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园落尽东园锦 [复制链接]

1#

马里纳作为企鹅的得奖专业户,说不定是Decca的录音工程师功不可没呢,也未可知。不过,企鹅和TAS的注重音效以及日本人对权威的顶礼膜拜比,稍微客观公正一点,呵呵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7/29 23:35:22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23# shinelb 的帖子

对的,但是为啥argo Decca得奖稍多?岂不是侧面佐证?哈哈,杠多了
最后编辑挠挠 最后编辑于 2009-07-31 12:23:20
TOP
3#

日本人评的奖,DG就很多很多,这对DG在日本的唱片销量很有帮助,中国和日本一样,都是崇拜威权的国度,所以才出现,新人买的少,老人常追逐的现象;文化现象而已
TOP
4#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9-7-31 13:04:00 发表
所以得奖并说明不了多少问题。
是老兄你先提得奖的,我可没说啊。

---大s多虑了,偶已经声明偶不是来抬杠的啊。圣马丁的录音几乎张张是录音精品,但是没有出众的演绎,老马大概不会在企鹅和日人的评奖里常出风头。和许多国内烧友一样,我个人也认为philips的室内乐和钢琴最合胃口,可是老马在Decca argo的录音,不拿奖不受好评的几乎是很少的。
TOP
5#

原帖由 qsyd 于 2009-7-31 14:26:00 发表
又要开仗了?呵呵。

---阿q老哥看错了,不会开仗的;因为大s老哥也看错了,写的是:
但是没有出众的演绎,老马大概不会在企鹅和日人的评奖里常出风头。
一个让步句法,实际观点和大s无异。
TOP
6#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09-8-3 1:02:00 发表
我估老范你早晚也会走上折腾黑胶系统的路。
当初我用的唱盘可能比你现在的还差,就是埋头收唱片,用个思雅V15的唱头播放出来也蛮像那么回事,毕竟黑胶的声音就是比CD耐听得多。但自从有次捧着自己听得熟悉的唱片去一老烧家里,听到的声音居然是如此陌生但又更好听的时候,就回不了头了。上海高手众多,老范定有这样的机会。

---偶当初也认为CD是很差的格式,具体是粗糙,后来听了丹麦皇冠的老总以及电台老烧在展示会的CD机才明白天外有天的道理,一般是自己的器材或搭配的问题。其实就室内乐 单乐器来看,CD的信息量也足够了,80年代末数码录音的改善,其实瓶颈就更在自己的东西身上了。LP或蛋鸡独特的弦乐人声音色其实是一种让人上瘾的失真美,加之对逝去老音乐家演绎的崇拜,让LP的东西显得更珍贵。但仅仅从效果和保真度上说好坏,这话还是应该看了高人的东西说话。
还有对于大部头的交响乐,其实无论CD还是LP的两声道,其信息量都是不够的,特别是器材的定位信息,举个例子:当初Wilkinson在decca,还有Layton在RCA Fine在Mercury的发烧录音,其实音质够逼人,但是从保真度来看是一组一组器材轮番摆到你面前展示,对比现场聆听反而可能是一种失真而已,这方面看起来不特别发烧的DG80年代中期以前的录音反而更忠实于现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