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音响发烧友为题,界定了这是一个器材主导的音乐爱好者群体,特点是对重放指标的执着远远超越了对音乐的欣赏。作者认为这个群体规模趋小,一定程度,说的是事实。
但如果把发烧友界定为音响+音乐发烧友,个人以为这个群体没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增长,规模相当惊人。
理由如下:
1、这些年音乐艺术的普及推广,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加入到音乐爱好者群体之中,看看广州活跃而丰富的音乐艺术演出以及几乎场场满场的情景,直观的认知就是发烧友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2、发烧文化几十年了,一直在变化,特点就是由简单系统向复杂系统发展。仅以音源为例,相信大多数盆友都经历了由黑胶、CD、SACD、蓝光CD到规格极其丰富的网络音乐文件的演变,多元需求成为当下发烧文化的最大特征。
3、中国音响市场这几十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由过去的全进口到现在进口与国产并列,音响产品不仅规模有了显著提升,而且类型更是多得让烧友们感慨熊掌与鱼难以兼得。当然也有例外,如李积回先生基本做到了兼得,但兼得之后的走势貌似只有一个,那就是开音响博物馆,为音响发烧作贡献。独乐乐,众乐乐,孰乐?看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化还是深入人心的。
4、最能体现音乐发烧由简单系统演变为复杂系统的,是广州等各大城市每年举办且越来越多的音响展,整个大系统明显形成了不同的子系统,除了传统的胆、石发烧子系统,还有随身听发烧微系统、桌面发烧子系统、视听一体的融合式发烧子系统、网络主导的新形态发烧子系统,各人随爱好聚类,爱好均能满足。看到这样的情形,很难相信发烧群体在缩减。
5、在音响发烧趋向多元的时代,资历较深的老烧友,一定程度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理失落感,毕竟当初入门后的那种强烈的优越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是客观存在。这时候,一般老烧友们会有两种表现,一种即如作者一样,感慨昔日美好时光不再。一种持欢迎态度,积极适应发烧新变化,这方面商家尤其主动积极,毕竟每个企业都有开拓市场的雄心壮志,所以我们看到大量传统商家,如英国之声、真力、KEF、麦景图等等,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而国内的一些新兴企业,如欧博、声雅、OPPO、斯巴克、清逸伦等等,要么直接从高科技含量的音响直接起步,要么努力实现高新科技与传统音响的融合。
如果继续找下去,理由还会更多,个人看法,不管您是烧友,还是商家,完全有理由对中国的发烧前景抱以信心,持以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