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现在知道了,玩黑胶一定要有把好规尺,否则90%的机率听不到好... [复制链接]

查看: 46199|回复: 352
1#

其实天藏兄发的这些规尺也都是通用规尺。真正精确的规尺正是厂家提供的规尺,或者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所定制的规尺。
决定唱臂所用规尺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资料:
1,轴距
2,有效长度
3,方位角
4,A、B点的位置

厂家设计唱臂的时候是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选择以上数值。
最常见的规尺的目的是校准有效长度
兄所用的规尺是在校准轴距的情况下来校准有效长度。

但以上所有规尺都有个致命伤: 没有方位角的校准。而当A、B点选择与厂家选择不一致时则更要命,这时必须要旋转唱头使唱头去对准规尺所设定的A、B点所对应的方位角。
而事实上是几乎每款臂厂家所选择的A、B点都不同。
最后编辑蒋鹏 最后编辑于 2012-09-25 19:38:32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10/8 0:34:1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2#

以SME3009为例 列举下 A、B点的值以及方位角:

3009R                     66.1      120.7     23.62
3009SI                     60.3       110.9    22
3009SII早期              60.4       117.3   22.6
3009SII晚期               66          120.9    23.84

可见厂家给定的A、B点与方位角是千差万别的,我自己设计唱臂时也是根据自己的听音要求来设定A、B点与方位角那么如果我们用通用规尺来调(包括这些带测量轴距的规尺),肯定会与用厂家提供的规尺有出入,甚至达到3、5个毫米的误差。

其实用这类规尺的烧友几乎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没有调整过唱头的方位角!!
调整唱臂应该按以下顺序:
1,调整轴距
2,调整有效长度同时调整方位角

最常见的规尺甚至忽略了轴距的调整。这类带轴距调整的规尺把这个功课给补上了,但是试问用这类规尺的烧友有多少去仔细调整过方位角? 大部分烧友只是前后移动唱头罢了!好,前后移动唱头可以把A点校准,那么B点呢?是不是要再去移动唱头?如果不需要的话要B点干嘛?因此要同时保证A、B点就必须要同时旋转唱头同时前后移动唱头,使得A 、B点都能得以精确、这是个需要运气的工作!       那么什么时候不需要旋转唱头就能在A点精确的同时B点也精确呢?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规尺的A、B点与厂家设定的A、B点完全一致的时候!  因此真正精确的规尺只有厂家提供的规尺或者针对具体某款唱臂所定制的规尺!
在此小弟希望大家用好并保管好原厂附赠的规尺,这几乎是唯一准确的规尺。小弟虽然也能提供规尺定制服务,但仅限于厂家愿意提供方位角以及A、B点数值(实际应该叫 Null Point,字面翻译是零点值)的唱臂,还有很大一部分唱臂厂家是不提供以上数值的。  中山张兄所述 我估计是兄的测量问题,否则就是厂家后来更改了设计,但根机规尺一般不会有误!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3#

涉及到类似技术话题话就多
本坛藏龙卧虎,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赐教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4#

fatdragon 兄好,我的数据都是从海外网站上查询所得,而非直接向厂家索取的,网上数据可能在录入或者来源等环节出现误差,请以厂家直接提供的数据为准!
因此再次奉劝大家务必保留好原厂尺规。

不过我帖子里列的SII是SII IMP的,而非SII,仅仅是想说明我的问题,因此偷了点懒。
最后编辑蒋鹏 最后编辑于 2012-09-26 09:54:29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5#

hopeman兄讲出了我今天的议题,就是对于超距无需那么斤斤计较。
其实不说0.01毫米能否量出,即使能量出,超距跟厂家值有些许出入也不过是人为更换了个nul point值,也就是更改了两个正切点的位置,但总是会有两个正切点的。何况德国规尺的加工并不严谨,探针与孔的间隙过大,导致探针针尖与尺身孔的圆心并不重合,这个误差我估计至少有0.1毫米。
循迹误差贯穿于曲线臂的循迹始终,所谓的准确值也并非只有一个,这不是个一是一二是二的问题,设计者可以要求外圈误差最小,也可以要求内圈误差最小,或者整体误差最小,但即使这样,还要有唱片的起始槽直径与结束槽直径来参与计算
循迹误差真正导致的是什么?实际上是导致针尖不能垂直于唱纹移动,针尖像把锄头,循迹就像拖着锄头前进,正切臂可以让锄头始终对准正前方,而曲线臂则好比让锄头侧身前行,因此会导致分析力的下降。玩个游戏,用手随机画一些直线,在这些直线里你只能说那些更直些,而不应该说哪个更准确,而在这些更直的直线里可能会有那么几根无法分出哪个更直了,有的中间更直些,,有的两头更直些,这时候选择那根更直就因人而异了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6#

当然,总的来说这款dr规尺还是非常不错的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7#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9-27 18:42:00 发表
玩黑胶,一定要动手尝试和比较,不能仅仅停留在想象中和理论分析的,否则那是会误入歧途的.我敢说有人12寸都没有把玩过,都可以照样在论坛上高谈阔论的发表见解,这会误人子弟的.所以,还是自己尝试下,比较来的准确.


......


确实有感于此。
比对器材必须要在同一系统的前提下,特别是黑胶系统上的东西,不在同一系统下的比对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9寸臂短而感觉灵活,12寸臂长而感觉稳重,这是视觉上的感知,唱臂运动上的感知,并非听觉上的感知。完全出于同一设计唱臂,声音表现上12寸确实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没有任何木讷的感觉,并且由于循迹误差小反而会挖掘出更多的信息量来,因而空气感与鲜活度也会略优于9寸臂,而至于中低频,12寸臂则占有了绝对优势!  但12寸循迹上确实不及9寸臂灵活,适配性更远远不及9寸臂,因而我前期开发转轴式唱臂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9寸臂尽量的去靠拢12寸臂的声音表现。即便推荐我也往往推荐9寸臂,因为9寸臂易玩易用!但如果深究起来,特别是在搭配大部分MC唱头的情况下,9寸臂在声音上基本占不到任何优势!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8#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2-9-27 19:52:00 发表
蒋鹏兄你试试在一个高分析力的系统上,用同牌子同系列的9寸、12寸臂,装同一个也是高分析力的唱头来播一段马勒试试看。


兄好,久仰大名,小弟愚钝,听不来马勒(马勒1还是蛮喜欢的)。如果讲高分析力,非VDH莫属,而VDH的头由于悬挂较软却并不适合12寸臂,唱臂与头的搭配很关键,我所讲的大部分MC头是指针压在2g或者大于2g的MC头,基本上在这种情况下9寸臂是完败的。小弟设计唱臂之处找各地好友借过一些唱臂,自己后来也开发了一系列唱臂,12寸臂的声音表现确实要更优秀一些,但12寸臂却不适合装载到小弟的唱盘上(于大多数唱盘也不合用),因此后续唱臂的改良工作一直围绕着向12寸靠拢来展开的。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9#

讲到软件,感觉自己是越来越俗了,最近又喜欢起了口水碟,这几天就一直在听童丽跟陈洁丽,现在感觉35A特别适合这些口水碟,其中频人声之美远非单拿所能比的。以前很少听人声,现在喜欢起人声来了,发现对于人声这一块我就是一个标准的初哥,不但器材需要全部重新调校,听音喜欢上也要有些校正(以前喜欢厚声,现在看来不行)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