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非专业人士欣赏音乐、美术(艺术)的问题 [复制链接]

1#

原帖由 tombrady12 于 2012-7-11 11:44:00 发表
这要握个手。我以前上班的地方挂了这画,每天走过看好几遍。前两年无感,第三年突然好奇这幅画好在什么地方。后来也去过MOMA看了实物,也买了一幅复制品放在家里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个人感受),邻家少女的背影,身材不错,自然令人浮想连篇,要是正面全露也就没有想象空间了。今天看了这个贴,要再去看看。

[quote] 原帖由 qsyd 于 2012-7-10 2:15:00 发表
反讽


算了,这个您还是甭再看去了。试试日本动漫怎么样?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2/9/1 13:58:5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2#

原帖由 卖碟高 于 2012-7-11 12:42:00 发表
其实是透视技法还不够纯熟(单纯体现在这幅画上),所以我说这幅画有缺失,这是缺失之一;其它的缺失,比方说细看那个顶灯好像是PS上去的,这是光线入射角没有处理好。再者这个料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有可能是数码化引起的,觉得发色不纯不自然。还有一些比例上的问题。  


荷兰三大家之一居然“透视法不够纯熟”?!
举世公认的一代光影大师,居然“光线入射角没有处理好”?!
好歹也是当地两任画家工会主席,自家又是搞美术品生意的,17世纪画家中唯一在艺术生涯早期就开始使用昂贵的天然群青的人,居然料色不好?!
而这一切居然是出现在画家自己最为珍视的一件私藏作品中......
此番见地不可谓不独特啊!!!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2-07-11 18:20:44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3#

原帖由 卖碟高 于 2012-7-11 20:45:00 发表

我不参照这些客观现实的因素,因为有些时候这些因素会蒙蔽双眼;我只是就这幅画表达我的看法。如果你觉得这幅画不存在这些问题,到是可以聊聊。但如果人云亦云,就聊不下去了。
我在括号里也作了 注脚,这些个人看法仅仅针对这幅画,不针对其它,更不是用来对画家做批判。
画家本人珍爱这幅画,可能是这幅画对于画家本人来说是作为一个转折点,这也很合理。


呵呵,您挑那些个毛病听上去哪里象是在品评一幅写实主义大师名作啊,倒是象极了给一业余初级班的小盆友做课外指导,问题都差不多。
~~~不聊也罢。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4#

原帖由 卖碟高 于 2012-7-14 17:30:00 发表
我也知道你只能这样回答我。

要知道是你先接我话的,我当然出于礼貌回复你;我就觉得,你何必呢。其它也没什么回复你了。


何必..... 是啊,何必呢?!
无非是善意地提醒某些朋友,在面对一件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早就被无数专家学者运用各种方法对每个细节都反复研究透了的,一幅被公认为整个西方美术史上的旷世杰作时,最好带上您的敬畏之心。任何草率的发言,除了无知与狂妄外,什么也体现不出来。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2-07-17 11:18:52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

原帖由 alma 于 2012-7-20 4:16:00 发表
更专业的批评,在于吊灯的构造连接。大家仔细看看这个吊灯与顶棚之间的构造,是否合理呢?
这么多的历史上的研究者都没有指出这个错误吗?我是皇帝新装的孩童吗?


维米尔大师,你脑子进水了,还是受到了上帝的指引啊?


大哥,这回您真不是那“皇帝新装的孩童”;二者人家维米尔脑子里也没地方掺水。

再重申一遍,近半个世纪以来,这幅旷世之作中的每个细节早已被欧美无数的专家学者研究得够不够的了。
您在该作品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经过画家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各位好汉爷拜托您欣赏就成了,就别动那些不着边际的歪念头了。

说人那吊灯是败笔,影响构图、进而又扯到连接构造之类云云,显然出于您对这幅Vermeer一生的真正巅峰之作完全没了解,一新鲜事物。

比较靠谱儿的说法儿大约是这样的:
该画完成于1665~1666年间,不仅成为他个人画室的迎宾广告宣传之作,也是Vermeer所有作品中唯一的非卖品,研究表明其画作曾历时数年,相信始作于1660年荷兰东西分裂之后没多久,荷兰旧哈布斯王朝遗留下的最后的地理标志也消失了,而此时新教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天主教成为荷兰宗教主流。

这个吊灯早就被研究者揭示出系寓意画家个人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道具,与墙壁上的1660年前的旧版荷兰地图相呼应(那当然不是神马“挂毯”,见过挂毯中间起死褶儿的吗?!),隐晦地传达出画家个人心中的荷兰国家理想和宗教理想。灯柄上的双头鹰设计明显是哈布斯堡天主教王朝的标志,吊灯上的所有烛座上都没有蜡烛,代表天主教之光已不再照耀荷兰,吊灯与顶棚仅一线相连,寓意这个国家与宗教的理想此时已成空,只深深埋藏于画家自己的心中或者仅仅盈荡于这间阁楼画室之中。

细心的观众在观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不难发现有个细节曾提示过Vermeer一家是占当时荷兰少数的天主教徒——葛丽特离家去当女佣时,妈妈特别安慰并嘱咐她“每天当那些天主教徒祷告时,你就把耳朵堵上”。

于是,再对应扮作历史女神克莱奥的娇小少女模特的装束和眼神、桌子上半掩着的面具、穿着时尚的画家自己身材格外壮硕的背影......一系列精巧、神秘甚至有些怪诞的设计,逐渐拼凑出画家比较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BTW: 常识告诉我们,当一幅画作在网络传播时无论它的色调如何失真,也不可能引起诸如透视技法、光线入射角之类的也随之失真。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2-07-21 17:19:08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6#

原帖由 木几几 于 2012-7-20 9:57:00 发表
吊灯拿掉行不行?绝对不行!画面上方横状物体太多正好可破一下,如拿掉更会觉得缺少什么,画面不平衡。
更专业的批评,在于吊灯的构造连接。大家仔细看看这个吊灯与顶棚之间的构造,是否合理呢?)
透视上画家已经注意了条纹的渐进关系,也许你觉得吊灯离画面墙壁近了些,不符合客观对吗?但是它和画面很符合,哪个重要很清楚,否则就不是画家而是摄影师了。我只是觉得这幅作品是维米尔仅有存世几十幅作品中出类拔萃的一张,可能它不是完美的,但不是你们说的问题,打个比方,你说某一部作品你喜欢旺得不喜欢卡拉扬,那很正常,但是因为不喜欢卡爷这部作品你不能说他第几乐章指挥错了,拍子也打错了,谱也看错了,应该怎样怎样......讲的比较直接,不要生气哦。


在画面结构中起突破作用的不是吊灯,吊灯存在的作用也不在这个。
此画中真正起结构突破作用的是地面上斜方布局的黑白格大理石地板,它显然是不大可能真实存在系画家虚构出来的。众所周知,画家的画室在二楼,以当时他家可能的建筑规模,不大可能在楼上地板上铺设沉重的大理石,因为结构上承受不住。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7#

原帖由 斯蒂芬王 于 2012-7-22 0:55:00 发表
突然发现这个贴子还在被顶,居然到最后还再谈吊灯问题。讨论的这么细?我赶紧再去看一下原作,再大致浏览一下大家的争论。觉得都有些小题大作了。
有吊灯就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为了画面构图的平横作用,使画面更为平衡(你去掉吊灯试试看?在扩展一下:不弄个吊灯又弄个啥去平衡画面呢?还是吊灯合适! 否则整个画面重心就偏向左下方了.再看,整个画面的气氛和屋内细节都太简朴了,只有弄个精致的东西去平衡 - 也只有靠


相信任何熟悉Vermeer作品的人都不难发现,类似景幅、景深的室内人物画为数实在不少,可并没人觉得那些作品中结构上有何不妥。而唯有这件作品和另一件堪称其姊妹篇的《信仰的寓意》中画入了房梁挂件。众所周知,《信仰的寓意》中垂下的水晶球寓意着“信仰权威”。那么同理,这件作品中的吊灯自然因着它特殊的寓意而存在着,与构图平衡无关。
此外,用一系列简单的逻辑推理,亦不难得出同样的结论。假若吊灯并非作为重要的内容入画,那么画家大可象其以往大多作品时那样,上端取景直接止于地图上端的墙壁即可,何必画蛇添足地纳入屋顶的横梁呢(除非作者太菜了)?但是假若吊灯类似“水晶球”一样系必须被画入的带有重要寓意内涵的内容,则屋顶横梁局部自然随之出现。简而言之,吊灯不可能因顶梁而入画,但顶梁必然因吊灯而入画。想来这道理不难理解吧?

如果某种看法连最简单的逻辑都通不过的话,那么就请果断放弃吧。这也是为什么百多年来,当真正的专业学者们研讨这件传世之作时,从来没见有谁在提到吊灯时会以结构平衡的角度去阐述分析。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8#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官网上的算权威吗?


貌似与人家LZ提供的是同一版本。参见:

http://www.khm.at/en/collections/picture-gallery/selected-masterpieces/


请点击进入"Holland 17th century"选项......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9#

原帖由 斯蒂芬王 于 2012-7-22 13:15:00 发表
自说几句题外话:如果硬要挑剔这幅画的话,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人物的比例问题。如果里面那个模特是个矮个子女孩,画家高大一点那可以说是正常的。否则画家要是站起来,那个模特的个子就太矮了,呵呵!有人说透视可以想像模特站得很远。但你看地下的地砖,再远也就那么远(不超过3米)。还是一个大高个,一个小矮个。但是看模特的长相,该不是个小女孩。。。。。。。我对这个矮模特有点想法。:)


以上为一个外行者


这话还真不叫外行。
这个看上去略显奇怪的现象历史上很早就有人提出过,有解释说模特可能身材比较娇小,而画家本人体格很高大(在荷兰人里太不新鲜了),甚至有人为此严格实景再现过;另有解释说,画家为了凸显这幅画的主旨实际上是自我表达,而有意将比例处理成这样的。其实以上两种解释彼此不冲突,一回事儿。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0#

原帖由 卖碟高 于 2012-7-23 16:33:00 发表
另外请问一下bodyheat 网友,面对这样一幅失真严重的贴图您真的毫无知觉吗?


问题是:到底你贴的失真还是人家那失真?
前面维也纳国立艺术史博物馆的官网网址俺也给你了,原作就挂人单位,你还敢这么犟嘴呐?真行!!!

上头更有朋友给出现场实况了,长眼的人谁都知道哪张图更靠谱。对了,“指驴为马”是谁说的来着?

补充一点:为什么维也纳官方图例会比人们现场看到的实际展品相对还要明亮、柔和一些呢?
一是专业翻拍时的光照条件当然与普通观光客不同,二是考虑到300多年来画作本身不可避免的发黄发暗(尽管不像伦勃朗作品那么严重),尽量还原接近作品原貌说明人家官网活儿干得专业、细致。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2-07-24 18:59:27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11#

原帖由 卖碟高 于 2012-7-24 21:27:00 发表
自己看图,如果看不懂,就少说点。不要引经据典的吆喝,那是人家的成就。


你这么一说咱就明白了,也就是说:


咱不同意某人的观点就叫“看不懂”
想表达些不同意见休张嘴
引经据典是罪过
也不问问
人家除他自己认过谁




简而言之,无论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即便引经据典,也休想说服一个真正无知还自以为是的人。


这好说,其实主要意义在于借此与大家分享一些有意义的文化信息,咱压根儿没指望说服那样儿人。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