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泉酿成的花——莫扎特音乐之旅 [复制链接]

1#

Anda,Ashkenazy,Perahia,Kirschnereit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13 22:54:2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藕乃草根

TOP
2#

原帖由 shenming 于 2009-9-9 19:26:00 发表
应A小姐的点将,俺又重听了一遍K466,NO。20。这首的开始部分反常的忧郁,在乐队短短的摩搓之后,钢琴在不经意间进入,就如一个少女悄悄就站在了你的后面。整个第一乐章在迟疑和躲闪中进行;妙的是,我听的这个版本第三乐章的华彩部分是贝多芬发挥的,结尾也不甚确定,不如以往的协奏曲那样热烈。这首似乎是全集中比较单薄的。我们设想这是船走在了江面较窄的时刻吧。

个人认为,K466是莫钢协中最有份量的,兄台听听这个。
藕乃草根

TOP
3#

K466是里程碑,对演奏者如是,对作曲家也如是。
藕乃草根

TOP
4#

原帖由 白玉苦瓜 于 2009-9-12 12:25:00 发表
本来对里赫特与布里顿合作的莫扎特第22号钢琴协奏曲心存怀疑(主要是我对这两位大师的了解都比较片面,我尤其感觉里赫特不适合莫扎特),没想到一听之后相当满足。尽管第二乐章让我基本没怎么领会,但第一、三乐章却是相当令我满足的。这两个乐章的感染力,直接来自这次演奏会上的艺术家们神采飞扬、洋洋洒洒、无拘无束的表演。
莫扎特第22号钢琴协奏曲对于我来说,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创作这部作品同时,莫扎特也差不多同时在写作他不朽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尤其是序曲)洋溢着生命的自由与激情,充满了源源不断的机敏活力与自信的力量。第22号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中段的小步舞曲,如果把各种“声音角色”都鲜明地演奏出来,就很像《费加罗的婚礼》一剧的终场——所有的角色登场,然后终于彼此宽恕谅解了,释然了,人性与爱又回到了人间(这段小步舞曲看起来就像整部钢琴协奏曲的一个戏中戏)。
另一点是,这个作品乃是威风八面的降E大调,与贝多芬同为降E大调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有一种奇妙的血缘关系。有人称二十二号钢琴协奏曲为“皇后”协奏曲,亦有人干脆称其为“皇帝”协奏曲的。傅聪先生更是认为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乃是化自这阙二十二号钢协。既然如此,这个作品就不能缺少宏伟堂堂的气氛与壮丽飞扬和线条。
里赫特钢琴,布里顿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这张唱片虽系现场录音,录音有些昏暗粗糙,但艺术家们的演奏我很真切都感受到了以上两点。第一乐章是我所听过中的最好的。这个乐章中乐队在布里顿的指挥下发挥得极好,而里赫特似乎尚未找准一个准确的“切入点”。整个乐章速度轻快,布里顿的乐队音色温厚绵密,丰沛堂皇,同时又那么洋洋洒洒,无拘无束,线条奔放舒展之极,酣畅淋漓真好似一笔笔水墨山水,几处强音TUTII被奏得飘逸潇洒之极,仿佛迅疾的泼墨效果。音乐的行进大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春风得意马蹄疾”之境。里赫特尽管没有找准一个更理想的切入点,但他还是奏出了结实的琴音与辉煌奔流的大线条,并乐队淋漓舒展的行进交相辉映。这样,我很自然地就把《费加的婚礼》中的自由自在、生机勃勃与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英武风流,同二十二号钢协的辉煌飘逸联系起来了。此乐章中的华丽乐段不知出自谁手,其风格深得印象派三味。里赫特在此的演奏音色丰富无比,大刀阔斧,一气呵成。
第二乐章为什么演得这么快?我只感受精灵们匆忙的身影。布里顿的乐队这次木管出了彩,演奏得诙谐智慧,滔滔不绝,似是大话西游中的唐三藏讲禅。其余我目前不能领会。
第三乐章依然是神采飞扬的演奏,那些“快活似神仙”的华美线条被艺术家们演奏得行云流水,生趣十足。中段的小步舞曲,布里顿强调声音间的融合,因此听起来不像“戏中戏”,倒更像是对过往云烟的回味。在小步舞曲的结尾,衬着弦乐的拨奏,木管们奏出悠然神往又若有所失的合鸣(显然是神往着半空)。后来,当我们从过眼云烟的回味中走出来时,活泼华美的“快活似神仙”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到后来,木管们又再度“合鸣”——神往了片刻,马上又让“快活似神仙”打断,并在欢乐的肯定中结束全曲。
小结:这个版本最终还是布里顿的指挥让我最为折服。直抒胸臆而不浅白,淋漓尽致的展示却不矫情。

贝多芬一辈子都摆脫不了莫扎特。
藕乃草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