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1#

回复 7# 阿杰 的帖子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9-25 22:02:00 发表
软盘纵有千般好,可在最辉煌、最灿烂的时候却总欠了那么一口气,整个音乐画面会有凌乱感。
中、低档的唱盘也就算了,但玩到如此高级的软盘,始终会有块心病吧?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硬盘难以隔绝振动?
关键要看你的地基以及承重平台的设计和建造,再附以减震板甚至零震台,其效果肯定会让人目瞪口呆。

哈哈....顶顶您这句先得!

这里我就借用富盛的一句话:重量级硬盘 + 零振台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黑胶平台。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10/21 19:14: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

重盘单从加重脚部的重量是不够的;软性物质可以很有效地过滤高频谐振,但对低频谐振的过滤就不足;相反,重量级硬脚对低频谐振的过滤很有效,但对高频谐振的抑制就比较有限公司。所以小弟一向也喜欢用多层软性物质和硬质物质作重盘的避振。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

回复 97# Dr kuang 的帖子

越高档、针尖拾信处越细的唱针对这个误差反应越明显。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

回复 85# 蒋鹏 的帖子

蒋兄其实明不明白我们在别帖中谈开的 0.01mm 出错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谈的0.01mm出错好象不是谈超距误差啵,是谈厂家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而已。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9-27 9:53:00 发表
正切臂单考虑循迹很优秀,不过又要解决悬挂系统灵敏和稳定性问题,还有运动质量过大,和轻针压唱头匹配效果欠佳的问题。
举个例子,VDH的唱头悬挂很软,适合针压是1.3克,这个以分析力高著称的唱头就令很多正切臂用家纠结,过软的悬挂系统甚至不能带动正切臂正常运动,轻则失真,重则跳线。ClearAudio为适应自家的正切臂,推出的唱头針压达2.5克,硬悬挂解决了正切臂运动质量问题,但又影响了针尖捕捉唱片微细坑纹的能力,有得有失。
所以,现在顶级唱臂中枢转轴结构和正切臂并存,用家根据两种不同结构唱臂各自特性选择,选配适合匹配所用唱臂的唱头才是关鍵。

Kuang 版谈到点子上了。赞!

这个事情要视正切臂的寻址能力如何了;如最新款的 clearaudio TT2 正切臂,小弟装过一个只有7克左右的唱头上去,测试其能正常寻轨的最低针压是0.8g;乘载 7克重唱头以 0.8g 针压能正常寻址的弧型支点臂也不多。当然,唱头悬挂越硬对正切臂越有利,但不能针压太大;如ClearAudio 新款的唱头都是2.8g 针压的,这个可不是偶的茶。个人觉得 MICROMAGIC 的 Magic Diamond 和 Silver Spirit 唱头配 ClearAudio 正切臂会更出色。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9-27 18:24:3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

回复 102# 蒋鹏 的帖子

您好蒋兄!
无所谓的,请继续谈讨。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

回复 114# 正天飞云 的帖子

您好正天飞云兄!

图2 帮忙放大一些,小弟要收藏这个图。先谢!

播到内圈这个事情上,2 X 85 微米的菱形针尖的拾信能力是最好的,不过这类针尖对唱片品相、成色要求极高。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9-28 16:39:4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

针尖过粗(大于 4 微米以上)和日久使用磨损、唱头悬挂老化和品质不良、针尖运行曲线与正切线偏离太大、黑胶系统各部件谐振不良和调教不周、唱片品相差、刻纹刀磨损较大、模具制作不良、压碟品质不过关.....等原因均会造成内圈播放时失真或拆声。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

回复 118# 正天飞云 的帖子

有空定会去看和学习一下,非常感谢!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0#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9-30 21:35:00 发表
不是,具体我也搞不清楚。是香港科技大学一个教授搞的,是一种由两层方向交叉的纤维组成的,蓝白相间,既像布又有点像纸的材料。教授本人是LINN12的用家,测试了很多不同的材料之后找到声音效果最好的。经过测试在金属盘和亚克力盘上使用效果都很好,在LINN12上优于原装羊毛垫,在CLEARAUDIO上优于原厂碳素垫。
很薄的唱片垫对于不方便随时精确调整VTA的用家来说很实用,因为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唱片用这种垫来微调VTA,十分方便。唯一就是唱片带静电时会粘起来,十分讨厌。
很多薄垫都不能离开静电的吸附;这种薄垫最大的问题是直径比唱片细了1.5CM左右,所以当垫被静电吸在唱片上时操作就较麻烦;如果垫的直径做到比12寸LP大3mm左右就没事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10-01 12:26:4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1#

比较搞笑的谬论!本来也想点点这三思脑袋瓜的,不过见其这么自信无知和自大,也懒得和他点睛;反正让你怎样调整也是无法达到正切线的,觉得这样调整是对的话就坚决以你自己认为的方法来调整吧。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10-4 15:09:00 发表
无知的人又怎么能开巧呢?
下次你收徒弟或学生时也应选择些有点资质、有些基础知识和逻辑性的。看了你们俩的答问,偶都笑起来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189楼已经讲过了,在此不想重复。你们继续吧。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回复 211# 蒋鹏 的帖子

黑胶系统出现破声,主要与 117楼 所提到的原因为主;在这种情况出现时就要找出拆声的原因。

一般,一个新到手的唱头,最好以厂家提供的针压范围的中间值为基础来施针压,听一下效果如何后;再在这个中间值上增加 或 减小一些针压后,再听听总体效果那个好就取那个;最佳效果通常会在厂家提供的针压中间值上 ±0.3g 内。针压过重声音会发硬、木,解析力和活生感降低;针压过轻声音会较软、浮 和 结象不佳。

使用已久的唱头,如果出现拆声现象时,不建议增大唱头针压来降低这种现象。使用已久的唱头出现拆声,原因多数是悬挂已松 或 针尖磨损所造成,这时增大针压非常伤碟。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最好把唱头寄回厂家 或 有资质的合格维护商对唱头进行正确的保养,或更换新的唱头。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回复 215# 蒋鹏 的帖子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6 21:24:00 发表
我08年开始维修MC唱头,去年停止了维修业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多次看到二手市场上有我修过的唱头出售(卖家没有说有修),我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有很大的罪恶感,加之后来唱盘业务繁忙,就干脆停掉了这个业务。但这几年的维修经验不但让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MC唱头,而且能够深入剖析各家的唱头。总的感觉是针尖是决定声音的最重要因素,当时我想自己生产MC唱头,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针尖,最终就放弃了。经常在显微镜下观看针尖,感觉针尖磨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前提是天然钻石针),我修过的最古老的唱头是一款60年代的单声道SPU,外壳已经斑驳,但针尖状况依旧良好。而唱头老化最快的莫过于阻尼橡胶,一般一年时间就会有老化迹象,特别是南方,很快阻尼橡胶就会与绕组粘连到一起,阻尼橡胶不好的甚至会开裂,此时依旧沿用原有针压显然不合适了。 即使阻尼不会老化,但唱头组装完全是手工活,就凭手上的力道来保证唱头绕组、阻尼橡胶圈还有安装座的紧贴,也就是说通过手感来决定具体阻尼的大小,人手的感觉不会那么精准的,因此厂家会给出一个建议的针压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针压值,所谓的针压取中间值,只不过是想当然罢了,但却误了多少烧友!

非常敬重蒋兄的从业道德手操。赞!

以下两个方面与蒋兄的论述抱有不同意见:

1、(经常在显微镜下观看针尖,感觉针尖磨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前提是天然钻石针))
===================================
决定针尖磨损的快慢有多种原因:1、针尖的用材和形状;2、唱头与唱臂的匹配是否合理;3、唱头、唱臂调整和使用是否完善;4、最重要的是唱片的品相、成色状态如何;…..等。这些事情都会直接影响针尖的使用寿命和磨损状况。曾目睹一位黑胶烧友,唱头(钻石针尖)在不当的搭配、调整和唱片品相较差的环境下大约使用了500小时,针尖已出现明显的磨损现象。

2、(但唱头组装完全是手工活,就凭手上的力道来保证唱头绕组、阻尼橡胶圈还有安装座的紧贴,也就是说通过手感来决定具体阻尼的大小,人手的感觉不会那么精准的,因此厂家会给出一个建议的针压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针压值,所谓的针压取中间值,只不过是想当然罢了,但却误了多少烧友!)
========================================
唱头大多数虽然是人手安装,但同时也会使用大量的附助工具来安装唱头各部件;其次,在业内较有名气的唱头厂家和OEM厂家,唱头出厂前都会经过严格的检测检验,也会把唱头的检测数据和报告提供给用家;并非如蒋兄说的这么落后。

其实,厂家给出的针压范围是这个唱头在全新状态和特定条件下检测出来的最佳针压范围值。因唱头数值的基变性较大,就温、湿度的影响也会造成唱头出厂时的数值产生变化;且全新唱头与已入状态的唱头在调整数值上,也应视状况在厂家给出的范围值内合理地设置;其次,厂家会考虑用家在唱臂上的搭配和兼容性等原因;故此,厂家才会给出一个针压的范围值,而不会具体固定一个值;这个数值范围的定意并非如蒋兄所说:因“通过手感来决定具体阻尼的大小,人手的感觉不会那么精准的,因此厂家会给出一个建议的针压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针压值”。

其次,一个大厂出品、有标准、有检测报告的唱头(山寨品除外),在全新首次使用下,以厂家出具的针压范围中间值为基准,然后上下加、减小许针压,取其声音和唱臂匹配的最佳值;这一操作方式,至于蒋兄信不信,反正偶相信。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回复 233# Dr kuang 的帖子

以前和现在,虽有厂家也考虑 和 开发一些易装配、易用性高的黑胶系统出来供一些动手能力不太好的黑胶用家,但往往效果是要妥协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回复 225# 蒋鹏 的帖子

蒋兄好!
充分理解蒋兄不再维修唱头是对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

原帖由 牛仔 于 2012-10-7 14:13: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10-7 13:24:00 发表
以前和现在,虽有厂家也考虑 和 开发一些易装配、易用性高的黑胶系统出来供一些动手能力不太好的黑胶用家,但往往效果是要妥协的!
一个正切臂玩家的最深刻体会啊!

如V15唱头+君子300之类,精调与不调也没啥所谓和意义的噢!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回复 238# Dr kuang 的帖子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10-7 15:50:00 发表
已前是几千元入门级会有预裝唱脣系统,现在已经有万元级到数万元级的预装系统,最近刚好有朋友分别买了ClearAudio和JR的,无论精度和质素都不错,拆包裝到开声不到30分鈡。

kuang版所提及的黑胶套装,其可调性是很大的。

我想讲的是:如一些唱臂和唱盘的设计为掏方便用家,特在唱头盖上只开两个镙丝孔(没有轨道)唱头安装的位置被固定了,和唱盘臂坐也固死了中心距;这类产品安装了盘、臂、头后,只要调整一下针压和VTA就搞定了;日后如想升级唱臂和唱头,将会带来较大的局限性;故此有很多事情就要妥协一下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