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9-30 0:03:00 发表
我正用一种3M的纸垫,声音效果很好,身边用不同唱盘的好多用家都在用,不乏clearaudio,linn的用家。
但纸垫遇静电很麻烦,正在物色更好的。
用薄的导电橡胶?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10/21 19:14: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2#

至今还没有见到任何一篇有说服力的、能能证明抗侧滑装置有存在必要的论据。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3#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0 9:07:00 发表
前面讲到用卡纸制作唱片垫,但一直有两个心结,昨晚灵光闪动,今早动手制作
两个心结是:
1,卡纸硬度还是过高,而且有曲翘,凭借唱片自身的重量难以压平
2,卡纸表面过于光滑

手头宣纸很多,一直想用宣纸制作唱片垫,但宣纸过于软薄而且韧性不佳,也就没有试过。昨晚突然想到字画的装裱工艺,于是今天一早起身动手制作了一张,做完后在唱盘上用喷壶薄薄的喷层水,再把宣纸唱片垫覆到上面,刷平。等水干后,开声
不错,很中国!将进酒很长,不如写上“钓鱼岛”。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4#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0 9:45:00 发表
旷版是比较严谨的,小弟不是,拿偏压说,严谨的做法就是精确调整,尽可能抵消唱纹的内甩力,可小弟认为这种调整也只能说是尽可能,而且以我的实际听感确实是不加比加了好听,耳朵收货,甩掉偏压!

从理论上,我的做法是不够严谨的,因此富胜说我全是谬论也不无道理。
坑纹是油门,抗侧滑是刹车。放唱片加上抗侧滑就是带刹行车。内耗。油刹同施也许会有车速稳定一些的很有限的正面效果,但绝对是得不偿失。是针杆内歪最大的元凶。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5#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10-10 16:21:00 发表
Wahat?  兄的比喻 = 拖刹 !!!!

有空偶就转录个别因侧滑力、抗侧滑力关系设置不当 和 施针压不当,在长久使用后造成黑胶唱片永久不可复原的伤害给您听。不过等我找到相关唱片做题材先。

非常期待张兄的实践验证!到目前为止我仍然不认为因侧滑设置不当,会造成唱片永久磨损(其它方面如水平等调试到位的情况下),想必这个的工作量会蛮大的,辛苦张兄了!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6#

斗胆在大师们的讨论中插个嘴,仅个人观点。

请问邝版,假如唱片纹不是螺旋形而是同心的圆圈,在某一圈旋转,此时唱头唱臂不变仍旧有补偿角。您认为是否仍存在侧滑力?

适当的针压肯定是必要的,从微观上来看,因针压改变而改变的东西太多了。
使用中,外侧沟槽施加力量使针往内上方向运动,而内侧沟槽施加反作用力,此时若没有向下的力量抑制,则唱针必定上滑乃至脱离轨道(针尖在内外坑纹间来回摩擦撞击),因此需要第三种力的加入,也就是针压了。这是个三角的关系,这三者之间达到一个最平衡和稳定的状态时,就是发挥最好的时候。调较针压实际上就是奔此目标而来。

正如蒋兄所说,针尖实际上是在沟槽的坑纹间左右摆动而不是朝着轴心线性运动。因“悬挂、阻尼”的弹性作用,线性运动的只是唱臂和唱头(理想的状态),其实也就是我们要调整达到的目标。这也是对顺性、阻尼会有一定的要求的原因。

关于侧滑力我还是认为利极微而弊无穷。基于描述极为繁复累赘、且未必有人认同和看得下去的原因,就不再多费口水和多招口水。
对于抗侧滑,或许有的厂家认为有必要,有的认为没必要。因为绝大多数用户都认为为需要此功能,为了市场而增加抗侧滑装置也非不可能。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正确的...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7#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10-12 20:24:00 发表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2-10-12 20:07:00 发表
向心力?!
向哪个心?产生什么力?

这里起码有三个心,地心,唱臂支点心,唱片轴心。如何向?怎么力?

所谓,因唱头向盘心移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很多人会认为有一个向心力;这个移动惯性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也会被左边槽坑自然抵消。

故此很多人执着于这个力是多余的。
原来一直争论的一个是风一个是牛,说的是两回事...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10-16 22:02:00 发表
如果有效长度为负距而非超距,补偿角还会产生向心的侧滑力吗?
赞同。无论补偿角是什么角度均可把唱头视为唱臂的一部分(不妨把唱头想象成跟唱臂是一体的),只要针尖是没有方向性的圆锥型,补偿角度与侧滑就无关。

负超距范围针往外围走、超距范围针往内圈走,这都是假象。实际上针尖被盘带着是在做圆周运动,只不过被臂轴拉住了,没法跟着那个接触点做圆周运动,进而走向靠近圆周运动的方向去。而实际使用中,为了尽量正切必须要有超距,在超距范围,针总是被带着靠近圆周运动的方向移动,体现在唱盘上看起来就是向盘芯“侧滑”。

各位不要忘记,以上的一切都是基于针尖与盘面接触为前提的,如果针尖与盘面没有接触,那么这个“负超距范围针往外围走、超距范围针往内圈走”的侧滑力就不存在了。

而在实际使用播放中,针尖与盘面却恰恰是没接触的。接触的是针末端的两侧与内外45度斜面的沟槽。那么这时的“侧滑力”是否依然存在就有待商榷了。
退一步说,即便存在(等更多的论据和实验来证明),相对于沟槽的45度斜面和地心引力共同作用力,这不知是否存在的“侧滑力”是否微弱得不值一提了呢?

基于此,本人依然对于实际应用中使用抗侧滑的做法保留意见。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9#

之前做过的一个实验,也有助于说明一些问题:(有兴趣者可以看看,603楼: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3434-61.aspx
那个小实验,虽然很简单,但最起码可以明白一个事实:在循迹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加了抗滑只会让正确循迹变得更加难以实现。而在同样恶劣的循迹条件下,去除抗滑设置不仅完全没有起到负面作用,实际上反而起到了完全正面的作用。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10#

菜鸟问各位大师一个低级问题(注:针尖、光面测试与针尖侧面、沟槽实际播放的条件不同运行状态不同不拿来说事):
侧滑力哪来的?如何产生?为什么“侧滑”一定是向内的?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11#

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至今尚未看到,关于侧滑是如何形成、或者是否存在的真正有说服力的理论。我没有理论否定它的存在,也见不到能证明它存在的理论。

而我在自己的实际实验当中,证明了抗侧滑在循迹及其它问题的负面作用,因此我不会去使用这种装置。

在抗侧滑这个问题上,肯定者依然肯定,否定者仍旧否定,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陈腔老调再议此问题不会有突破,也没什么实际意义,请大家还是展开其它方面的话题吧。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