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纯属胡诌 [复制链接]

1#

拜读STEVEH的大作,如清泉流过炎热的夏日,有暑气顿消的感觉。
身处同一个深圳,深感荣幸!
有很多时候感觉身不由己,平生所学和追求的东西,告诉我们向善向美,
但在现实中屡屡碰得头破血流,是继续战斗?是退让?还是随波逐流,都是
让我日日纠结夜不能寐的问题。这个时候听音乐变成了偷闲和逃避的方法,于是
心浮气躁,越来越难静下心来听。。。。。。。。。
回想当年读书的时候,一个随身听一盘磁带可以让我反复听到记住每一个音符,
现在那些音乐还在,可爱乐的心已经变了。
我常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听老歌,我觉得感动大家的不是那些旋律,而是
再也回不去的听那些旋律时的青春年华。。。。。。。
请STEVEH兄继续写下去,和我们一起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1/5/6 1:00:5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其实讲到国产器材和进口器材的差异时,大家老是说:国产器材的设计师只懂技术,但音乐素养差,所以设计不出好的作品。其实对于一个器材来讲,技术和素养缺一不可。
对于电子方面我懂得不多,但我玩吉他很多年,就电吉他而言,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块木板上面装上拾音线圈等,零件就那么几十个,太简单了,但是还是会有普通工匠和制琴大师的差异,手工定制琴被称为:CUSTOM SHOP,一个合格的CUSTOM SHOP制琴师,可以根据乐手对希望得到的声音的描述,选择合适的木材/拾音器类型,品丝/弦长等,做出的琴,通常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对声音的需求。这就是一个大师的基本要求,从艺术修养的层面,他能根据客户的要求想象出客户想要的声音,从技术层面他知道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可以做出想象中的声音。
我想音响器材也一样,欧美的工程师知道正确的交响乐是什么样的声音,也知道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能最大限度的做出能重放这种声音的器材。现代HIFI的听音都是以西方古典或流行音乐为基础的,而不是中国民乐或戏曲,这是国内设计师所不熟悉的领域,要提高也很难。而现代HIFI设备都是用电子元件和高科技材料制作的,对这些器件制造和性能的理解,我们的工程师也落后西方很多年。所以综合起来,我们从技术和艺术两方面都落后了,所以我们感叹欧洲设计师可以用平价的元件设计出优质的器材,因为我们的理解不如他们深厚,也常感叹美国设计师可以用高科技复合材料作出天价的HI-END器材,而这些元件我们自己根本造不了。
但我个人认为,所有的差距都是可以弥补的,中国人天性聪明,吃苦耐劳,文化方面又能做到兼容并包,所以从近20年中国国产HIFI的进步,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巨大的希望。而我们下一代在音乐方面的素养一定高过我们,就我们小区每天傍晚有近15%的窗口都会飘出小朋友们练习钢琴/小提琴等的声音,他们长大了,对西方音乐的理解一定比我们有基础,再加上适当的科技教育,对未来我还是充满希望。
再说了,一个国家实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他的文化的强势与否。等有一天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说不定全球的HI-END器材是以能播好京剧/昆曲/二胡/琵琶等中国音乐为检验标准,外国人也会说那个年份的那一个版本的河北梆子录制的更有味道呢?国内的设计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和支持,条条大路通HIFI。
TOP
3#

真的结束了吗?
虽然有些不舍,但是点到为止也许是最恰当的,
虽然你不买电视和空调多少有些让我惊讶,但是
对物质的要求越简单,给心灵留下的空间就越大。
同在一个被外界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相近的年龄,
让我更加佩服你的心态和见地!
虽然无法一下子吧理想的状态和生活工作马上结合起来,
但心里有了一个目标日子会显得从容一些,
拜读文章很有收获,再次谢过!
TOP
4#

回复 260# steveh 的帖子

正是别人的反对给了我们更多陈述的理由,有争论是好事,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所以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说过了就过了,看的人各取所需,足矣,删它作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