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音乐盛世
HMV做不住,我好奇的不是巨人为何倒下,而是1994年它因何诞生。换句话说,香港人曾经爱音乐有多疯狂?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乐迷,胃口好到可以容得下几份音乐杂志,刊登一篇几千字乐评而不怕没有读者。那个年代到哪里去了?
记者:刘嘉蕙
乐评人的少林寺
先旨声明,我是标准八十后,九十年代才识字读杂志。八十年代乐迷最追捧的《音乐一周》、《摇摆双周刊》、《助听器》,我听过未睇过。一看,不得了,原来三十年前香港年轻人水平竟如此高,听音乐听得竟这样认真,文章居然这么有板有眼,一列音乐杂志铺在面前,我像挖掘到一个失落的古文明。
八十年代乐迷听甚么歌?别说主流中文歌,单单外语歌曲的听众人口,已经够养起几本音乐杂志。乐评人袁智聪说,那些年扭开TVB能看到Boy George的MV,电视观众会懂得欣赏妖艳的美;电台数Billboard流行榜,由第一数到第四十;报纸档更是百花齐放,「以前去报摊,音乐杂志是一个Section,可因应你不同口味对号入座。潮的看《好时代》、《新时代》,讲流行明星、送海报。爱另类的有《摇摆双周刊》和《音乐一周》,想看Technical的东西有《结他》杂志,教你改装结他、刊登乐谱让读者照着练。」三十年前的印刷,自然没有今天的华丽,杂志薄薄一份寥寥几页,形式像今天小区的Newsletter,相片松郁蒙照刊登,以今日技术水平看,版面设计与纸质完全不合格,但那是个还着重内容的年代,只要是好文章就不怕没人看,青少年爱投稿写乐评。袁智聪第一篇获刊登的乐评,他记得是在1987年,刊登在《Music Bus》,那时他中三,写的是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英伦组合Shelleyan Orphan,「之前也有些稿件登在读者投稿栏,但不算正式,写Shelleyan Orphan那次是独立的一篇,彩色的,见到那一刻,我手都震。」得到鼓励,他更努力投稿,一次杂志刊登他的文章,文章底下却多了一行字,「杂志编辑叫我见字请联络,我打电话去,约见面,此后固定供稿,也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数一数,不觉快三十年。
在那年代,「听歌多」是一项才能,写乐评也不是甚么寂寞的工作,因为读者会来信交换意见,「做杂志时,甚至收过一些自制的手作仔礼物,有些志趣相投的,又会变成笔友。」音乐媒体蓬勃,也间接带动乐坛进步,Beyond和达明一派都是八十年代音乐杂志的衍生物。
记者避谈音乐
任何年代的年轻人听完歌,都需要找一个渠道表达感受,但不是每个年代都能培养出专业的乐评人。
袁智聪形容,八十年代乐评界有几个少林寺,他的练功之路,曾经过《Music Bus》、《年青人周报》、《助听器》几个大站,想文章得到发表,成为固定作者,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少林寺最珍贵的,是可以认识到前辈,如果你的稿有错漏,会有人跟你说。现在网上平台开放,反而少人认真评价你的文章,所以常会见到一些歪理,甚至简单知识的出错,也未必有人纠正。」他庆幸自己有阶梯可循,可以拾级而上,造就在1994年创办《音乐殖民地》杂志,「我是一步步来的,做杂志让我掌握到当中的运作、认识到一批作者,成为我之后办杂志的资源。现在的乐评人没有这些少林寺,要一下子做出一本杂志,也许就很难了。」今日的报纸档,基本上是没有音乐杂志的,间或出现在潮流文化杂志的音乐报道也失去专业性,歌星访问例牌谈风月不谈音乐,「以前是有音乐版有音乐版记者的,现在可能由外娱或文化版记者负责,记者未必懂音乐,自然也避谈音乐。《壹周刊》以前也有碟评,现在只剩下影评。」
音乐痴汉口述历史
Gary和Ben前年跟三几位朋友组班,在网上电台「Our Radio.hk」主持音乐节目《音乐次文化》,每星期抽几小时找资料开咪,无酬,全自发。
他们是根正苗红的八十年代乐迷,被《音乐一周》和《摇摆双周刊》熏陶、受外语歌洗礼、曾经把大部份薪水进贡HMV,在周末自制音乐之旅,「先行铜锣湾HMV,跟住去中环HMV,再坐船去尖沙嘴HMV,一天就这么过了。」Ben说。少年时代谁都迷过甚么,但很少痴心到中年,他们说以前音乐得来不易,所以一旦得到了,就注定刻骨铭心,「八十年代听唱片,要去唱片店租,将黑胶唱片灌录到卡式录音带,碰到特别喜欢的唱片,会选用贵一点的录音带,歌词则逐只字默写出来,所以只只唱片都听到滚瓜烂熟。」好虔诚,虔诚得天地动容。
聚在一起开咪,他们夹好,不由ABC讲起,只讲自己喜欢的,也不理听众听不听得懂,却意外地回响不俗,又一个集体回忆被勾起来了,「做这个节目,才发现大家都在回味同一个年代。」于是更理直气壮把八十年代记忆一一搜罗,找填词人黎彼得讲填词、找半鬼佬半香港人河国荣讲广东歌之恋、找香港录音大师Keith Yip与有香港摇滚教父之称的Sam Jor畅谈音乐盛世。这个访问名单,八九十后看不明白,但他们乐在其中,希望音乐的好人好事得到传颂,「说传承太伟大,我们的年代幸运,有这么多人Guide我们找好音乐,但这些知识有断层,即使Google也找不出甚么来。新一代人听歌好迷失,对基本音乐类型认知也薄弱,我们想做的,是比较接近口述历史,再唔讲,过多几年无人知。」Gary说。
节目重点不是播旧歌,是重构那个爱音乐的氛围,他们每集讲一个主题,纵横美国民谣歌手Bob Dylan与大AL、从的士高讲到工业音乐、又畅谈Synthpop与New Romantic之别,至今主持了过百集,全部有根有据不是纯吹水。我惊讶几个乐迷竟可以凑得出一本音乐百科全书,难怪当年HMV可以在香港立足,也难怪今日风光不再──这一代,谁还有人听歌听得如此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