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HI---FI''理论 与现实 [复制链接]

1#

理论和现实存在距离,说得相当好。好的参数并不完全代表着好声音。我想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两样:1 把具体指标和听感结合起来,让指标可以为声音量化参考,此处并非说越好的指标,声音越好;而是打比方说,假如喜欢“有感情”“人声丹田厚”等等声音,那一定并非最低失真做到的,那么要做到多少的失真度呢?又或者说,有人喜欢速度慢的声音,有人喜欢速度快的声音,那么不同转换速率出来的效果又是怎么样的呢?50伏特/微秒和500伏特/微秒声音差别在哪?但很不幸,要做好第一点,一般器材甚至专业器材所提供的参数是远远不足的,也不是每个玩家家中都有AP测试仪器 2 把这些量化起来的数据建立一套系统,那么从此之后”我个人喜欢什么声“也就在具体科学中站稳住脚了,而不是说,我喜欢听人声,很厚很厚的人声,就是弱指标、低质素的器材,相反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量化的指标实现我所喜爱的声音。

最后想说一点,参数理论党不是以参数理论好就是好声,而是这些参数理论先行,其实HIFI到最后,耳仔收货。
分享 转发
TOP
2#

有人说,喜欢古董器材和很厚很厚声音的人是流氓,我想他们在科学中站稳住脚,能够以科学指导这种玩法,也就是“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了”哈哈。PS:我喜欢现代声(嗯!什么又叫现代声?怎么量化?会不会勾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