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音响调整的参考标准 [复制链接]

1#

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录音都以指挥位聆听为标准而制作的。我们该还原录音本意呢,还是自己在前排的感受?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6/1/27 21:51:2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0# HAYDN 的帖子

指挥位的听音效果应该是指挥演绎其意图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应该怀疑录音后期混音调整是否遵守了还原演绎意图的原则。
TOP
3#

我认为:
1、回放系统首先要还原的是音色。现场之所以好听,首先是音色决定了的。
2、尽可能精确还原音场。但要把自己想象成在指挥位置,而不是实际大堂聆听位置(这既是录音的原本,也是音响的追求)。实际上,就音的物理传播效果而言,有时候确实觉得现场不如家里的回放系统(当音色不是主要因素时)。
最后编辑自然而然2 最后编辑于 2016-01-14 16:29:12
TOP
4#

回复 33# 車佬 的帖子

时间上的先后,不重要。
TOP
5#

回复 34# Peterlo2011 的帖子

指挥位到底好不好,累不累,我也不知道。但音响比现场的特有魅力也许有这个因素。
TOP
6#

1、还原现场的总原则是最高追求。乐器最直接的音色、音质获得最大的还原,才音响的追求。对胆味、模拟味的刻意追求,多少有些异化,但也另有味道,其本质和电子乐的新奇相似。音之美,乐之思:只追求前者,可以突破现场原则。要深入到后者,就的回到现场原则,比如一些大型作品。
2、什么样的现场才是最好的现场?大堂听音,是历史的传统,但也是被迫的选择。我认为,最好的现场就是近在乐器旁:单乐器数米内,乐队就是指挥位。这在现场大家都做不到。
3、录音制品追求的就是指挥位听感。所以有时候,回放效果就是比现场更使人达到“乐之思”的境界。
4、所以回放系统的追求方向是:现场指挥位的听感。所以,调音的依据,不能以自己在大堂听音的感觉为根本,这只能是参考之一。
TOP
7#

回复 76# HAYDN 的帖子

小型室内乐的最佳位置,当然是弧线的圆心。
钢琴及其重奏、协奏。比较独特。比如,钢琴协奏,我看大多钢琴就放在指挥位前(指挥在指挥时,是背对着钢琴的),琴键列垂直于观众前排。有趣的是许多录音钢琴的低音键区声响偏向于右声道,这应该是后期制作的偏颇。
歌剧现场,主要是看剧。现场的歌(乐器部分)躲在下面,现场听音进一步拉开了与录音的音响效果,更不可以此作为调音的依据。
最后编辑自然而然2 最后编辑于 2016-01-16 23:52:36
TOP
8#

回复 91# HAYDN 的帖子

你说得对,也许指挥听到的钢琴音场就是有那么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