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年我所盲从的发烧天碟! [复制链接]

查看: 70078|回复: 255
1#

回复 1# 席音 的帖子

请问楼主:

试听≪童话≫那CD时,试听的CD是什么版本和版次的? 头版LP听了没有?

《童话》如单以试音碟来衡量的话,就真有点可惜了!

望楼主详述..........!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7 14:22:5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3/9 9:14:2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

回复 34# LGZ890 的帖子

原帖由 LGZ890 于 2012-2-17 11:31:00 发表
1.中文名称:童话
英文名称:Fairytales
发行时间:1986年
地区:挪威
语言:挪威语
简介:
唱片编号:ODIN NJ 4003-2
专辑介绍:

童话这张碟;对器材的要求极高;原先我与你们一样;没办法听完;不是缠绵无力就是干刚苍白;现在器材变样后;特别是线材的提升后再播放时你会听到掉眼泪。又买回一张LP;那效果要生要死它说了算;愿共鸣!

嗯.......有意思!

CD比头版LP当然就差远了!
小弟曾把这LP比喻为《人声与钢琴的奏鸣曲》,这样的比喻可能不符合曲式结构,只是玩笑而已!

单从音色、音效这方面来品味《童话》这唱片还是末够的!该唱片要用 “ 心 ” 才能感受其奥妙之处,非 “ 音质 ” 可作代言词!

“ Radka主唱的这张大碟,Radka那缠绵动人、沾糖裹蜜的歌声,总是彻头彻尾流露出几许淡淡的忧愁,在晶莹剔透、和谐丰满的琴音背后,隐匿着的是一份浑然天成的音乐感染力,闻者不由暗自神伤、泫然欲泣.....”
===============================================================================

谁知道:该唱片为什么会在晶莹剔透、和谐丰满的琴音背后,隐匿着的是一份浑然天成的音乐感染力,闻者不由暗自神伤、泫然欲泣........和在背后总是流露出几许淡淡的忧愁吗?

如知道Radka在灌录完该唱片的数天后发生了什么事、她是在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下灌录这唱片和知道一个歌手在一种怎样的心景下才会演唱出这样的境界,便会理解该唱片的价值所在!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23 23:37:2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3#

原帖由 席音 于 2012-2-16 23:58:00 发表
2.Rehearsal /The Latest in Digital Experience 试音天碟:打烂玻璃
专辑简介:
名闻遐尔,口碑载道的试音天碟 REHEARSAL[打烂玻璃],全碟的像真程简直惊人,如果哪位发烧友不知道《打烂玻璃》为何物,估计也就算不上发烧友了。 由于录音实在太逼真,而高频动态又大得惊人,惨死在这张碟下的高音喇叭也算是“石榴裙下鬼了”。这张号称HI-FI录音史上最惊人

这唱片不值一提!

不过楼主的回评实在太有才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8 14:52:55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

回复 34# LGZ890 的帖子

这唱片个个烧友也说第一首,为什么很小人谈第八首的!

LGZ890先生可否点评一下第八首吗?

其实《童话》这唱片第二首开始才精采!尤其是第八首;大家不妨听听。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8 14:51:09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

回复 52# mxtq 的帖子

您好mxtq兄!
请老兄别这样称呼小弟,受愧不起!

《童话》这CD,真真正正的首版内圈是:透明胶圈,内圈里一个字样也没有的,CD编号是:ODIN CD-03;其它所有版本头版或再版无法相题并论,差远了。但是这张首版CD也无法与头版LP相题并论,也是差远了。

这唱片虽不浊,但编入天碟还是未够班的!不过这唱片有非常高的纪念价值!

楼主所说的ODIN NJ 4003-2那张已是 再、再、再、再.......版了,所以有时评测一张唱片拿了个 X 版试听,不要把它演、录一下子就打掉(特别是新版的),只能论某个版本和版次怎么样。至于曲目内容个人喜不喜欢就另一码事了。呵呵

《童话》首版CD是这样的:(只上图30分钟、等下就会删除)!
[attach]349222[/attach]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8 16:06:0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

回复 55# 金音符audio 的帖子

老兄开玩笑了,为什么您会说不是首版呢?
这张CD是86年首批上市的,没有比它更早了(首批个别电台版CD除外),以前国内也没有得卖。
而头版LP编号是:ODIN LP-03。哈哈!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8 16:06:3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

回复 57# 金音符audio 的帖子

噢.....原来您是说这种,但这种不是最早发行的,某张唱片在全球第一批发行的才能说是首版唱片,其余其它公司发行的只能叫 “ 某某公司发行的头版 ” ,与首版意义不同的。

至于声音取向就见人见志和唱片与系统声底的搭配和个人喜爱的口味了。因每个公司发行也会再混音,最好还是拿张首版黑胶来参照,那个发行版本最接近头版黑胶就为佳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8#

回复 59# 金音符audio 的帖子

原帖由 金音符audio 于 2012-2-18 16:26:00 发表
白面的首版,我很早买了,不及此版,有机会你找张对比一下,哈哈!

以上我所讲的《童话》版本是同一公司发行。

打了一大篇字,突然没了。

您说的版本和80年代末日本三洋SA内圈的以前也对比过;您说的那个版本在我处相对首版而言:人声会单薄一些、飘逸一些和维美一些,钢琴的底韵也没有首版的好,这可能是大家的系统不同或唱片压碟的流水张次问题吧;而日本三洋版就界于两者间,但中频会木一些。对比头版黑胶的话,现手上的那张首版各个要素是最接近黑胶的,只是密度、信息量、张力、通透度逊色于头版黑胶和人声与钢琴的形体相对黑胶会大些。

请问您的体会与我有什么不同?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

回复 63# 金音符audio 的帖子

对!
所以我就说有点 “ 木 ” 了!
日版大部份的人声和小部份的古典CD都有这个现象,但部份古典CD还是很好的,并且西德是没有发行过;特别是日本SONY 80年代初压碟的(细凸字版)古典CD,这种现象就很小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8 18:38:49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