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汉盛先生的《音响二十要》读后感(几点批判) [复制链接]

查看: 25903|回复: 160
1#

harvey 在 2005-1-2 8:25:49 发表的内容
续2004-12-31 15:40帖
对不起,由于赶路去江门,此帖暂停。现在接续谈。
「音场」还应该包括:

直接音场(Direct sound field)聆听者聆听到的声音大部份直接来自左右音箱,仅有小部份来自左右聆听环境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反射。直接音场比较准确地反映音源,较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更清晰的营造出立体声音像。直接音场的声音是以摆置音箱更接近聆听位置限制音箱发出的声音过于分散(Dispersion)而达成的。

音箱发出的声音声音分散的程度,是四面八方地扩散的,较直接向它们前面方向扩散的多,尤其是在低频频段更甚。但当声波波长的长短接近单元振膜锥的直径(包括直径的倍数值)时,声音传播的方向性就会增强。

音像(Imaging ) 是立体声、环绕声系统声音的一个感觉,通常靠音箱摆位恰当时营造出来得更玲珑浮凸、清晰稳定。音像往往以主观观念来形容音像中各种乐器之间展露的紧密疏松、高低远近、深浅阔窄……

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  我们聆听到的音响系统所回放出来的声音,绝大部份来自聆听环境表面的反射,远较从音箱较直传送到耳朵的多。皇帝位聆听到的立体声音像的形成靠残响音场,多于靠直接音场,因而蒂造出好的深度。残响音场的声音是藉音箱声音广泛分散蒂造出来的,例如采用双极(bipolar) 的音箱等等。

声音舞台(Sound Stage) 就仿效电影般以两只音箱营造出来的声音像舞台似的各种声音效果。效果气氛的立体性取决于录音专心蒂造,各种乐器之间展露的紧密疏松、高低远近、深浅阔窄……完全出自录音师的创造能力高低。



皇帝位(sweet spot) 是聆听者坐在那里,音响系统回放时最能显现立体声和环绕声的座椅,尤其音像方面效果最好。

时间准确性(time alignment ) 是指各个音箱所回放出来的声音,都能够同一时瞬间准确地抵达聆听者的耳朵(聆听DVD aydio时较重要)。例如高档(high end) 音响系统中常将高音单元靠后放置,目的是希望高频与低频频段能同时抵达聆听者的耳朵,避免产生相位误差,令声音更紧凑(coherent) 。

这里,我已经将有关「音场」这一「要」作了个人认识上的充分补充,事实上「音场」该不该包括这许多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分析,令我的概念更充实。各位帖子里的朋友认为刘汉盛先生在他的「要」里,对「音场」的介绍是不是令人莫明其妙?


  harvey老兄,您对音场的描述很细致,但太过物理、太理论化了。不太适合发烧友理解和使用。毫无疑问聆听者听到的音场是由直接音场和残响音场(反射音场?)组成。说白了就是由聆听者听到的所有声音组成的,分得细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但对理解音场概念无益。是否可以认为:音场就是系统重播音乐时以声音的方式展现在聆听者面前的乐队的规模和范围??
分享 转发
TOP
2#

聆听音乐 在 2005-1-1 9:30:51 发表的内容
比如说,在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和他说得有出入,这样才有怀疑的理由!

  聆听音乐兄,我不十分赞同你的观点。有些道理我们一时可能讲不出来,这不能说我们就不能指出有人讲的不对。比如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我可能证明不出来,但我可以证明你证错了)我觉得harvey老兄用意是好的,指出对二十要的不同意之处,并且一再对过激的言论(让二十要的作者回大学重修之类)表示不同意。
  唉,说实在的,对一些最基本名次的解释是很难的。台湾刘大师当年也很不容易。先别说音质、音色,就说“肉质、绿色、白色”。好定义吗?那说不清的东西去解释不明白的东西,只会越搞越糊涂。
TOP
3#

harvey 在 2005-1-2 10:46:21 发表的内容
llhu: 「音场的描述很细致,但太过物理、太理论化了。不太适合发烧友理解和使用。」

学物理理论不是用作学来干吗?我这里批判就是针对刘先生过于笼统和满有分析得较为详细,因此没法使用,现在分析得较为详细反而「不太适合发烧友理解和使用」了,难道刘先生说的就很适合发烧友理解和使用吗?

  刘先生的解释不是笼统和粗浅的问题,而是混乱和词不达意。您的解释固然有道理,但是在解释音场时,又引出了直接音场、残响音场。。。。。,窃以为不好。在把音场定义给出之前,不应该谈到这两个新定义,这两个可以作为音场的形成来讲。在其次,讲音场定义,首先是总体上的“系统音场”它到括了器材与环境”。至于系统音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做深入分析,器材给出直接音场,环境影响残响音场。。。。似更清楚些。如何?
TOP
4#

harvey兄,这两天看了您的文章后一直在考虑声音“密度”问题,对此我有切身体会,在我对比C3升级C5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声音的密度”明显增加。但定义却很难下。我想主要是自己学问不够,声学知识有欠缺,希望有这方面专长的朋友帮忙。
  我觉得声音的密度肯定和播出声音的能量有关,似乎应该是单位体积空间中的声能。但是这和声压,声音强度,声音大小又是什么关系呢?我就不太明白了。一个小喇叭和一组大喇叭发出同一个音高的声音,小喇叭足够响,但是密度差很多。我想不清响度,密度的关系。
TOP
5#

几个不同观点:
  我还是认为声音密度和声能有关。不赞同和信息量有关。不赞成和分析力有关。因为只播出单音阶也可以感到密度的不同。你所举个例子吧,9尺的Grand级的钢琴和最小的115立式钢琴在弹奏同一个音阶时,你所感到的声音的密度感有很大差异,这和信息量、分析力无关,和不同长度的琴弦、琴箱散发的能量、策动的空气有关。
  单位体积的信息量关系分析力。信息少分析力差,反之分析力好。
  两个同样大小的音场有误优劣之分?有啊,层次、定位、、、所以还是把层次、定位等拿出来为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