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312,4429,4344m……(第15页跳线和双线分音) [复制链接]

1#

回复 60# sarahyanzi 的帖子

楼主是玩jbl的老手了,很多东西非常赞同,同时也深受启发。但还是有一些观点有所不同。我现在使用4429,也曾经同场对比过4429和4425mk2,他们之间是有很大不同。但在同样使用大功率胆机推动下,两者表现出几乎相同的强烈质感,都是非号角同价位音响不能企及的。不同点在于4429显得更加细致一些,可能因此显得4425mk2的线条轮廓更好一些。我不认同4429有阴柔的趋向,它一样具有jbl招牌似的阳光开朗。而且在表现古典方面特别是弦乐和钢琴和老jbl相比个人认为有较大改善。不过我承认在表现爵士时4429确实和老jbl相比有区别,那种粗糙(褒义)的老味道差了一些。但整体素质我认为4429可能更让我觉得满意。在这个价位,只要你接受jbl,我认为是不二选择。我非常赞同楼主说的“每一个音符都带着空气的震动感!”,我感觉这是jbl才能给予我的,也是号角的优势所在。4429 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差。
另外在推动方面,我始终认为用大功率胆机才能将jbl的优势完全发挥,特别是强烈的中频质感和大口径纸盆的权威感才能表现出来。现在用自制805甲类推挽后级(甲类70瓦)推动效果较满意。也用过晶体后级(百事通4bsst)和300b单端(cary)。石机的感觉不够生动,而小功率胆机音色无可挑剔,但缺乏jbl大口径纸盆单元应有的权威感。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4/4/21 9:56:5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同意楼主的看法。要发挥jbl的优势还是大电流更好,而且我认为用jbl,特别是十二寸以上低音的箱子,在功放投资上不能太省,看到有些用家用低端国产晶体合并机推动就说jbl粗声,不好听,真是暴殄天物。不过我还是认为大功率三极管胆机是jbl的最佳选择,除了自己的机子外,听过一次麦乐迪旗舰前后级(845并联后级)推4429,表现很全面。大电流石机是可以把jbl推得较全面,但还是差一点韵味、空气感和灵动感。
TOP
3#

补充一下,同意楼主一点,jbl的号角很敏感,环境避震、摆位对声音的影响比我以前用过的音箱都大。特别是摆位,一点位置变化都会带来高中低频平衡的变化。
TOP
4#

回复 76# sarahyanzi 的帖子

楼主太客气了。楼主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非常赞同楼主有关摆位的说法,楼主绝对经验之谈。在我长度5.5米的房间内,我试过多种摆位,当把4429拉到离后墙1.5米以上时,声音能量明显向高频集中,高频过亮。但离后墙太近就会出现低频糊,音场浅的问题。还有两箱之间的距离,太近能量过于集中,太远又虚,只有多试。现在我的音箱距离后墙1.43米,两箱内侧距离1.95米,取得比较满意的平衡。
对于jbl来说,个人意见,音场深度不要太苛求,摆位主要考虑频段均衡就行了,音场深度始终不是jbl的长处,和窄面板的音箱以及和高素质小音箱相比,如盟主、瑞宝、丹拿等,这方面jbl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jbl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频下潜,它的低频无论气势、动态、量感、质量都很好,但和高素质现代音箱比较,下潜是短板,不过我认为听古典、爵士足够了。
关于脚架,个人喜欢铁架,不过就像楼主说的一样,要高素质,越贵越好,最好当然是美国SA,但价格不是一般的“坑爹”,就个人呢使用过的脚架看,三越做的铁架很不错,但价格也不能算便宜。
TOP
5#

回复 76# sarahyanzi 的帖子

楼主太客气了。楼主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非常赞同楼主有关摆位的说法,楼主绝对经验之谈。在我长度5.5米的房间内,我试过多种摆位,当把4429拉到离后墙1.5米以上时,声音能量明显向高频集中,高频过亮。但离后墙太近就会出现低频糊,音场浅的问题。还有两箱之间的距离,太近能量过于集中,太远又虚,只有多试。现在我的音箱距离后墙1.43米,两箱内侧距离1.95米,取得比较满意的平衡。
对于jbl来说,个人意见,音场深度不要太苛求,摆位主要考虑频段均衡就行了,音场深度始终不是jbl的长处,和窄面板的音箱以及和高素质小音箱相比,如盟主、瑞宝、丹拿等,这方面jbl的差距还是明显的。
jbl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频下潜,它的低频无论气势、动态、量感、质量都很好,但和高素质现代音箱比较,下潜是短板,不过我认为听古典、爵士足够了。
关于脚架,个人喜欢铁架,不过就像楼主说的一样,要高素质,越贵越好,最好当然是美国SA,但价格不是一般的“坑爹”,就个人呢使用过的脚架看,三越做的铁架很不错,但价格也不能算便宜。
TOP
6#

回复 144# pistolette 的帖子

自制的胆机每声道70W,我用来播放各类音乐自我感觉挺好,大动态更是没问题。拉斐尔的805没有听过,好坏不敢胡说。但推力方面我的机器每声道两只805,和单端的一只相比应该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古典包子兄说的很对,推力和电源储备关系很大。自己做的机器可以做到每声道、每级放大都电源分离,并且用上扼流圈,后级每声道近65公斤,厂机一般不会花这样大的成本。
最后编辑烧不尽 最后编辑于 2014-05-10 13:41:0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