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1#

天神 在 2005-11-1 9:18:15 发表的内容
暂时来说,我还是更支持XRCD,多次听过SACD,活生感是不错了,但就是觉得密度感不大够,也许组合一般所致吧。

这可能是听习惯了CD的原因.
实际上,SA CD的密度感我听着恰恰要比CD强,SA CD播放音乐,乐器更逼真,结果,大家会感觉到乐器与乐器之间比听CD更有距离感了,这与我们在音乐厅坐在好位子的效果更接近,这不是密度感差了,相反是密度感高了!
分享 转发
TOP
2#

Raxel 在 2005-11-1 9:27:56 发表的内容
我是陈课 在 2005-11-1 9:13:43 发表的内容
如果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这种处理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效果都输于CD,


基本都是SACD好声,不好声的是个别例子,好声的例子有,大部分Sony重发的单层SACD,过百张.不好声的你能举出几张例子?


真正好效果的SACD是重新录音,按SACD要求重新制作.


这个完全同意,要充分发挥SACD的优势,那么就要全程DSD处理.而目前来说,就是某些个别发烧小厂也犯同意的错误,就是拿了PCM的录音,或者在PCM领域处理编辑的母带再去压SACD.雨果的SACD不够好声?因为它就是这样干的.所以它的SACD听上去仍然有PCM的特性.现在能够严格按照全DSD制作的没有几家.Telarc可能是一家.当然造成现在这种情况也有客观原因,就是DSD的工作台能够实现的处理非常有限,例如调节一下音量等非常基础的操作,其他剪切,调整频响等不经过转换,无法实现.



所以就算是以后SACD取代CD,CD也过不了时,就象现在的LP一样,你要听回那个时代的东西,你只有找LP.


其实这也回复顶贴的思路混乱.它说SACD不够红,是因为SACD仍然不如LP好声.那它究竟说的是哪个背景?
1.大众市场,一个不太注重音质的市场,在这个市场,LP在15年前就完成了CD和LP的转换.LP早就淘汰了,还说什么音质好不好?而SACD在这个市场没有红起来,是因为音质不够好造成的原因吗???
2.发烧软件小市场.在这个市场SACD是成功的,你只要看看各个公司把自己的目录重新发行SACD版本就可以了解了.你看看各个发烧硬件厂商纷纷推出SACD机和通吃机.你再去看看发烧软件销售商店的软件销量,在这个小市场,SACD是已经红起来的.

SACD在一个不注重音质的市场没有红起来, 在一个注重音质的市场红了起来.说明了什么?

同意!
TOP
3#

Raxel 在 2005-10-31 23:26:37 发表的内容
eric 在 2005-10-31 23:15:14 发表的内容
哈哈,我发现Raxel是SACD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我讲一个事实:有过这样一张碟,同一张SACD,同一台SACD机,播放CD层时比播SACD层好声。所以,无语。当然,我相信这是一个例外。
也同样一个事实,是在周道前辈家听的,克莱伯的贝5交响曲CD版本比SACD版本好声(两张碟,同一台MF的SACD机播放)。


如果我听到1,2张LP比较衰声,我就此认定LP不好的技术,你同意吗?

Norah Jones的SACD双声道是用CD的PCM制作的.其他不合理制作的SACD也有许多.所以不是每张SACD都代表了它应有的品质.画面只有VCD质量的DVD也不是没有.所以这里有2个问题,一个回复顶贴,一个回复E版.

1.你认为SACD在主流市场的不成功是因为它的音质不够好造成的吗?
2.你觉得讨论技术,是应该举特例,还是指整体现象?

我们如果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达成共识,那么讨论会顺畅许多.

坚决支持兄弟的观点!
10年前我听LP比一般的CD都好,但那时候,为此我受到很多嘲笑,如今,说个实实在在的话,LP若不是录音好的新唱片,一般都不如CD,现在的CD唱片与CD机与10年前比进步是非常大的!
  另外,说哪个种类的唱片好,不能以个别人的喜好为标准,应该与真实乐器的现场接近程度为标准.否则就太不客观了!
  听音乐,个人口味可以不同,也没有必要统一,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不应该以个人的爱好做为器材和录音的评价标准.
TOP
4#

clk 在 2005-11-1 8:54:13 发表的内容
eric 在 2005-10-31 23:15:14 发表的内容
哈哈,我发现Raxel是SACD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我讲一个事实:有过这样一张碟,同一张SACD,同一台SACD机,播放CD层时比播SACD层好声。所以,无语。当然,我相信这是一个例外。
也同样一个事实,是在周道前辈家听的,克莱伯的贝5交响曲CD版本比SACD版本好声(两张碟,同一台MF的SACD机播放)。


可能SACD分析力太高变薄,反而没有CD听感自然。

分析力高只能有好作用,否则就不是真的分析力高!
与CD相比,SA CD与真实的现场演奏接近的程度更高些,最好的分析力就是听现场!听现场最自然,哪个与现场接近哪个实际上就更好些,但这可能与长期听CD的习惯不一致.
  很多真实的演奏我并不爱听,但我并不认为我不喜欢的就不是好音乐!SA CD比CD确实好,但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喜欢.
TOP
5#

我是陈课 在 2005-11-1 9:13:43 发表的内容
如果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这种处理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效果都输于CD,

真正好效果的SACD是重新录音,按SACD要求重新制作.

所以就算是以后SACD取代CD,CD也过不了时,就象现在的LP一样,你要听回那个时代的东西,你只有找LP.

后面的话基本同意.
但"如果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这种处理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效果都输于CD,"这句不同意!按SA CD的采样模式,SA CD要比CD更接近母带,若质量正常,只能比CD好,实际对比也是这样.
TOP
6#

Raxel 在 2005-10-31 23:38:24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


如果是原始母带直接转成SACD的制作,那么音质是不错的,因为你可以获得非常非常接近原始母带的音质,而不仅仅是LP的音质(Sony的单层SACD,滚石摇滚乐队的23张专辑重发等实例).而音质不好的是那些在混音制作过程中经过PCM格式处理,再转成DSD的制作(包括雨果的SACD都是这类).特别是有些根本就是用了第2,3代的数码母带,而不是原始模拟母带.


支持!
TOP
7#

felixcat 在 2005-11-1 0:57:31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0-31 22:28:04 发表的内容
抽样,其本质是混频的过程,那就是要通过非线性器件才能实现。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有些新的频率有的就落在听觉范围内,从而引起干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原。


假如要批评数码取样里采用的非线性器件导致失真,那么对于LP或者磁带来讲:模拟电路里面的非线性器件和电路的非线性性质也一样严重,比如任何一个电容、二极管之类的都是非线性器件。所以“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这句话也可以应用于模拟录音格式上面,磁带、LP制作、播放时照样会有这样的缺陷。

这里请教一下开心果朋友,对于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给出有效的分析,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方法(或者理论)吗?比如说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二极管来做例子,假设二极管的输出电流由此理想公式给出:

[upload=jpg]Upload/20051110391812497.jpg[/upload]

能否请开心果朋友告诉我们:

1. 首先,模拟式磁带录音机和LP刻盘机、LP唱机、唱放等电路里面要不要用到二极管呢?

2. 此二极管输出电流 Id 与二极管两端电势差 Vd 之间非线性二阶项和三阶项的系数是什么呢?

3. 现在假设输入的是一个频率为w的正弦波信号,能否告诉我们这个二极管输出的信号频率是否有变化呢?相位呢?振幅呢?

4. 再复杂一些,假设输入的是振幅相等的频率为w1的正弦波和w2的余弦波之和,并且两者的相位相差 pi/7,那么此二极管输出的信号是否只包含输入信号的频率呢?假如不是的话,还额外产生了什么频率呢?每个频率各自的振幅的表达式是怎样呢?每个频率对应的相位是什么呢?

5. 以上计算结果能否反映:模拟器件的非线性失真和数码设备的非线性失真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felixcat真心请教,请不吝赐教!

向这位兄弟致敬!这才是认真的态度!
很多人与其说是听出来的效果不如说是想当然地想象出的声音!
比如:一说到LP就说因为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所以好听,真实!一听CD就说是数码声,看到有大侠曾经说过SA CD\DVD A一听就有数码味!只要是离散的数字音频格式,永远也取代不了LP,因为离散与连续有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真正明白离散与连续的关系的究竟有几人呢?而自己"听"出的结果,与客观实际矛盾的却不少!
TOP
8#

重起 在 2005-11-1 13:20:11 发表的内容
的确是一个很值得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晚辈觉得这个题目因该不局限于SACD格式,而是更广意的探讨一下数码录音到底有问题吗?有什莫问题,能解决吗?

晚辈在不同场合都听过一些“掺考级”的SACD和DVD-A录音,是比CD要精细一些,音场定位更为细致,但差别比预期的小(想想信息量是CD的多少倍哦),我想普罗大众更未必能体会到这些格式在音质上的提高(多声道的优势又是另一个题目),我完全不觉得这种改善令SACD或DVD-A更接近LP。但如果价钱和CD一样的话,我会毫不思考的买SACD或DVD-A。

我自己轻率地作了一个这样的结论,数码录音可能已经接近它的极限了,起码在取样和解析度这两方面,就是说在这两个领域再努力的话,听感也不会有多大的提高也不会更接近LP。

我另一个可能遭人臭骂的想法,偏爱LP的发烧友他们喜欢的是LP的“味道”,无论这种“味道”令他们更觉得身历现场或更有音乐感,这并不表示LP重播出来的更接近原来的信号,相反我想如果纯粹用数学方式比较重播信号和原始信号的话,CD会比LP真。发烧友不也觉得数码录音的LP都比CD好听吗?这也证明问题不在于数码录音的失真,比较夸张的例子还有,某些烧友觉得把CD录到磁带上重播或经过电台FM播放都比原CD好听。我自己也觉得某些AAD的录音更有“味道”,这是不是意味着数码录音的基本问题是它太“干净”了,加一点“噪音”,声道之间加一点干扰会不会更好?

首先,老兄把LP的地位已经抬高到了不应该有的高度!
在录音领域LP类似于摄影领域的模拟照片;CD与SA CD等类似于数码照片.
  有部分人推崇LP与模拟照片,除了个别人承认她们的不足之后还是那么热衷于她们,是出于一种特殊的感情,与他们的实际效果无关!
  而很大一部分人却是在盲目地把LP\模拟照片与数字音频格式\数码照片的区别等同与连续与离散的区别!
  一方面,这些人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不客观,另一方面,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得连续与离散的实际含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