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声音的离箱感反映功放哪方面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19979|回复: 96
1#

分体的845应该不存在左右声道的分离度问题,我用的是天进的845s同样也是分体的,也是可以合并机或者纯后级的,房间的宽度是4.3(一边有点不规则),箱子是杰士的康沃,箱子面宽就达到65厘米,两边离墙也差不多65厘米的样子,用“皇帝位”试音碟测试,九点试音,第一点木鱼声是落在左边音箱的外面,基本上在墙上,第五声的木鱼声是落在两个音箱的之间,当然第九声的木鱼就落在了右边的墙上面了。我想我的箱子的面这么宽都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小箱子的离箱效果应该更明显。
所以我觉得,你用另外一台机器试音,离箱感很好,那么就说明应该不是音箱的问题和摆位的问题,只能是这个845做的不过关,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牛不行,天进的845好和贵的原因也在于牛要超过一般的机器,真正的耐高压,而且还是单晶铜和单晶银混编的。同样的845分体,有的卖几千块,而有的就要卖2、3万,还是有区别的。
分享 转发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2#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3-11-13 16:07:00 发表
兄弟。不怕得罪讲句。你个到现在把声系。死到臭。点解。木地板加木架起有不死之理?还谈何离箱感?

楼主已经说了,另外一台机器的离箱感还是不错的,木地板和木架可能是有一些影响,但绝对不是决定因素!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3#

回复 28# Peterlo2011 的帖子

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我以前用的是爵士的木架,贵族的箱子,小提琴就非常好听,枪文叫什么来着,对,“娇艳欲滴”脚架也不过是黑武士!
我自己现在用的是范天臣的架子,承认架子的改善一定是有的,大概只会在10%以内,而且是在系统正确的情况下!从来没有听说过用木头架子会把小提琴播成二胡的,看来还是我的见识太少了!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4#

回复 34# 亦空亦有 的帖子

兄好,既然问到我了,我就知无不言了,但是只能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不一定是绝对的!
我觉得,所有的配件调整都不能孤立于系统之外来谈,所以说有什么这个架子,那个垫子,什么什么钉等等能够对系统发生起死回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神棍”。这些东西有用吗?,当然有用!用处大吗?当然大!但是得有一个前提,你的系统配置基本上正确,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档次,会对这些东西的改变产生一些反馈,我就见过对更换200块和12000块的线无动于衷的系统,而且这一套系统也不便宜。所以说这些配件永远都是锦上添花,千万不能指望他雪中送炭。
书架箱脚架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认识到了,我以前也玩过书架箱,脚架也是黑武士,我就一直觉得声音略微有点死(但是这个程度个人看法不一样),但是惭愧的是一直没有舍得买一个范天臣或者SA脚架,因为一直想放弃书架箱,所以就没有再投入的动力了。
音响玩到最后,越来越感到人与人之间听感的差异性,所以越来越不相信绝对的东西,我感觉出于种种原因,商家也好,烧友也好,一般不会讲“白的”说成“黑的”,将“无”说成“有”,但是程度上的差别往往是可以被利用和夸大的。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真正差异。所以个人觉得他人的听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好不好一定要自己去实地甑别!往往的结果就是“既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差”当然这个他们已经是两拨人了。
具体到你的这套系统来看,前端除了那个土炮845,其他的应该来说都是不错的东西,箱子我不是太了解,想必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方,所以说就是什么架子都不用,全部鸡线,出来的声音也不至于变味,你自己也试过用ARC推这个箱子还是有模有样的。所以根本的问题还在于这个845身上,我觉得有两个可能性,第一,这个机器本来就是垃圾。第二,与你的箱子不搭。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的建议是放弃这个机器,还是围绕着ARC来调整。该换架子的换架子,该换脚架的换脚架。这个其实就是像股票一样,不要总是在一只垃圾股上面不停的补仓,如果这个股票跌五年,那你补五年,那就完蛋了。而要敢于在涨的牛股上面补仓。强者恒强,道理是一样的。我以前一个帖子就说过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13792.aspx,兄可以看看。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5#

回复 35# Peterlo2011 的帖子

我从来不否认我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我的摆位也经过了多次调整,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但是分清楚是系统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这点功力我还是有的,而很多人(包括兄)喜欢一概而论,我的理解只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好像看到很多日本人在区区10平米斗室里面玩双18寸的音箱,就非常武断的下结论,一定玩不好。殊不知人家不是傻子,很多的经验都是经过N年实际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有些地方看似不合理,其实可以说是妙到毫巅,好过我们一些纸上谈兵。
我最看不得评论音响笼统、绝对,喜欢用“一点定生死”!我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音响应该是辩证的,有机的,有利和无利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转化的。而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也是相当的复杂的,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点都不为过。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定量”和“变量”的区分,而发烧友的悲哀往往就是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区分,当然”定量”和“变量”也在不断的转换当中,机械的认定和辨识,而不去根据实际情况去修正肯定是要犯错误的,而实际上最大的“定量”是人,最大的“变量”也是人,这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加上三大件,线材,电源,配件等等整合在一起,那么多的品牌,那么多的产品,真正是如镁声兄曾经说过的“变化无穷无尽”
毛泽东以前曾经说过“麻将里面有哲学”,这句话的意思是麻将里面有“必然性"和“偶然性”,而且互相转化、互相制约。所以才会有不怎么会打牌的人能够赢很会打牌的人的例子,但是又不可能一直都赢。长时间还是概率起决定作用,所以才会有“三分牌技,七分运气”这句话。
我觉得毛主席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玩音响,玩音响是需要懂一些辩证法的。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或者是走上极端。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6#

玩音响是一种爱好,兴趣,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经常跳出来看一看。
这就牵涉到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了——音响心理学。人都有这么一个心理“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所以往往会对不能拥有或者刚刚拥有的东西十分专注,从而过分的夸大了这些东西的作用与比重,举例来说吧,你是一个老烧,今天刚刚换了一条电源线,一耳朵的区别马上就能够听出来,那么这个改善(姑且叫改善,其实大多数是改变)在你的系统里面能够占多少比重呢?感性的,夸张的朋友可能就会用翻天覆地、换线如换机来形容(实际上我现在也喜欢用一些激烈、吸引眼球的词了,呵呵),客观、保守的会用提高百分之多少来形容,其实相对于你的整套系统而言,其实真的只有一些细微的改善。这时候如果有一位不玩音响的朋友,或许根本就听不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你的系统在你朋友的眼里,一直就很棒了,而且也不是他所拥有的,而在这些在你来说是你已经拥有的,司空见惯的,你系统里面的那些诸多优点已经长时间的被你忽视了,而你希望得到的改善才是你眼里、耳里的全部,今天通过你的金钱和努力,终于有了一丝丝成果,怎么能够让人不兴奋呢?所以一些夸大也就情有可原了。
这就是发烧友的通病!虽然我也经常这样!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7#

回复 41# 醉心山庄 的帖子

谢谢兄的认同!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

回复 42# szlghyj 的帖子

这样的文章不把嫂子吓跑才怪呢!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9#

回复 39# Peterlo2011 的帖子

兄说的问题,我从来就不否认和回避,当初入手这个箱子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房间可能会成为这个系统的一个瓶颈,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我也希望能够有一个9米x5米x3米的独立听音室,然后将音箱摆在离后墙3米的地方,那样我什么处理都不要做,乐享其成!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虽然我的客厅是完完全全达到上面这个标准的,但是我还是放弃了,我宁愿窝在16平方的小书房里面“受罪”,也没有将箱子搬到客厅,这个其实就是妥协,而且是我自觉自愿的妥协,如果兄能够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我说的其他,就应该不难理解了!
即使这样,我也只能同意兄说的问题是存在的,而不能同意兄判断的“程度”,因为以兄的习惯,夸张成分居多。我的箱子是5月份到家的,由于箱子较大、较重,所以只进行了两次正式的摆位调整,第一次时间较短,第二次大概耗时一整天,第一次摆位依据以经验计算为主,第二次则是用专门的调音软件认认真真的进行大范围的摆位试验。现在的箱子离后面大概在70cm左右,两边离侧墙65cm,因为中间还要留出120寸投影的空挡。其中的过程就不赘述了,其实我想说的是摆位很重要,但是也没有必要将其说的那么神秘,稍微有经验的发烧友,在看到房间的时候,基本上就会判断出音箱大致应该放在什么位置,难的是耳朵要灵敏,需要在微调中记住每一个位置的变化,因为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最佳的位置,所以需要多次回到你自己觉得好的那个位置比较。所以就我这个房间来说,可能的确还有进一步微调的可能,但是大的位置不可能离谱到哪里。
话再说回来,兄的这个80%或者30%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我实在不明白,我觉得就音箱摆位而言,对系统影响最大的不外乎音场了,而对小音量下可以所评论的音色、音质、细腻度、水分等等诸多影响到系统的因素,影响甚微!那么仅以一个中等音量以上的音场不好,就将一套系统其他的优点完全抹杀掉,是不是有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呢?想当年老关的”小音量美学”可是风靡一时,被很多资深玩家所称道。那么在兄的概念里,老关的东西基本上可以拿去填海了,因为音场真的不怎么样!所以看来每个人的着眼点不一样就会导致他的评判不一样。我也可以说一套非常专业、非常直白的系统因为缺少了一丝丝的情感,那么它只发挥了30%。因为在我看来情感表达才是一套系统的灵魂,灵魂都没有了或者不完整了,给30%就不错了!能这样评判吗?当然不能了!就是按照刘汉盛的标准,也是20要,而不是一要或者两要。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