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崔健出新碟了 [复制链接]

查看: 8050|回复: 49
1#

到90年代后,老崔更喜欢有力量的东西,更注重节奏,比如象黑人音乐,他觉得这才是他追求的,相对来说不重视旋律了,也有人说是“丧失了抒情能力”,98年的《无能的力量》,就比较明显了。
其实就音乐水准来讲,旋律性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很多革新,求变的,在流行音乐史上有地位的作品旋律性也不是太好的,再过几年才慢慢看得出来。
像披头士同时代的“滚石”,旋律性一直不好,也无损他们的地位。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握手,握手。
我十几年前上大学时也搞过乐队,还是主唱兼填词,也翻过老崔的作品。
老崔以前几场重要的现场我都看过,1990年的《新长征》,1992年出《红旗下的蛋》前的演出,1998年《无能的力量》,算了解的不少。
在老崔看来,旋律是个双刃剑,旋律性太强也有减弱作品力量的可能,如果说他近来的作品是“抒情能力的丧失”,不如说是主动地一次放弃,黑人音乐内核的节奏感,在1993年后一直是老崔音乐的核心。
现在老崔已不留恋“花房姑娘”一类作品了,就是因为旋律性太好,太抒情,没有力量,不是现阶段追求的东西,有的朋友因为老崔现在的作品旋律性不好,而觉得比不上以前的作品,这种看法肯定是值得商榷的。
TOP
3#

其实纯粹以旋律性来评判摇滚音乐,至少是一种比较幼稚的想法。
摇滚乐很大程度上,甚至就是一种生理冲击,因此,速度,力度,节奏应该是最基本的要素,我一直反对将摇滚乐深刻化,故意提高其文化意义,甚至上升至哲理高度的现象。
拿老崔的话说,第一次唱旋律还行,第2次,3次唱,感觉重复后感情会丧失,但唱节奏,那些力度与冲击还在。因为在老崔的音乐中,爱情是易逝的,瞬变,不自信,世界的变化也是把握不住的。
反复地重复歌唱突发,易变的爱情,瞬变的感觉把握,说不定当初的感情,感觉,再唱时已失去,感觉已找不到了。
这种重复,这对一位坚守艺术良心的创作人来讲,就叫折磨,还不如放弃旋律,坚守节奏。
这也是老崔不再对旋律感兴趣的原因。

关于旋律,节奏,摇滚,这个话题比较大,虽然摇滚不过50年历程,但牵扯面极宽,码字费力,对有些不同意见不想再商榷了。
TOP
4#

呵呵,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罢了,关键是自己要形成看法。
关于摇滚,我还是坚持不要刻意去牵扯文化,去上升高度,“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