如果兄弟真正懂技术,懂得电路原理,你就知道那行黑体字不过是托词,“传统的哑音线路对本机的OFFSET检测司服线路会产生干扰”,就是给技术上的不完善找个借口罢了。既然传统的电路不行,那就上不传统的电路,不是很有技术实力么?怎么连个最基本的保护电路都搞不出来?这个有点说不过去吧?这个电路解决这个问题,本人不才,但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两种办法可以办到,而且不影响电路工作以及音质。所谓的“丑话说在前面”的这类声明这种品牌做的太多了,不明白的人都会当成厂家的“温馨提示”,呵呵!

正规大品牌的产品手册中从不见这样的字句,因为那是累赘,是多余。BRYSTON的纯后级,电源电压是很多种的,通过主板的跳线设置,你把机器调错电压就开机(比如调成110VAC然后插到220VAC电源上开机),机器绝对不会烧,不会有丝毫损坏,只会电源指示灯闪亮报警,告知电源设置错误。同样的KRELL的机器,如果是110V/60Hz的美版,就算用户配备了110V变压器,在中国你依然用不了,因为中国的市电是50Hz,这机器能检测出来市电频率,这才叫技术,这才叫产品,这才叫正规。技术上没有水准就搞个“温馨提示”,然后把责任推给客户,呵呵!山寨作坊的行径。

“全平衡差动设计”,那都是上世纪40年代的技术了。“专利OFFSET 检测司服技术,精密如仪器的顶极之作!”这种电路至少上世纪80年代初,进口的仪器中就见到了,不是什么先进的生产力。至于专利,呵呵!兄弟申请过专利么?专利有很多种,200B随便拿一个电路到专利局,交一点费用,基本都能给你拿1~2个专利回来。甚至有可能还是发明专利。只能说洋人会做买卖会忽悠。

至于神器,200B承认没有不坏的机器,否则天底下就不存在保修、质保这档子事了,都是坏,但“率”呢?1000台里坏1台也是坏,坏50台也是坏,同样的价格,相近的音质,一个返修率20%,另一个返修率0.1%,你选择哪一个?即便相比较而言返修率0.1%那个音质稍差,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这个,谁也不会花钱找麻烦。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3-03-24 08:10:48
TOP
6#

回复 19# 终极硬件 的帖子

这些奖
第一 只考虑声音表现而不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客观技术水平

第二 兄弟在圈里干过就知道,这些奖项都是浮云,想获奖并不难,你看看那些顶级的正规大品牌什么时候参评过这种二流奖?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3-03-24 07:46:17
TOP
7#

回复 24# 终极硬件 的帖子

终极硬件先生应该仔细研究一下顶级品牌的厂史,NAGRA、FM、STUDER等专业大厂都是做专业器材起家的,在参评这些奖项之前早就誉满全球了,只是那时发烧友们很少知道罢了,这些品牌参评这些奖实际就是玩票,为进入民用市场做铺垫。咱们的出发点根本不同,对于音响产品,200B首先把他定位在工业产品,然后才定位在音响。而很多的发烧友就像楼主一样,因为靓声所以就包容了一切大的小的缺点与不足,而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

搞了很多年技术工作了,见的很多,亲自修理过Mark、Krell、八度、麦景图、jadis等等各路大牌,有些照片,有些则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留下照片。krell kas200的主电路就是本人首先在网上发布的(用99SE画的),那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从PCB上抠出来的电路,因为时间关系只分析了主电路。楼主可以到网上找找,找不到,200B可以传给你。

本坛200B注册很多年了,但很少过来,呵呵!前两天群里的朋友发了个连接(本贴)和照片,问200B这个机器究竟怎么样,200B才过来看看,回了个帖子,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机器不但听过,而且还换过很多种品牌的管子听过。在这台机器上什么品牌版本的管子对应什么声音表现,这个恐怕200B比楼主还有发言权。200B做技术工作,不经常发表那些天花乱坠的声音表现文章,也不善这些,这个熟悉200B的朋友都知道,但是200B玩过的管子绝对比那些天天码字的“笔杆子”多,不信的话给楼主传几张200B收藏的管子照片,呵呵!

楼主可以说:“类似‘我曾经亲自xxxx’,‘我有个朋友xxxx’,‘我眼见为实了xxxx’,‘听起来xxxx’,‘根本就是山寨DIYxxxx’, ‘本人从事音响技术10几年xxx’ 这样的话,说是很容易的,我随口就可以说,多的是”,你有权怀疑200B所言,那是你的自由。不过如果200B给出证据,恐怕你会下不来台,200B也不想这样做,还是给楼主留个台阶好。如果人与人交流堕落到说什么都要拿出来证据对方才能相信,200B不知道这是社会以及人际关系发展的进步还是倒退,天朝的诚信体系虽然不咋地,但也不至于如此吧?200B这里更多的是相信每一个人所言,因为这是平等交流的基础与前提。如果说什么对方都不相信,都要怀疑,那么还是不要交流的好,也没有这个必要了。200B无意与楼主争论这些,实在是没有意思,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最近的手中的订单还真有点忙不过来,胆艺轩那边原来几乎每天必去的,现在也没么时间去了,自己的材料网小店更是快一个月没打理了。


有机会来北京过来坐坐,听听200B的胆机,看看200B的工作室,我的实验设备与条件不是很好,距离nagra那些顶级品牌还有相当差距,但是超过大气层、kondo、AN这些小作坊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些实验仪器和设备都是200B用自己的积蓄慢慢购置的。

最后呢还想和楼主探讨一下。从楼主的ID看,楼主大约是很专注发烧音响器材的朋友,不过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接触到的器材而言,根本就没有什么终极,没有完美的器材。200B以为器材不过是人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这座桥能载人到对岸的音乐之国就足够了,多听音乐,多感受生活,比专注于硬件器材更有意义也更陶冶人的情怀,楼主是否也这样认为呢?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3-03-25 10:06:03
TOP
8#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3-3-25 12:10:00 发表
200B先生有点过了,你既然吃技术饭更没有必要去贬低那些高档的小作坊洋器材;我参与某国产音响材料的设计和调声,经常和设计师交流洋器材对于乐器表现能力问题,以得到借鉴和学习。音响器材是为体现音乐演奏服务的,材料、线路、技术都是以此为参考。近藤公康先生不仅设计出Kondo之声,并倒在工作现场,这种敬业精神使他们的产品蜚声世界。另外,切不可将南瓜那种弹弓声去和神殿的水淋淋般的神仙声比哦。

670707先生咱俩谁过了呢?就像你有权批评NAGRA一样,200B也同样有权利批评和不喜欢Kondo,这没什么不可以,否则天底下就一个Kondo或者就一个NAGRA好了。论坛是大家平等交流的平台,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200B从来不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于人。200B也没有贬低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个品牌不能因为其产品高档就将其定位在神坛,不可否定和质疑。设计师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是人就会有不足,这些错误和不足同样会带入到产品设计、制造当中,这些都无可否认。既然如此kondo本身的缺陷与错误也就不足为奇,就像NAGRA也一样存在电路设计上的些许问题,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既然如此,那么作为使用者或者旁观者,拿出来聊一聊、谈一谈、说一说也没什么不可以,一来可以互通有无,二来也可以让更多的朋友从多个角度更全面的认识各类器材、品牌这没什么不好的。
至于kondo一个连品质管理、品质控制都没有品牌还要和NAGRA相提并论,你不觉得这件事情很可笑么?你知道全市界有多少国家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录音棚在使用NAGRA的器材?你听的N多唱片当年都是用NAGRA录音制作的。好不好不要吃奶骂娘?别的不说NAGRA同一个型号的机器,随便拿两台出来(即便制造时间相隔5年),噪声、失真等等硬性技术指标都是一样的,Kondo呢?同一批的四台机器噪声、失真都不一样,这四台机器本底噪声的波形、噪声电压的电平居然是四个样子,而且天壤之别,相差距大。仅此一点kondo向NAGRA再学习10年,都不一定能达到NAGRA的水平。这四台kondo 211单端,噪声最大的输入端短路本底噪声9mVp-p,这也叫水淋淋的神仙声?信噪比勉强75dB,这样的机器用什么同NAGRA过100dB的信噪比相提并论?恐怕所有贵价音响里面,kondo是噪声最大的了。哈哈!离开喇叭5米都可以听到清晰的交流噪声,这种“水淋淋的神仙声”不听也罢,200B很害怕听坏了自己的耳朵,咱耳朵对噪声过敏,哈哈!

近藤已经故去了,对于故去的人,200B不好再评论什么,但是现在kondo的管理者如果在200B面前,200B一样会毫不留情就其糟糕的品质管理和品质控制责问他。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3-03-25 21:59:26
TOP
9#

回复 39# 终极硬件 的帖子

200B不才,这些都是在下的早期产品,有些已经停产,一些已经改型,新的更高端的机器正在加紧开发,很快就要出来了。

200B原本并不想在这里推广展示什么,没那个必要,现在的订单已经够多了。兄弟不辞辛苦帮200B做推广,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既然这样200B就多贴己张照片。另外告诉你国内的机加工水平一点不比国外差,只是上面那些机器在芬音都是早期低端产品,既然是低端产品,在成本投入上就必须要有所节制。不要以为大气层、kondo的机器做工就有多好,近看很多地方加工精度还不如在下 上面的某些拙作。

过段时间芬音会有高端机器出来,想看的话,出来后给你上照片。一台是EL156单端后级,价格定位在12000元左右,另一台是分体的EL156推挽后级,价格定位30000~40000元。那台单端还是试验电路的时候就已经与很多国产进口高价器材过招了,身价20000~30000的300B单端、211单端没一台能挺下来的,惨死好几台了。现在电路基本定型了,正式产品很快就会面世了,感兴趣的话,到时候过来听听,很可能正式产品会在居然之家出展,届时希望能当面听到兄的指导与评价。

顺便让你看看国内小工厂的加工精度
木材与金属配合,金属嵌入到木材当中,而且严丝合缝,这一点UNISON都不一定做得到


再看看咱最便宜的产品上的面板,所有表面全部拉丝,连倒角斜面都拉丝,而且丝毫不损伤精度和外观细节,这一点咱敢与NAGRA拼一把,面板上的字是激光雕刻的,字迹永不磨损,永不退色。






下面是上午刚刚调试好的机器,还没有下工作台,稍后通电连续老化48小时以后,再经过全面检测,如果没有任何问题就可以打包发到客户手里了,上面的面板就是这台机器的。

机器正面,这是目前产品系列中最便宜的6L6G单端,机器不大,但从设计到制作一丝不苟,


这是背面,芬音的每一台机器都有唯一的串号和条码,在芬音的产品数据库中可以很方便的检索到,这为日后的升级、保养、维修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芬音产品所配胆管全部经过严格测试挑选配对,每一支管子都有测量数据标签,这一点是很多大牌都没有做到的


看看内部做工,机器虽便宜,但没有因此而怠慢和降低工艺要求,每一台机器的噪声都要达到0.6mVrms以下,对于大多数书架箱,耳朵贴在喇叭上都不会听到噪声,失真、最大功率输出等也务求在同样的水准(同一型号产品),品质管理和品质控制方面芬音与国际大牌没有太大差别,200B曾经做过小规模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在这方面了解一些。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3-03-25 18:58:0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