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我小小意外了一下,能看出来是什么东东么?-- 陈坚胜前辈的CD... [复制链接]

查看: 63125|回复: 414
1#

前阵子,白天鹅音响展上,陈博士推出了他的无感CD贴,据称能改善CD音质,并在《视听前线》杂志有相关报道。虽然近来退烧倾向明显,久未认真享受hifi乐趣,但毕竟发烧数年,新玩意出现自然会有所关注,可惜无缘亲身一试。最近,去动感音响玩,他们送我两帖对比试用感受一下。带回这一张只有小手指指甲直径那么两张小不干胶纸贴,老实说,开初并不以为然,加之纸贴上还明显印着JS字样,不禁暗自好笑。我把它夹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面就回家大吉,之后工作一忙,竟几周都没再关注这小玩意。

这次长假,我还是忍不住打开久违的hifi系统开始认真比较试听了。先介绍一下我的系统:EXPOSURE 2010的CD机,MAGNUM IA200功放,天朗638老箱子,其他线材就不再赘述。用于试听的软件是:1、普通版的蔡琴老歌,片号UR-8516,05年购进,85元;2、2006原音精选的LPCD45版本,是当年香港高级视听展的纪念碟。以上两碟都是在我市唯一电器购买的,记得买后者的时候,为证明LPCD45的高质,刘老板还拿出RCA的白头佬与纪念碟里面的匈牙利狂想曲对比,后者胜出,才买下的。

这次对比之前,我采取先不贴无感CD贴,多次听熟悉的曲目,并记下自己觉得应该对比的时间点。有了一定的印象后,才贴上无感CD贴。

先说一下自己对比的主观大体感受:

背景更加宁静;

声场有所拓宽;

声音线条刻画变得更加细致;

数码声得以有效抑制;

音乐细节有所增加,情感重现提升。

我个人认为声音的提升是确切的,但并改变原CD在系统播放时的声音走向。我个人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和黑胶系统硬拿来做对比,应看重感受的是CD播放本身的音质提升。

我的那张蔡琴老歌是普通版。其实它的制作已算不错,加之全部是三四十年代的怀旧老歌,曲美声靓,已经让人倍感满足。只是经过经年的欣赏,也知其中的美中不足:数码味多少有些,在部分地方火气甚重。但自己已经换过几次设备,疲累之极,不愿再折腾,只好宽容待之。大家可以找到《痴痴的等》3:43处,即“看清楚掠过的影子……”处,个人觉得数码味偏重,想必有此碟的朋友还可找到一些不足之处。

现只谈此碟贴过CD贴后的感受,毕竟原版碟是发烧好碟,我们没有资格去说它不好,只想让它播得更好。

就拿《痴痴的等》来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时段做一个AB对比:

1、开场的电钢琴穿透力以及余音交代更为细致丰富,背景变得宁静;人声出现后,声场较贴前后移,舞台拉阔;

2、1:07开始的第一次低频下潜,声音收得更结实,放得更下去;

3、1:34开始左边出现的沙锤声,虽是微弱的衬托,但这里却把这演绎细节交代得很清楚;

4、3:00的“……恨也深”这段,喉音真实,整句唱下去有一气呵成的感受;

其他的大家自己去对比,不再罗嗦。

接着是2006原音精选的LPCD45的第八首,就是大家熟悉的白头佬里面的匈牙利狂想曲部分,李斯特的作品。这张碟是易有伍先生的雨果公司处理的,声音质感一流,已经颇具LP味道,在它上面贴上这CD贴还会有惊喜吗?依我个人的感受,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时段对比:

1、开场后的低频冲击和下潜力度,还有弦乐的交织感和厚度感;

2、2:10-3:15之间,高频重播的质感;

3、5:30开始的弦乐,在我的设备上略嫌吵,此次顺滑了不少,毕竟播放如此宏大的乐章需要足够的功率和设备的把控能力;

4、6:02-7:10以及8:26开始的爆棚和高潮段落,从空气感、乐器的分离度、以前未注意到的细节展现等方面都会有惊喜。以前听大动态音乐不是那么坐得住,这次听了两遍都还觉得意犹未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大家叫做发烧友,那就是有一点声音的改进都会很敏感,都会很“躁动”而为之鼓舞。不过,当你对这些又习以为常的时候,是不是又该科技工作者去忙碌一番,再设计和制造出新鲜玩意来讨好我们?
分享 转发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2#

发烧友对比试用后得出的结论:声音重放的相位更准确了,背景变黑,两端打开,瞬态更快,少了很多多余的杂波,本身的细节全部出来了。堂音增加了很多,声场又向后推了一步。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3#

回复 23# 千岛风光 的帖子

我刚开始的看法也和你差不多,后来对比试用后一下就颠覆了我的看法。再深入了解陈博士在专利局官网上的54项专利。我服气了相信了!在你眼里看到的只是小纸片,说明你看东西太表面肤浅。。。。。。我信奉的发烧准则:“耳听为实”对新东西不盲目轻信,也不主观武断的排斥!
最后编辑半岛咖啡 最后编辑于 2011-11-04 10:50:23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4#

初听CD贴感觉被魔术了一把,很神奇。仔细看,这个东西的线圈是开放的。我的推测,由于电磁干扰的原因,CD机内有杂散的磁场。这个CD贴是根据法拉第原理做的,当播放CD的时候CD贴旋转,线圈切割磁力线形成电场,抵消CD碟表面的静电。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5#

原帖由 goodes 于 2011-11-3 15:24:00 发表
非常想购买试用,请问??

你们那里应该有代理商的。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6#

原帖由 莱纳 于 2011-11-5 11:46:00 发表
手绕一个小线圈用透明胶贴上去试试

欢迎你这样动手和动脑筋的朋友,如果真要去做这样的试验,我送给你"无感CD贴"作对比!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7#

原帖由 sprs 于 2011-11-5 22:13:00 发表
是啊,所以成本还是很高的。我试了下贴在CD镇上,貌似也有效果,虽然打了些折扣。

原来"无感CD贴"还可以这样玩呀!我也去试试。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8#

原帖由 winsonng 于 2011-11-6 15:54:00 发表
陈坚胜,八十年代做频谱治疗仪起家,奇才!当年我们厂帮他加工过治疗仪,几年后烂市了。后来也搞了个"号称第一"的音频放大器,效果?看看现在的市场存在否就知道…总之,此人非池中物,呵呵

     呵呵 这样的评价“此人非池中物”很好很中肯!一个做发明研究的人也许不会操控市场,不善于营销。我们只是需要他的发明创造呀!只要他发明的东西,能够造福我等发烧友就OK!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9#

有发烧友把创世的"炭素垫"+"无感CD贴"叫我去他家里听,器材用的是:ATC scm7+钟神V88胆机(已经换胆升级)+钟神印象2豪华版CD.真是平衡感很好,韵味很不错。用上"炭素垫"+"无感CD贴"音乐显得更加流畅,颗粒度更好,播放晏英的对话一碟,声音甜美得让在场的人口水流了一地。。。。。。回到家里又去把晏英那碟找出来反复仔细比较听到深夜。呵呵!就这么折腾!
最后编辑半岛咖啡 最后编辑于 2011-11-07 10:45:14
用音乐按摩神经 用成功书写快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www.cqaudio.com  QQ:41196347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