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央电视台钢琴小提琴比赛正在音乐频道直播 [复制链接]

查看: 9333|回复: 56
1#

现在小孩子们的技术真是强,比国外的同龄人有优势的。
严重BS赛事组织的水平,有这么不限曲目的比赛吗?
炫技性曲目严重偏多,严重缺乏能显示选手音乐素养的曲目。应该参照国际大赛,对于成年组必选一首/一段BACH作品。中国的音乐教育重技术轻素养的弊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否则再多些朗朗之类的大熊猫也提高不了中国的音乐水平。大熊猫注定成不了大师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海菲兹的作品我几乎全部收藏了。
其左右手技术都没得说,绝大部分作品音色都如同镀了层金,饱满而又闪耀着金属感。
抛去小品不谈(顶级水准不用说了),其老柴的协奏曲内敛风格我个人非常喜欢;门德尔松的协奏曲,虽然所有老师都不会允许学生模仿,但是绝对独树一帜,听得极爽。
能把海菲兹打下神坛的也只有巴赫无伴奏了,对比一下谢林版,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还好有海菲兹的巴赫无伴奏,证明了他毕竟还是凡人而不是神。
TOP
3#

原帖由 anymo 于 2008-12-25 18:20:00 发表
大赛时外国乐曲成了主打,中国的乐曲知音何在!

小提琴和钢琴的中国乐曲有适合高水平比赛的吗?
TOP
4#

赛事组织水平实在不怎么样

打开电视,正好一段钢琴,明明是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协奏曲第三乐章(钟)改编的,电视台却说根据帕格尼尼练习曲改编,晕倒。帕格尼尼的协奏曲和练习曲都搞不清楚。选手那段弹得一点火花都没有,还那么高分。
倒是那个拉小提琴最小的小姑娘可惜了,可能过于紧张,小失误稍微多了些,影响了分数。她的乐感和音质远超过了她的年龄,我很看好她将来的发展。
张国勇老师做钢琴评委,呵呵,有些意料之外。上音附小和附中期间都是拉大提琴的,怎么说也是弦乐家的。张老师头顶的头发比8年前多了很多,不知有啥秘方。
TOP
5#

原帖由 anymo 于 2008-12-26 18:50:00 发表
小提琴和钢琴的中国乐曲有适合高水平比赛的吗?
悲哀!13亿人口的国家,难道养育不出出色的作曲家,值得反思。

音乐是思维的延伸,思维方式决定了音乐的方向。东方人写不出顶级管弦乐作品很正常,就如同西方人写不出顶级中国民乐一样。
传统上东方音乐强调旋律,对于和声和结构研究远远不够,历史上的大合奏大合唱不计其数,最多也就是搞个3度平移。
西方音乐历来强调结构和和声,早期对于结构的苛刻也造就了大量八股文。想想普塞尔几百年前就能写出CANON,真的很恐怖。延续至今,结构和和声依旧是管弦乐的核心部分,东方人仍难以逾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