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教关于夜莺小夜曲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不是流水声,而是风声和海浪声。出现一秒以内的我就不一一列出了(有好几处的),出现一秒以上的分别有:

1、00:02 ~ 00:09
2、01:41 ~ 01:46
3、02:09 ~ 02:15
4、02:31 ~ 02:33
5、02:51 ~ 03:10
6、03:54 ~ 03:58
7、04:27 ~ 04:32
8、05:10 ~ 05:24

暂时就发现了这些,若有不全,望其他网友补上。鉴听唱片:西德无字满银圈01(首版CD),音源:Protools10.0 & AVID HD/3。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4-09-20 20:49:30
分享 转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

大家再细心地听一下,共有多少只鸟?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14-9-24 8:3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4-9-24 7:00:00 发表
大家再细心地听一下,共有多少只鸟? [/quote

能听出雄鸟还是雌鸟不? ^_^


有雄有雌,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左有右。嘿嘿 :)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





Philips 412322-1,马斯特里赫特沙龙乐队演奏《 夜莺小夜曲“Serenata”  》






荷兰压盘首版内标:




Philips 412322-2,马斯特里赫特沙龙乐队演奏《 夜莺小夜曲“Serenata”  》





西德无字银圈01 首版CD:










.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4-09-28 07:08:09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

原帖由 无胆匪类 于 2014-9-29 15:31:00 发表
这张CD怎样看也不象是银圈呵


不像银圈,哪是啥圈?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

原帖由 无胆匪类 于 2014-9-30 15:22:00 发表
时光兄,我当然知道什么是银圈版。只不过看见张兄的拍摄技术太屎,看不见一点的银圈的样子,和他开个玩笑罢了,呵呵


国庆愉快!多谢批评,哈哈。不过,您看图不够认真哈,CD内圈反射出的是一黑色卡片机和其镜头的影像。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

回复 34# 无胆匪类 的帖子

原帖由 无胆匪类 于 2014-10-7 23:02:00 发表
我也听了,以往没仔细听,现有张兄带路,果然不同凡响,是种比较另类的音乐,但鸟叫声也太实在显了些,把原有的音乐都掩盖了

原帖由 无胆匪类 于 2014-10-7 23:03:00 发表
有种喧宾夺主了吧

这个唱片的第一首《托塞利小夜曲》,本身后期制作是存在着较大问题的,我甚少听这首,一般也是从第二首《雷哈尔金银圆舞曲》往后听,其问题不在于鸟声及背景混合的风声与海浪声,而是乐器声音本身的录制问题。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

回复 37# HAYDN 的帖子

原帖由 HAYDN 于 2014-10-18 17:23:00 发表
音效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这只是用来调整、考察系统的一段罢了。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听到的不是好事,而听不到的才是好事,通常后者较易得到满足。 嘿嘿~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

原帖由 工匠99 于 2014-10-21 23:40:00 发表
碟源和器材各不同,不要太钻牛角尖了,


这只不过是非常非常简单的常识罢,远远未达到钻牛角尖之高度。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0#

回复 40# 无胆匪类 的帖子

原帖由 无胆匪类 于 2014-10-21 23:31:00 发表
呵呵,这的确是个问题,没有出色的试音碟,试不出整个系统的平衡度,但如果太专注这些音效,又可能被认为是纯音响派

古语云:勿以己之方寸而度人。就好。

您留意一下第一首《托塞利小夜曲》小提琴的高把位声音跟其余十首演录的小提琴声音有啥不同?便明白我为啥甚少听第一首了。别说什么是由于唱片的压盘或者是版次问题,不管是CD还是LP,最顶尖的版本版次我已齐集,以前也听过N个不同版本及版次的唱片,同样亦此。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